文武 发表于 2021-2-7 15:07:03

《联话随笔》(每日一对)掇英撷颖

本帖最后由 文武 于 2021-2-7 15:09 编辑

                         平仄两行参艺理才情一笔写联章                                           ——联群《每日一对》掇香撷颖                                              作者 / 文武

                                        一    上联:沧海巫山原有对;    下联:落花归燕总相联。
这是美国波斯顿威廉康辛大学著名教授、美籍华人周策纵先生,在1985年中国楹联学会成立时,特撰写此联,以表示祝贺。中国楹联学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传统文化——楹联文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继承与发扬时期,也代表着有志于此项研究和创作者进入了一个文化新时代的繁荣时期。在以后的数十年间,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鼎盛时期,而作为文学艺术大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楹联艺术,更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正是这种发展和推动,使得楹联文化不仅在传统文化的大家庭中如鱼得水,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期许,更是登堂入室,在央视每年的征春联活动中,彩头不断,惊喜不断;在各地新建风景游览区的征联活动中,佳作连连,令人欣慰之余,不禁给人以风光无两之感。也正是这些广泛的、热切的、活跃的、积极的各项活动的大力推进,才使得楹联文化这一比较小众的文学艺术,在一片文化繁荣的历史特殊时期,得益于与其它更多文化品类,和社会发展中遇到的积极因素相碰撞后的相互渗透与濡养,楹联文化的价值体现更为显而易见,从而逐步走向了一条健康发展的康庄大道。正如一幅对联所描述的那样:
上联:对非小调,情真意切,可讽可歌,媲美诗词歌赋文章,恰似明珠映宝玉;下联:联本大观,源远流长,亦庄亦趣,增辉堂室山川人物,犹如老树灿新花。
随着微信广泛应用给社会和人们带来的各种便利,2017年9月17日,以肖坤和盗帅留香牵头组建了《每日一对》微信群,从而开启了每日一对的时光列车,任由加入《每日一对》的,喜爱楹联艺术的联友们激扬文字,驰骋笑傲。为了更好的方便保存和记录联友们的优秀联句,专业搞IT的肖坤老师,根据当时的需要,开发出了一款小程序。随着时间推移,由于联友们的不断加入和对句的不断累积,当时的小程序已经无法满足原有的需要。2019年1月5日肖坤老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对小程序又进行了一次新的升级,现如今《每日一对》的小程序,正是各位联友看到和正在使用的。《每日一对》从当初的一个群,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已逐渐发展壮大成今天的九个群(九群是《成联群》)。这种发展与壮大的功不可没,是为喜爱楹联艺术的联友们提供了一个可供学习的良好平台,对培养个人情趣,陶冶情操具有广泛的积极的正能量的现实意义。这不仅是肖坤老师的热情邀请和促成,也和众联友们的热情加入及参与其中密不可分。在这里,是不是可以说:“都是主人,且领略六朝烟水;暂为过客,莫辜负九曲风光”(南京秦淮河楹联)。席慕蓉说:“一朵孤芳自赏的花只有美丽,一片互相依持着而怒放的锦绣才是灿烂。”是的,《每日一对》之所以有今天的阵容和声势,或者说每一位曾在此间的受益者,除了肖坤老师以一种布道的心,传播着对美的追求和感动外,也和每一位参与者,以及评委群老师们的默默付出是息息相关的。
楼外楼头雨如酥,淡妆西子比西湖。江山也要文人捧,堤柳而今尚姓苏。——郁达夫

