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对联论坛

查看: 4490|回复: 9

[阅读] 无情借对为什么有必要大力拓展手法应用空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2 21:3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按:本文为笔者2011年为批驳中华国粹网无情版联友的部分引起反响的偏执或错误观点而作。

              关于借对


  借对(这里指借义、又称转义),最初是古人在诗联创作时所采取的变通之法。

  借对的特点是:句中以甲义存在,但与对应位置的字词不能正常对仗。这种不对仗体现在:含义明显不对称或词性可能不相同。但该字、词另有一固有含义,虽然没有出现在句子中,却能在审美错觉上给人以感觉“对上了”。

  借对成功的标志是:虽然词不对称,但对应位置的字,却确保安排一对“工对字”,通常是“小类工对字”。

  一组字是否“小类工对”,不需要放到具体作品中去考察。只要它们有至少一组含义相同或相近,就被人们认为“小类工对”。如“道/白”,不管它们以什么词性、含义出现在对联的对应位置,不管谁在上边谁在下边,人们都认为这对字很工整。其原因是:
  在这2个字的诸多明显不同的含义(无论是本义还是引申义)中

  道:a道路;b道士、道教;c说、言;d道德、道理等
  白:1白色;2告、说;3明了、昭然;4白族

  由于c+2组合的存在,人们认为它们很工整,并不因为这2个字分别还有其他含义而丝毫影响这种感觉。类似c+2组合,我们可以称之为“工对义”。

  成功的借对,就是在创作时,有意避开将“工对义”沉淀在作品中,而选择将其他15种组合(不同的字组,情况不同)合理地沉淀。
邀请你加入群聊【每日一对】(277人)
欢迎大家加入微信交流群,添加我的微信:muhappylife 或 扫码加我,我将大家拉入到群里。添加时请注明:中国对联
 楼主| 发表于 2013-4-2 21:3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借对应用的原生态


  许多实践,都是从朦胧探索起步的。借对亦然。

  先人运用借对手法时,考虑的就是:字字是否精致对仗,越小类越满意。至于是出句中的字转义了,还是对句中的字转义了,还是同时转义了,并没有去管它。所以,这三种情况都出现过。

  所谓上转、下转、双转,是本人在总结时,为方便交流与表意,而提出的。这样提出之前,人们没有,也没有必要分上、下、双的角度去观察转义情况。

  也就是说,无论创作还是欣赏,不排除偶然有人注意了一下,但把转义分为上、下、双,历史上一直没成为“现象”。这就更谈不上为了某种考虑,前人有意识去选择哪种手法多采用,那种少采用了。

  所以说,古人和今人运用转义手法的状态,堪称一种“原生态式”的状态。
 楼主| 发表于 2013-4-2 21:3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原生态的认识与分析


  那么,在前人并未刻意去想上、下、双转的情况下,手法的实际应用情况怎么样呢?

  一、古代诗人的诗句中,多为“下转”,但不乏“上转”的例子,也有过“双转”的情况。

  王力先生在《近体诗格律学》中就列举了以下借对实例:

  行李淹吾舅,诛茅问老翁。(杜甫《巫峡敞庐奉赠侍御四舅》)
  2位上转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
  3、4位上转

  汉苑风烟吹客梦,云台洞穴接郊扉。(李商隐《令狐八拾遗绹见招》)
  1位上转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温庭筠《苏武庙》)
  6位双转

  二、上、下、双转成为“现象”之前,有3组统计数据可窥大致面貌

  1、统计流传至今的,民国及以前的优秀无情对18副,结果为:下转18次;上转6次;双转1次;
  2、统计本版无情擂台第1-45擂的45句胜出句,结果为:下转109次;上转55次;双转10次;
  3、本版元老,前首席版主陈远清老师作品集中,5-7言作品72副。按水区瓦工兄弟的统计,结果为:下转(未统计,当在100-200次之间);上转62次;双转3次;

