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对联论坛

查看: 16042|回复: 9

【贵州名贤录】之抗日名将朱振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15 22:4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出句
出句属性: 下联
自 对 句: -
               绝计滔天,解衣堵口成羊替;
               三司战阵,奋戟杀倭看虎贲。
邀请你加入群聊【每日一对】(277人)
欢迎大家加入微信交流群,添加我的微信:muhappylife 或 扫码加我,我将大家拉入到群里。添加时请注明:中国对联
 楼主| 发表于 2017-8-15 22:4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朱振民     (1902--1989)贵州遵义人。贵州讲武堂毕业。1930年任25军3师军械处长,后任第25军3师参谋长,1935年4月任新编第8师参谋长,1936年任新编第8师少将副师长,抗战期间曾主持花园口黄河决堤,1940年被免职,1942年任滇黔绥靖公署少将高参,1943年兼任遵义警备司令部参谋长,1944年底任遵义警备司令部副司令,1947年初任国防部少将部员,后任东北剿匪总部少将高参,1948年11月在沈阳投诚,1949年受中共指派回贵州从事策反工作。后任遵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贵州省政协委员,遵义市人大副主任。 1989年8月19日在遵义病逝。
 楼主| 发表于 2017-8-15 22:47:28 | 显示全部楼层
花园口决堤
花园口决堤,又称花园口事件、花园口惨案,是中国抗战史上与文夕大火(长沙大火)、重庆防空洞惨案并称的三大惨案之一。1938年5月19日,侵华日军攻陷徐州,并沿陇海线西犯,郑州危急,武汉震动。6月9日,为阻止日军西进,蒋介石采取“以水代兵”的办法,下令扒开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区北郊17公里处的黄河南岸的渡口——花园口,造成人为的黄河决堤改道,形成大片的黄泛区,史称花园口决堤。
1938年6月7日,新8师开始挖掘工作,师长蒋在珍亲自开车到花园口决定挖掘地点。自此,蒋师长始终住在花园口附近的指挥所,指挥一切。另外还架设专线电话与郑州卫戍司令商震直接联系。 工兵连和民工数十人于拂晓抵达花园口后开始挖掘。可是参与挖掘的民工在挖掘不久后发现此举及易淹没他们的住房,便利用吃饭的间隙全部逃跑了。等到24团官兵抵达后方才继续挖掘。三天后又将23团的两个营调来参加挖掘。同时师部以23团与24团相互竞赛的方法加快了挖掘速度。 6月9日上午十时,黄河水决提而出,蒋在珍除用电话告之商震的同时,也向蒋介石发了电报。 日军得知黄河决提的消息后立即放弃了沿平汉路南犯武昌的计划。被迫改由长江进犯武汉。根据日军广播,由于黄河决提,迫使日军夺取武汉的时间延迟了三个月。 事后,全师官兵除22团留在决口警戒外调往东赵集休整,战区司令长官部并发送三千元奖励新8师官兵。蒋在珍因决提有功,被蒋介石授予勋章一枚。
 楼主| 发表于 2017-8-15 22:4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堵口假象
由于损失惨重,国际影响巨大,在花园口事件发生之初,国民政府矢口否认此为中国军队所为,称系日军轰炸所致,而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以前,花园口事件在台湾是禁止任何公开谈论的,到80年代中期后,才逐渐有人在台湾陆续发表相关文章。6月9日上午,花园口决堤放水之后,一封事先拟好的电报由蒋在珍迅速发往武汉,到达蒋介石的案头,电文大意是“佳日(9日)上午8时,敌机三架炸开花园口河堤,职师正在抢堵中。”这一天晚上10点,程潜给蒋介石的第二封密电在汇报水情之余,更特别指出,“此间已拟订对外
  花园口决堤后在洪水走逃难的中国百姓宣传,电文大意为敌占据我开封后继续西犯,连日在中牟附近血战,因我军誓死抵抗,且阵地坚固,敌终未得逞,遂在中牟以北将黄河南岸大堤决口,以图冲毁我阵地,淹毙我大军。”
第一战区早提前拟订了对外宣传的策略,首先由负责花园口决堤的新8师在决堤即将成功的时候从现场向武汉发去军情报告,称中日两国军队在豫东地区激战,日军飞机狂轰滥炸,致使黄河大堤决口。然后由国民党中央通讯社以国家新闻中心的身份对全世界发布黄河大堤被日军炸毁的讯息。
大概是预见到了消息暴露后的社会反应,在花园口决堤刚刚放出水来的时候,商震就电令新8师用炸药将决口附近的小龙王庙和民房、大树炸倒,伪造日军炸毁黄河大堤的现场
  花园口决堤黄河决堤后难民逃亡他乡。当记者要求前往花园口进行实地采访时,新8师又奉命编造了一套日机轰炸的材料,伪造了一个被轰炸的现场。后来国民党中宣部及国民政府中央电影制片厂人员前往花园口,拍摄日军炸堤和中国军民抢堵缺口的新闻纪录片以扩大宣传。
 楼主| 发表于 2017-8-15 22:48: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司战阵