文武 发表于 2021-2-7 15:10:30

                        二
楹联,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既是陌生的,也是熟悉的。陌生是因为很多人不懂得对联的鉴赏与创作,而熟悉,是因为我们不仅经常见到,比如亭台楼榭,比如名人故居,比如名胜古迹,比如道观寺院,比如……无论是庙堂之高的雕梁画栋里,这种古香古色的文字被镌刻在大门的两边;还是江湖之远的农家小院中,即使是茅草屋两边的门框上也能隐约看到早已被风雨退去红色的纸张上,那些还能辨认出的字迹墨痕。更别说每年春节家家户户贴春联的喜庆,都能使我们的心里满满地装着幸福与快乐!而微信群《每日一对》始终保持着自己所独有的特色——对句。对句,只是楹联的入门基础课,正基于这个原因,就容易被人所不屑,误以为这种基础课都是小儿科,成不了气候,上不了台面。其实任何一个领域,现在喜欢说圈子,能成为实力派,晋级为大咖的人物,都是有限的 ,这不是妄自菲薄,而是社会现实。社会化的功用效果也决定着一种文化的发展空间和技术的普及性,楹联的小众化,也正是如此。所以很多人学习楹联,只是为了兴趣爱好,往雅了说是想让自己多积累点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甚至可以结识到更多的志同道合者;往俗了说就是想附庸风雅,但其实附庸风雅有时候不是贬义的,因为当一个人想去附庸风雅时,他的世界观已经在改变,他既有了脱俗的观念,必已具备了脱俗的潜质。《增广贤文》有言: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鉴于此,一个经常混迹于文人圈子的俗人,假以时日,何愁不会出口成章,下笔如神。古人说:操千曲而后知音,观千剑而后识器。任何一个人只要有心于某种圈子,必定会有所成就。中国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的汪曾祺在《人间草木》一文中说到:“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这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也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我们除了忙碌工作为稻粱谋外,业余爱好就成了一个人所钟情的事情。这种钟情,很多时候没有是非功利之心,只有逸兴遄飞之情。
“自是人生多眷顾;不使岁月总空行。”
有的人学习书法,有的人学习绘画,有的人学习乐器,有的人学做厨师,有的人学做西餐,有的学做插花,有的人学做布艺,有的人学习诗词,有的人学习楹联……这其实就是一个人对时光所给予我们美好的最崇高的礼敬。虽然分别在于不同圈子,因每个人的性情有别,但学习的态度,获得知识掌握技能的思想是一致的,是没有高低之分,雅俗之别。现在社会上有一群人被称为斜杠青年,指的是这样一个人群:他们不满足单一职业和身份的束缚,而是选择一种能够拥有多重职业和多重身份的多元生活。连职业都可以有多重选择,多重身份,更何况业余爱好的选择更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画家老树说:“平生惟有一愿,天下尽成荷塘。人世百般纠结,此处一片清凉。”《每日一对》在看似简单的表象下,其影响力却是不容小觑的。往深了挖,《每日一对》已经影响了相当一部分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在对相当一部分联友加入这个群体后的了解和发现,无论是工作中的小憩还是茶余饭后的余闲,他们都会对群里的对句和各项活动极力关注,甚至是不辞余力的参与其中,哪怕是混个面熟,也不会错过每一次的学习和提升的机会,以期提高自己对楹联艺术创作与鉴赏能力,获得他人的赞赏与认同。这应该就是那句可以被认可的话:在云端里爱诗,在泥土里生活,在岁月中一直洒脱。毕竟,不苟且生活,不单指物质,更有对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一种品位的追求。对于《每日一对》的喜爱程度,女性毫不逊色于男性。而且感性的女性在对句时,比理性的男性更为如鱼得水,信手拈来。有些人把自己的经典对句,编辑成书作为生日礼物送给自己,与其说是敝帚自珍,不如说是在悠悠的过往岁月里,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记。这其实也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美好的祝福!祝福生活,也是在祝福自己。正如一句话:精致的生活,从来不只在于物质,更重要的是精致于心,它提升的正是幸福感。有人说,早上去锄地,也要先进群看看有什么好的对句和活动。我们可以先撇开这句话的真伪,但我们可以看到这句话的幽默性质背后,一个人对生活的端正态度,和对一个群体的喜好程度。在我所了解的一部分联友当中,有些联友,为了创作出更好的对句,就利用闲暇时间来背诵古典诗词,以此来增加自己的诗词储备,来为对出更好的对句服务。这种积极的,高质量的学习态度,不仅会消除一个人在生活中的负面情绪,也会在一种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他们的内心,久而久之会在无形中提高他们对楹联的鉴赏和创作水平,也会提升他们个人的艺术品位和道德品质。受其影响力的作用,即使是他身边的人,也会被感染到,很多联友的加入,说正是受身边人的影响。这样的人在现实中无论是平凡的还是高贵的,是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都是令人肃然起敬的。林清玄说:心美一切皆美,情深万象皆深。这样的人都是像蝴蝶一样生活的人。他们的幸福感正是来源于对楹联艺术的爱好,而不是物质生活的满足就可以随意叠加的。由此得知,《每日一对》所营造的这种学习氛围,能否让一个人在楹联界最终成为大师,可以不置可否。而首先要肯定的是,这个学习的氛围确实影响了很多人的生活现状,和心理素质的提高,这种 春风化雨般的“润物细无声”,是良性的,美好的,进步的,是一个微信群所能产生的最大的社会效应。罗丹说:“艺术所创造出来的形,是给予情绪一个引子,由此引子,情绪可以由觉醒而扩大,而幻出无穷的变化。”那么是不是可以说,《每日一对》的每日一对,其真实的社会功效,就是使人“积理富,气质换”,从而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使其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应对能力,更加的游刃有余。在这个群体,不要去问得到了什么,而是应该问证明到了什么。所能够证明的是我们能够积极学习不仅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毕竟有些人在一种纸醉金迷里,早已沉沦。诚然,有的人来了又走了,有的人走了又来了。普普通通的来,默默无闻的去。但泰戈尔说:“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只要是有意义的事,再晚去做都是有意义的;做你想做的人,这件事没有时间限制;只要你愿意,什么时候都可以开始;你能从现在开始改变,也可以一成不变,这件事没有规矩可言;你能活出最精彩的自己,也可能搞得一团乱。我希望,你能活出最精彩的自己;我希望,你能见识到令你惊奇的事物;我希望 你能体验从未有过的情感;我希望,你能遇见一些想法不同的人;我希望,你为你自己的人生感到骄傲。如果你发现自己还没有做到, 我希望,你有勇气,从头再来!”——电影《返老还童》台词