  以上统计虽不一定非常准确,但已足以反映面貌。
  我们可以看出:下转使用次数最高;上转次数大约为下转的一半,但绝对数值并不小;双转次数最少,也非极个别现象。
  
  原生态的“局促特点”及造成无情对发展的“窘迫格局”,大家早有所闻、所感:
  1、古代联家在普通对联中运用借对的水平和程度,今人比之,已经倒退了。主要原因在于学问、认识的差距。今日联家,未窥要领,故难以弥补这种差距。借对在社会成联中使用的频率明显减少。今联不如清联灵动与潇洒,这是原因之一;
  2、先人传给我们的经典无情对中,5言以下的为极少数;今日各大网络版面无情版,以5言以下为绝对主流(国粹由于倡导,比例略有改善)。这反映了人们以下心理:长的难对;无情对是茶余之余;这是聪明人才可能偶尔得之的东西;
  3、绝大部分作者,哪怕是传统的高手,满足于按自己摸索的经验,对出1-2个。在创作的过程中,心中并没有一个可供选优的较为丰富的“资源库”。比如,一个2言的词,通常心里只有3-5个对仗的选择余地,而不是在没有查字典、推敲的情况下,就能有20个以上选择供择优。

  以上情况,显然严重阻碍着无情对的发展。不认识规律,按规律办事,人们就认为无情对创作比普通对联难得多;“神不散”没有更早成为现象,是因为它更难;“雅无情”与“神不散雅无情”更是几乎没有出现过,是因为以前可供选择的“无情词素”少,无法同时自由运用形象思维创作。

  两年来,我们初窥规律,在探索中运用,以上很难的事情,就变得很容易了。

  然而,联界对规律的认识和掌握,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
 楼主| 发表于 2013-4-2 21:33:11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学认识的借对应用空间及全新境界


  根据基本的概率统计常识,如果充分运用手法,应该是以下统计比例才合理:

  1、上转次数应该和下转次数一致。
  虽然出句的字数是固定的,对句的选字余地大,但每一件作品最终选择相同字数来进行对仗。出对句中字的“平均含义数”应该一样,可能转义的次数也一样。

  2、双转次数应该比上、下转更多。
如例:
  道:a道路;b道士、道教;c说、言;d道德、道理等
  白:1白色;2告、说;3明了、昭然;4白族

  15种组合中,c1、c3、c4为下转;2a、2b、2d为上转,剩余9种为双转。
  窥一斑可见全豹。因为,一般汉字有3-5个明显不同的含义。

  实际运用与数学推理的差别,揭示了“上转”、“双转”手法远未被充分使用的现实。即使是“下转”,空间也远未开掘(下面将有分析)。这个未开掘的“富矿”空间,大到什么程度呢。
  通常,一次擂台比下来,所有人一起发掘的资源,也只挖到一小半。对某一个人来说,只不过宛如沧海取了一瓢饮。

  认识到这一点意义非凡!

  以前我们对无情对,即使是很有经验的高手,也只不过是一个钓鱼高手。他知道哪个地方鱼多一些,钓到机会大些。但什么时候鱼会上钩,钓的是什么鱼,心里并没有底。很多人对无情对的印象是:靠机智的人偶尔得之,就是指的这种境界。

  今天,规律将给我们一个“透视镜”:这一塘鱼,你可以看得比较清楚,虽然没有去数,但总体数量可以有个具体的估算,想从哪里下钩,就从哪里下钩,想钓草鱼就能钓到草鱼,想钓鲫鱼就能钓到鲫鱼。

  虽然,我们平时没有必要一网打尽,或涸泽而渔。但有清晰的思路,有十八般武艺在身,意义完全不一样。

  你将可以轻松钓到鱼;可以选择最肥美的鱼;在众人已收竿归去的情况下,还能从容自如地钓到丰盛的晚餐。
 楼主| 发表于 2013-4-2 21:3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借对“富矿”的数字化揭示


  以上是说理和形象比喻。为了帮助读者形成一个更具体的概念和更清晰的认识,下面通过数字推理来揭示无情对应对路径之多,空间之广。
  我们的估算,尽量保守,但接近实际。

  1、假设一个7言出句。应对时,从其中1个字入手,有7条路径;