    后新8师奉令调赴陕西韩城接替第1师防务,守备晋陕河防的禹门口一线。禹门两岸的龙门山隔河对峙,禹门以南河流面宽阔,北面为悬崖峭壁,形成了一股天然屏障。 1938年6月,新8师抵达防区禹门口与第1师交接防务后以师部驻韩城,22、23团为禹门口河防部队,24团为预备队。另外第2战区特配备新8师一个野炮营作为火力支援。不久师长蒋在珍赴西安开军事会议,师部事宜再次由副师长朱振民代理。 是时序列为:
  师长蒋在珍、副师长朱振民、参谋长傅砚农; 第22团,团长彭镇璞; 第23团,团长李正国; 第24团,团长谢树华。
  1938年12月20日日军先用火炮轰击新8师师部附近的芝川镇,摆出渡河架势,以吸引新8师主力。接着集中第78联队的萨田大队附以皇协军一部共1700余人准备攻击龙门山以东禹庙。 军委会设在西安的行营极为关注禹门战事,行营主任蒋鼎文特命参谋长一日两次打电话询问新8师战况,并通知新8师已派第1师前来增援。副师长朱振民表示欢迎第1师的增援,并将极力守卫阵地。同时朱振民与友军预备第7师联系情况后亲率特务连一个排、电话兵一个班开赴王村设立指挥所,指挥22团守备禹门渡口,并调23团两个营作为22团的后备队。 12月25日,日军先以大炮轰击龙门山,既而以步兵分两路开始攻击。战至第三天,新8师利用当地的地势,以机枪火力严密射击进犯的日军,又在野炮营对日军的准确轰击支援下,分别在东禹庙、龙门山击退两路日军。挫败了日军进犯西北“扫荡”晋军根据地的企图。 战后新8师在西禹庙兴建了一座“抗日阵亡将士之墓”作为纪念,师长蒋在珍、副师长朱振民先后署名。
  1939年1月初新8师调往渑池归93军建制,驻防于山西沁水、安泽。同时该师开始整补,增加部分轻、重装备。 1939年4月初,第1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命令在晋东南中条山的所辖部队对日军发动“四月攻势”。93军接到命令后以新8师23团附带迫击炮一个连、重机关枪一个排组成混成团,袭击驻安泽县城的日伪军400余人。 第23团抵达目的地后,团长李正国将所部分为三个梯队开始攻城,由于日军在城墙上设置的机炮严密射击攻城官兵,不久攻城即告失败。不久新8师师部就命令23团撤回原防。该师在整补后的第一次战斗就这样草草收场了。
  4月下旬,第93军得到战区司令长官部收复浮山县城的命令后,以新8师为攻城主力,166师掩护新8师,第10师为预备队支援新8师。 此时师长蒋在珍因病留驻后方,副师长朱振民第三次代管师部事宜(蒋在珍老在紧要关头离开岗位)。 作为主攻部队的22团因日军将道路破坏,便绕过城东,沿小路摸到城墙角开始攻城。日军则居高临下以火力严密射击,攻城部队伤亡较大,进攻受挫,团长彭镇璞也在指挥进攻时胸部受伤,后因伤势过重殉国。新8师后得到23团增援后才稳住阵脚。 不久因友军166师没有起到掩护新8师的作用,反而致使新8师遭受日军增援部队侧翼包围的威胁。幸而得到“决死队”的鸣枪示警,攻城部队安全撤离浮山。是役,新8师损失团长一员、连长二员、排长以下700余人。 彭镇璞,贵州绥阳人。是新编第8师在抗日战争中阵亡的最高级军官。彭镇璞在蒋在珍部历经十年征战,累升至团长,可谓该师骨干。彭镇璞阵亡后遗体由其弟运回绥阳安葬,并被军委会追赠为少将。 新8师调属93军才两个月,就在日军情况并不十分了解的情况受命一打安泽,二打浮山,友军又没能及时增援。尤其是担任掩护的166师根本没有接到军部的掩护命令,致使新8师差点遭受日军包围的险境。这种做法已经充分显现了93军军长刘戡排除异己的宰割手段。
  1939年8月,日军两个师团兵分七路进犯晋东南抗日根据地,以阳城为中心,围攻93军。 第93军为粉碎日军的侵犯,吸取以往作战经验教训,把各师驻地分别调整,并依靠当地农民了解日军动向,对日军展开游击,使日军头痛不己。 在之后的9月间,又依靠当地农民的顶力协助,相继收复六座县城。同时新8师与友军85师协同歼灭日军一个支队,战绩颇靡。 新8师在收复沁水后集结于冀氏村休整,并得到一个河南籍新兵团的补充。
发表于 2019-11-7 10: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战争与和平
发表于 2021-3-30 10:24:18 | 显示全部楼层
遥远的历史。
发表于 2021-3-30 10:2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抗日时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1 18:5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战争年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1 18:5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岁月悠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天天对联论坛 ( 粤ICP备2021074624号 )

GMT+8, 2024-6-2 16:02 , Processed in 0.63660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关注中国对联网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