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对联论坛

查看: 11329|回复: 6

【感动中国人物】之【2014】十大人物之师昌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15 22:4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出句
出句属性: 下联
自 对 句: -
           9.师昌绪---忧国不谋身
     归国效力,材料研发,两院元勋燃炽火;
     挂帅攻关,涡轮铸造,一生所事冶合金。

邀请你加入群聊【每日一对】(277人)
欢迎大家加入微信交流群,添加我的微信:muhappylife 或 扫码加我,我将大家拉入到群里。添加时请注明:中国对联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5 22:4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师昌绪
师昌绪(1920年11月15日-2014年11月10日),河北徐水人,金属学与材料学家,中国高温合金的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1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师昌绪还曾任中国金属学会材料科学学会理事长,中国材料联合会主席,国际深冲研究会(IDDRG)主席,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主席,863计划新材料领域特邀评估专家等职,并且还是第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十五大代表。主要从事合金钢、高温合金及材料强度的研究工作。领导研制成功中国第一代铸造多孔气冷涡轮叶片,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2014年11月10日晨7时7分,“两院”院士师昌绪因病在京逝世,享年96岁[1]。2015年2月27日,师昌绪被评为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
生平介绍
师昌绪1920年11月15日生于河北省徐水县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小学毕业后考入保定师范学校(保定二师),该校除了有较高教学水准外,还强调生产劳动教育,这对师昌绪日后所形成的艰苦朴素与热爱劳动的品格有很大影响。抗日战争爆发后,他随家人流亡河南,进入豫西淅川国立第一中学。该校学生中多数是平津冀等省市的流亡学生,他是其中一名活跃分子,积极参加、领导军训和下乡宣传抗日活动。中学毕业后,师昌绪于1941年考入西北工学院矿冶系,因学习成绩优异,成为全校5名“林森奖学金”获得者之一。毕业后被保送到资源委员会四川綦江电化冶炼厂。1947年转到鞍山钢铁有限公司工作。
1948年8月赴美留学,进入密苏里大学矿冶学院学习。次年5月获硕士学位,并获麦格劳废6?∕eGraw-Hill)奖。1950年进入欧特丹(Notre Dame)大学任研究助教,同时攻读博士学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北洋大学聘他回国任教。因正值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美国政府禁止中国留学生回国,师昌绪只好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在著名金属学家M.科恩(Morris Cohen)教授指导下从事研究工作。在此期间,他与张兴钤、李恒德等人组织有志回国的留学生,联名写信给周恩来总理,表达要求回国的强烈愿望。这封信成为中国政府在1954年5月日内瓦会议上抗议美国无理阻挠中国留学生回国的依据,后经中美大使级华沙会议,为中国留美学生回国打开了大门。
1955年6月,师昌绪回国,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当时正值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高潮,金属所在李薰所长领导下,以大部分力量投入直接为国民经济服务工作,师昌绪被指定为金属所在鞍钢工作组的负责人。他的专长本是物理冶金学,而新的任务却涉及到炼铁、炼钢、轧钢等工艺问题,他毫不犹豫地挑起这副担子,领导全组完成了多项重要课题,显示出他知识渊博与处理大生产问题的能力。1957 年,金属所的研究工作重点转向军工尖端材料的研究。他被任命为高温合金研究组的负责人,兼任合金钢研究室主任。从此,他开始从事高温合金及合金钢的研究与开发工作。30余年来,他在科研活动方面的特点是:既重视新合金成分设计,又努力发展新工艺;既努力发展新合金品种,又重视应用基础研究;既从事科研课题的实验研究,又十分重视新合金推广应用。80年代后,他以更大的精力投入科技管理与科技政策研究,对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感动中国人物】之师昌绪
【获奖名片】忧国不谋身
【颁奖词】
  八载隔洋同对月,一心挫霸誓归国。归来是他的梦,盈满对祖国的情。有胆识,敢担当,空心涡轮叶片,是他送给祖国的翅膀。两院元勋,三世书香。一介书生,国之栋梁。
发表于 2019-9-11 10: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爱国人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25 10:4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忧国不谋身
发表于 2019-10-3 10: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多奉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25 12: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事冶合金
发表于 2021-2-25 12:4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属学与材料学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天天对联论坛 ( 粤ICP备2021074624号 )

GMT+8, 2024-5-21 05:36 , Processed in 0.13011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关注中国对联网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