  2、一个汉字通常有3-5个明显不同含义,也有少量低于3个或高于5个。按平均4个算,比较接近真实;

  3、平均有4个明显不同的含义,每个字就平均属于4个不同的“小类”;每个小类通常可以找到5-10个字可以拿来对仗。保守一点,按平均5个算。这样,平均每个汉字至少可以应对20个字;

  4、1楼演示了:一组汉字,平均可能形成16种组合的对仗,其中1种直对;3种下转;3种上转;9种双转。1个汉字能应对20个汉字,就是20组,可能的应对路径就是320条,其中直对20条;下转60条;上转60条;双转180条。除开直对,借对为300条;

  5、300条路径不一定都能寻找到合格的、优秀的对仗结果。(如果只会走少量路径,也不一定找到理想结果。几率一样。)即每一条路径可能找到0个、1个或几个合格的、优秀的结果。根据以前大家集体应对一个2言出句的情况显示,充分挖掘,300条路径,对出30-50个合格对仗(其实很可能不止),是完全不成问题的,10个以上优秀对仗,是完全可能的。对于一个7言句来说,合格的、优秀的对仗,都是构成佳句的可能“素材”;

  6、7言出句,借对就是2100条路径啊。再加上还可以直对、大幅度异步,路径更多。平时,我们走了几条路?

  7、试想,一个2言的“词素”,你有几十种对仗供选择,是比普通对联容易还是难?我们平时只需要对1-2个句子,能不轻而易举吗?神不散雅无情创作,不也非遥不可及了吗?
 楼主| 发表于 2013-4-2 21:3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生态”手法布局成因分析


  前人局限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去探究规律,把握规律。回过头来分析:前人为什么会出现下转用得最多;上转较多;而双转较少呢?试看分析:

  花=果、叶、根、实、干;白、彩、杂、绿、紫;用、费、耗、赚、省(实际上不止这些)

  出句:花落
  人们根据普通对联创作惯性,会首先想到对第一组字;

  出句:大花脸
  同样的道理,会首先想到对第二组字;

  出句:花钱卖气受
  同样的道理,会首先想到对第三组字;

  每个人都是先懂对联常识,形成了对联的审美价值观后,才接触无情对。创作时的思维惯性,是很自然的。人们选择相应的“字群”,实际上就是把对句中的字确定为“工对义”,选择对句中的字时,避免沉淀为“工对义”,就成功实现了“下转”。所以,下转出现最多,一点也不奇怪。

  为什么上转也会出现这么多,双转也不乏实例呢?因为,人们运用借对手法时,也经常采取“先组词,后判断”的流程。组完词后,发现字词的“义”“类”至少有一样相差很远,而字字又小类工对,就满意了。根本就没有去管其间实质上运用了上、下、双转中的哪一种。所以,较多出现“上转”乃是必然。双转因为要避开2个字的“工对义”,又受创作惯性的制约,出现的次数更少,就很正常了。

  但不管怎么样,“存在即是合理”。上转、双转,使用过,能使用,毫无疑义。在掌握规律后,倡导多使用,也是很正常的。

  至于实践中是否应照顾读者的审美惯性,或有其他的考虑。是在这个无情创作广阔空间的背景下,怎么用好的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13-4-2 21:3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应用实践中冒出的新观点的看法


  下、上、双转成为“现象”后,大力倡导联友调整创作习惯,注意运用上转、双转手法,也引起了水区瓦工等一些联友的思索,提出了一些新观点。我觉得这是促进无情对发展的好现象。下面,针对瓦工兄等所持三个主要观点发表我的看法,以为商榷:

  一、上转,尤其是双转(变),会增加读者的反应时间。复杂了,就让人劳心费神。

  这点我完全不同意。因为读者对一对小类字的判断,是基于对“工对义”的认识。如“花/果”,不管在哪副对联的对应位置,不管是下、上、双转中的哪一种,其反应和判断时间是一样的。如果有些字偏了点或冷了点,在读者的知识临界点和模糊区,就算是“下转”,他反应也会慢。