文武 发表于 2021-2-7 15:13:38

                              三
苏州拙政园有一处“与谁同坐轩”。轩里一面小窗是一把打开的折扇,窗下一面石桌,一对石凳。仿佛听见民国作家周瘦鹃在此吟诵的诗句:“苏州好,拙政好园林,轩宇玲珑如展扇。与谁同坐有知音,于此可横琴。”与谁同坐有知音,我想《每日一对》就像是与你一起同坐的知音。因为,对句不像成联要独自一人完成,从立意到构思,再到平仄的推敲,整个成联的完成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精力。如果说写成联就像弹曲和绘画的话,那么对句就像是在与人对弈。当然,对弈以胜负论英雄,重在结果。而对句以意境论高低,重在过程。对弈多数时间讲的是一个情趣,对句也是;对弈可雅可俗,对句也是;雅者登堂入室,让万人瞩目,对句也是;俗者街头巷尾,旁观者可指手画脚,对句也是。对弈的策略在攻防,在攻防中亦有乐趣;对句的意境在推敲,在推敲中苟有所得。这些乐趣虽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但中国人的精神修炼,就在日常生活里进行,无论是对弈还是对句也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是灵魂的道场。曾记得有一个出句:一双慧眼观天下。共有两句令人眼前一亮的对句,一句是:几子残棋执纵横;一句是:百态人生入笔端。出句的着眼点放在了用慧眼观天下的胸襟上,而对句“几子残棋执纵横”,看似一局棋枰中的“战争烟云”,故意避开一双慧眼下的天下大格局,其实是“避重就轻”,一下子把所谓的大天下,浓缩在了一个棋盘上的小天地里。这种艺术的呈现,恰似大环境中的小安乐,大气象中的平常心。而对句“百态人生入笔端”,和出句是两种状态下的精神对话。从慧眼观天下,到人生入笔端,都是在世俗红尘中注入的一种人文关怀。上联的情怀在天下,下联的情怀在笔端(是另外一种天下),从慧眼到笔端,是一个精神与人格不断提升的阶段。这个对句所烘托出的恰好是出句的大境界,大胸怀。也恰好是“治国、平天下”的一种精髓。虽然两个对句的意境出现了一大一小两种格局,但每一个格局都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由此联想开去,“几子残棋执纵横”的小格局,表现的就是“正心、修身、齐家”的“平常心”,而“百态人生入笔端”的大情怀,表现的则是“治国平天下”的大手笔。由此对句可以看出,一个人只有经历过荣辱,才会变得格外的温暖和透明,才容易在对句时胸有气象万千,笔底流金溢彩。任何一门艺术,皆是超越功名和一切浮华的,到了一定境界,都是向内向而求的。那是一种内在的修炼。在光阴的花园里,住着姹紫嫣红,住着人面桃花,住着紫气东来。而《每日一对》也许就是一杯花茶,让我们可以在欣赏光阴花园里的无限风光时,感到一种沁人心脾的愉悦。有人喜欢出对句的简洁明快,通俗易懂,就会有人喜欢出对句的精雕细琢,格调高雅。更有一些人故意把对句弄的晦涩难懂,似乎来叫板那些通俗易懂者。其实每一种艺术的继承与发扬,都是在新旧之间交替进行,绝不是不留情面的一刀切。宋祈和欧阳修一起编写《新唐书》时,好用艰深难懂的词句来形容、解释浅显平常的事物,欧阳修想改变一下宋祈的文风,但又不想直截了当地提出,便想了一个办法。有一天,欧阳修在墙上写了八个大字:“宵寐匪祯,札闼洪庥”。宋祈一看,说:“这意思莫非是‘夜寐不详。题门大吉’吗?为什么一定写成这样怪僻难懂?”欧阳修说 :“你在《新唐书*李靖传》中写的‘震霆不暇掩聪’,也属于这一类,为什么不写成‘迅雷不及掩耳’呢?”李金坤在“唐诗精神之魅力”一文中叙述到:唐诗的语言是诗人经过高度诗化后的语言,而这种语言又是日常生活的。不但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易于诵记,而且铭记难忘,常诵常新。具有很强的现实感、亲近感、时代感,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唐诗好多通俗的诗句,正因为浸染了诗人带有普遍人生意义的内涵,所以便能够千古流传,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若表达对慈母的爱,孟郊的《游子吟》便会映现脑际;每逢佳节,自然就会想起王维“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名句;望月怀远之际,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便会“诗”上心来;明月思乡之夜,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便会不请自到;每逢及时降雨之际,杜甫的“好雨知时节”(《春夜喜雨》)的妙句便会随雨而出。正如林庚先生所说的那样:“唐诗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以最新鲜的感受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启发着人们。它的充沛的精神状态,深入浅出的语言造诣,乃是中国古典诗歌史上最完美的成就。”曾经有一位军人说:对联尽是风花雪月,没意思。还有人说对联都是陈词滥调。没新意。“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多为绝妙词”(袁枚)。任何一个物质,都有他的定性和特性,在对物质的表达,由于时空的不同,和其他情形的限制,每个人的情感表达都是有区别的,所以说,武断地定性为陈词滥调,是有失公允的。只有深入其中,才能探赜发微。无论出句或对句,无论是深入浅出,还是简明扼要,无论是四时风物还是山水风景,无论是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还是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可以说都是联友高尚情操的写照,和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有些联友说为什么我俩的对句只有一字之差,却不能入甲。一字之差有时候也是一字之精彩。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有些人过分讲究对仗的工整,往往会因词害意,适得其反,难以达到审美的要求。冯梦龙的《笑史》里有一段记载:李廷颜作了一首《百韵诗》献给他的上司,诗里有:“舍弟江南殁,家兄塞北亡”的句子。上司看了有些伤感同情,说:“想不到你家里的灾祸竟到了如此地步!”李说:“其实我哥哥也没有死,弟弟也没有亡。我只是为了作诗对偶贴切才这样写罢了。”客人戏谑他说:“你为什么不写‘爱妾眠僧舍,娇妻宿道房’这样写还可以保全兄弟两条命啊!”《每日一对》的每日一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没有压力,基本上可以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就能够完成。不像创作成联,固然会有成就感,但有时候必须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如愿。成联创作犹如建房子,要自己设计图纸,自己施工。而对句只需要按照已设计好的图纸去施工就可以了。“花未全开月未圆”,因此说,对句就是对联的一半。一半,就是不满,也可以说是欠缺。明代王祖嫡的《师竹堂集》中有一篇《缺陷说》,认为“缺陷”是世界的本质,因此天地间一切不能圆满,乃势之必然,人只有随着缺陷而顺受,才能清心省事,才能惜福保身。连佛家也认为,人生朝暮都不可自保,哪能妄求一切圆满如意。清代的龚光盦,更有“缺陷好”的说法,他的诗道:“未济终焉心缥缈,百事翻从缺陷好。吟道夕阳山外山,古今谁免余情绕!”认为《易经》的最后一卦“未济”,象征着一切以“未完成”为收结,夕阳西下,虽美但留下无限的余情,这也就是缺陷的美。这或许就是《每日一对》的魅力所在。因为每个人不仅希望人生圆满一些,连对句也想对上另一半,以期有一个更为圆满的境界。