  二、借对之后,别解句要能成句,或双解。

  这个观点,也无法立足。借对的基本单元是“词”。我们从字入手,最终实现的是“词的借对”,同时,某些词中的“字”也转义了。所以,阅读时,别解“乙义”是以词为单位的,而不是以句为单位(异步时,单边整句是一个词,则句就是词)。人为地把多个词的“乙义”串起来,追求别解句意,是不能准确认识无情对“不对称美”的表现。这才是真正把读者绕进去,绕晕的一种不科学的倡导。
  反过来,由于不是全部使用的“下转”,“乙义”串起来很不方便时,由此去得出“上转、双转”不该用,或尽量少用的结论,则更不科学了。

  三、主张完全按照,或主要按照出句中字的“义项”来应对。

  更准确、清晰的表述就是:只用下转,不用上转和双转;或多用下转,少用上转、双转。
  这样做的特点是:读者自然而然以出句中的字的含义为参照物,在欣赏无情对的“不对称美”时,只需要正向转弯,不需要逆向转弯。
  本人认为:如果有深厚对联基础的人,只愿意按照创作惯性和审美惯性来顺向来思考问题,不习惯逆向审美,可以尊重他们的选择。那是他自主选择放弃大部分创作空间。即使如此,只运用下转手法,也有必要倡导他们按规律办事,发掘创作空间。前面测算了。一个出句中的汉字,平均下转路径大约是60条。7言就是420条。试问,我们平时是否只局限于有限的几条路径,且还可能没充分走到头?
  这就好比有人不愿意使用明显的“异步”一样。只运用“下转”创作的作品,也可以归纳为“狭义无情对”的另一个标志。

  但是,持以上观点的人,因为自己的“固守”,反对“上转、双转”的大量使用,却也是武断的。为什么呢?

  大家知道,无情对,就是故意违背对联的某些对称原则而立足的。它在以下方面可以强烈突破传统对联的审美底线:
  1、字、词、句子语法结构可以强烈的不对称;
  2、主题可以牛头不对马嘴;
  3、意境可以相差十万八千里;

  除了字字要小类工对,平仄要符合对联要求外,对联其余的要求,哪样不被夸张地破坏过?所以,“顺向的创作和阅读习惯”更是一个没有必要一定得照顾的因素。即,它也是可以保留,可以强烈破坏的。古代诗人和联家在无意中使用“上转和双转”后,作者自己和读者,也没有觉得有什么明显差异,故创作了它,承认了它,接受了它。

  如果说“顺向的创作和阅读习惯”是必须要保护的,那“神不散”和“意境融”更是必须要保护的。假设成立,无情对历史作品几乎需要全盘否定。

  所以,揭示规律,解决核心技术问题,对无情对和对联发展,意义重大。
  借对的创作空间大大拓展,乃是历史的必然。

 楼主| 发表于 2013-4-2 21:35:34 | 显示全部楼层
            结束语


  将来,当更多的人认识规律、掌握规律,善用手法时,根据个人的偏好或曰独特的价值观,形成不同的“阵营”,则是很可能的:

  有人偏好传统的“雅俗配”“神散作品”;
  有人坚守“意节”,拒绝“大幅度异步”;
  有人坚持“顺向的创作和审美”的习惯;
  有人独爱“神不散雅无情”;
  有人喜敲“无情钟”;
发表于 2013-4-3 14: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音希声 于 2013-4-3 14:20 编辑
丑时 发表于 2013-4-2 21:31
            借对应用的原生态


有道理,古人运用借对手法,不是自觉的,还处于自发阶段。转走记录学习!多谢老师!
发表于 2013-4-3 14:24: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丑时 发表于 2013-4-2 21:33
      科学认识的借对应用空间及全新境界


“你将可以轻松钓到鱼;可以选择最肥美的鱼;在众人已收竿归去的情况下,还能从容自如地钓到丰盛的晚餐”。给了我们以巨大的信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天天对联论坛 ( 粤ICP备2021074624号 )

GMT+8, 2024-5-29 18:10 , Processed in 0.17308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关注中国对联网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