文武 发表于 2021-2-7 15:21:12

本帖最后由 文武 于 2021-2-7 18:14 编辑

                                  四
鲁迅先生说:“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留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自《每日一对》建群以来,每日一对的入甲对句,始终争议不断,或者说质疑之声不绝于耳。当然,这里不排除在选对句时的偏颇,但绝无私心。这种偏颇其实正是个人风格的一种体现。艺术鉴赏历来是各有所倚重,这和鉴赏者的学识,见识,认识有关,而很多时候也在考量着一个鉴赏者是否有较高的艺术鉴赏水平。艺术鉴赏除了基本的规则,剩下的就是鉴赏者个人在解读文字时所产生的艺术联想所决定的。也就是“再造想象在文艺欣赏中起着巨大的作用,特别是欣赏语言艺术,再造想象实际上在整个心理过程中占着主要地位。欣赏者正是根据创作中的艺术语言联想到与语词相联系的表象,并按照作者的描述进行表象的组合。因此本身并无形象性的语言符号却能在读者心中唤起丰富的形象感。”(金开诚《文艺心理学概论》)行为主义学派先驱,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奠基人,前苏联巴甫洛夫说:“由于成年人过去全部生活的关系,词是与那些达到大脑半球的一切外来的和内起的刺激相关联着,并随时成为这些刺激的信号,随时代替这些刺激,因而词也能够随时对有机体引起那些刺激所能引起的行为和反应。”这句话用在对对句的鉴赏上,其实就是在验证一个鉴赏者的所学,所经历,所见识。如果这也算是对所选对句的偏颇,那么这种偏颇是注定不可避免的,非议者且自管非议,鉴赏者自然也不会因非议者的几句话就会改变自己的风格。但也不能因此就去质疑鉴赏者本人的文学素养和层次。李清照评价苏轼的词是:句读不葺之诗尔。但陆游却说:试取东坡诸词歌之,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自然对豪放派苏东坡的词格所变不敢苟同。据俞文豹《吹剑录》云:“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秦观《踏莎行》词:“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王国维评曰:少游词境,最为凄婉。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变而凄厉矣。东坡赏其后二语(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犹为皮相。不少人认为苏轼喜欢这句,大概是因为同秦观一样,遭受过贬谪之苦,苏轼的经历和他乐观旷达的心境,使他更懂得秦观最后一句意味深长的暗示。而王国维由于受到叔本华哲学的影响,本身就是一个有着浓重悲观情绪的人。由此可知,即使是一代国学大师,也难免被个人的情绪所左右。更遑论我辈皆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又岂能免俗。作为评委之一的刘斌老师虽是从事IT的,但他在楹联领域里照样如鱼得水,无论是对句还是成联,都能够举重若轻,信手拈来。他对对句的鉴赏更注重于用典和词语的创新,这一点也起到了督促和强调知识积累的重要性,所以对于平仄和词性的认可度就会有所放宽,但所有的放宽都是有个度的,而非不羁之马,任其驰骋。所以他在选句上,谨慎而又大胆,爱才而不偏才,可以瑕瑜互见,不可以放任自流,令许多师友由衷的欣赏其鉴赏水平和文学素养。而与刘斌老师在艺术风格上有着相近似的火兔子老师,虽是自由职业者,但由于此前曾经在大学里任教,他的艺术风格,在严谨的治学态度里,显得尤为重要。他不仅要求整个对句必须符合在一个规则的框架内不逾矩,而且字与字词与词之间,最好也要做到精雕细琢,但不允许有佶屈聱牙的生僻硬造。真是字斟句酌之间,品平仄之美,赏风流雅韵。这种严谨的态度对初学楹联者尤为重要,因为,如果一开始就疏忽于规则,那么越往后,越容易偏离规则,最后将流于平庸。美国批评家佩里曾形容诗人都是在“戴着脚镣跳舞。”就是这个意思。同样是理科生,班清华老师如今在做IPO,在公司属于理论引导性质,定大方向。职业性质有时候就会影响到对艺术的鉴赏方向。因此对他的争议也是此起彼伏,其实他不是在故弄玄虚,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而是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不喜欢亦步亦趋的陈词滥调,墨守成规的闭门造车,陈陈相因的故步自封,他更欣赏敢于大胆创新,不拘一格的对句。有些时候他所选中的句子,乍一看没明白,但再看,让人能感受到弦外之音,话外之意。他比较偏爱“转品”一类的对句,但这种转品不单是狭隘意义上的词性,更多的时候是技巧的运用,使得对句的引申义更为广阔,因此才引来很多初学者,表示看不懂的非议之声。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在《夕照看裸体》一文中说到:“但艺术观察中有个核心之宝,是一把金钥匙,错觉。错觉之母是感觉,感觉之母呢?是感情。”有些对句中的感情,不是可以一目了然的,是要在一种慢慢的品咂中细细体会的。恋雨老师作为某知名化妆品销售总监,缘于她是一名女性,女性心理的细腻特质使得她在对句的评选上,更加注重对句意境里的情感表达和画面像素的清晰度。言为心声,从她在对对句的评语里,使我们看到,她对对句选取的角度和把握度,多表现在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情感的细致入微处,原则上来讲一个对句对于情感的表达毕竟是有限的,但能在这种有限里看到无限,就说明不仅要有犀利的眼光,知识的濡养,更要有一颗纤细的心。“执着于理想,纯粹于当下”(北岛),也只有在这种状态下,对对句的评价才可以做到了然于心,一语中的。还有其他几位评委老师,都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就不再一一介绍了。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阮元)
不同的艺术鉴赏能力所产生的不同的艺术特质,必然对不同的艺术呈现有所偏爱和取舍。这其实也是给联友们营造一个鉴别不同艺术风格的机遇和空间。比之于只有一种风格的一家之言,这是每日一对的幸甚,也是联友们的幸甚。当然,这些都得感谢肖坤老师尽心尽力为我们所搭建的这个平台。肖坤老师是一个有情怀的人,这种情怀是建立一个温馨群体的必然前提。这种温馨带给大家的是温暖的情感,和相互理解与支持的信任。每一位加入评委群的老师们也是有情怀的人,他们的评语是知识点,这个知识点,也许只是他个人的观点和对艺术的认知度,有人会认为逼仄,但即使这样,毕竟还有可借鉴性,可成为每一个人对对联艺术评判标准的参照。而融入到《每日一对》这个大家庭的每一个联友们,也都是有情怀的人。这种情怀就是不忘初心,快乐对句,诚心交流。愿在《每日一对》的每一个人都能够在不断的交流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得到更多的友善,学会更多的安身立命的技能和提升自己对艺术的鉴赏创造能力。
正如故乡是用来怀念的,青春是用来追忆的,当你怀揣着它时,它一文不值,只有将它耗尽后再回过头看,一切才有意义,爱过我们的人和伤害过我们的人,都是我们青春存在的意义。——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台词

千山客 发表于 2021-2-8 09:10:44

文武老师的精彩阐述,对联友门的艺术创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感谢分享,认真学习。

旭日霞光 发表于 2021-2-8 13:22:07

好文欣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联话随笔》(每日一对)掇英撷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