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对联论坛

查看: 3640|回复: 29

出句:炉火皆因三餐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6 21:4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oudin 于 2013-12-8 20:00 编辑

出句:炉火皆因三餐起【oudin】
邀请你加入群聊【每日一对】(277人)
欢迎大家加入微信交流群,添加我的微信:muhappylife 或 扫码加我,我将大家拉入到群里。添加时请注明:中国对联
发表于 2013-12-7 01:0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句:炉火佳因三餐起【oudin】
对句:炊烟何故五更来【望尽天涯】

点评

对句:炊烟何故五更来,鸡鸣五鼓早看天,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所以五更天的炊烟道出了早行人的意境,这第一炉火从最早五更来,衬托了上联炉火皆因三餐起的出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好对!漂亮!  发表于 2013-12-9 09:31
联意是有,但过于平庸。上联的“三餐”是众生的三餐,下联“五更”做饭的人,我想应该不会很多。 所以下联描写的范围与上联不太对称,有一种 头重脚轻 的感觉。  发表于 2013-12-7 12:43
发表于 2013-12-8 01: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望尽天涯 发表于 2013-12-7 01:05
出句:炉火佳因三餐起【oudin】
对句:炊烟何故五更来【望尽天涯】

呵呵, 领教了 。。。
 楼主| 发表于 2013-12-8 17:5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oudin 于 2013-12-9 18:57 编辑

出句:炉火皆因三餐起【oudin】
对句:炊烟不为四季熄【oudin】

炉火/炊烟:是指 煮饭和做菜,意为 众生都要 吃饭、饱肚,
           要生存就离不开食物(只有神仙才 不食人间烟火)。
三餐:一日三餐 是指吃饭的 规律。
      可能有些人一天要吃 五顿、六顿,
      不过 三顿 是最 基本要求。
四季:是指 季节 变化,暗指 时代变迁。
(因为担心有人看不明联意,所以特别说明一下。)

联意:民以食为天,不吃做神仙。
人要吃饭,这点不会因为季节转换而改变。

含义:人民要饱肚才能生活,三餐无着落乃天地不容。
无论在哪个朝代,谁当天子,谁来掌政,
解决百姓温饱问题,最为重要。
只有让人民丰衣足食,才是安邦定国之根本。


下联中的“为”是多音字,“为(平)人”,“为(仄)什么”。在句中为“仄”音。

点评

字数够了,平仄姑且不论,只是联意不明,炊烟不为四季熄,难道必须五更才熄吗?本人才疏,实难理解,领教了!  发表于 2013-12-9 09:45
发表于 2013-12-9 13: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望尽天涯老师的对句甚妙,我跟着水一句:
出句:炉火皆因三顿起【oudin】
对句:炊烟不与四时同【杨万里、暮雨清秋】

把“餐”改为“顿”以合马蹄韵,同时,借用宋·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风光不与四时同“改为“炊烟不与四时同”,凑合着形容生活日新月异。

点评

本意为“起”和“熄”正好偶成一对押韵联。再说“一日三餐”乃是佳话,下联“四季”意为春秋变化,暗指时变迁。虽然“四时”也是代表不同季节,但我觉得,“四季”比较帅一点,也通俗一些。  发表于 2013-12-9 18:19
妙极妙极!  发表于 2013-12-9 14:20
发表于 2013-12-9 19: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暮雨清秋 发表于 2013-12-9 13:23
望尽天涯老师的对句甚妙,我跟着水一句:
出句:炉火皆因三顿起【oudin】
对句:炊烟不与四时同【杨万里 ...

谢谢两位老师
发表于 2013-12-9 21:5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望尽天涯 发表于 2013-12-7 01:05
出句:炉火佳因三餐起【oudin】
对句:炊烟何故五更来【望尽天涯】

多谢 野渡蓑笠客 好友的夸奖, 应该是过奖了, 我对的下联勉强凑数就不错了; 更要感谢 oudin 先生的指教,我对的确实不尽如人意, 您的大雅让我自愧弗如 。。。
发表于 2013-12-9 22:0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暮雨清秋 发表于 2013-12-9 13:23
望尽天涯老师的对句甚妙,我跟着水一句:
出句:炉火皆因三顿起【oudin】
对句:炊烟不与四时同【杨万里 ...

此联正与四时同, 呵呵, 握手  。。。

点评

同喜,不联不相识,友谊也与联惧进,同贺。  发表于 2013-12-9 22:27
发表于 2013-12-9 22: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句:炉火皆因三餐起【oudin】
对句:鬓霜总为斗米添【三槐居士】

点评

看来想学好对联,只勤奋还不够,还要有天赋,更重要的还要有经历。  发表于 2013-12-9 23:01
真是让人感动,只有经历过,才能对得这么实际而且精彩!!!  发表于 2013-12-9 22:57
好句,俗话说“手停口停”,日夜劳碌都只为一斗半钱。  发表于 2013-12-9 22:32
发表于 2013-12-9 22: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留联翁 于 2013-12-9 22:38 编辑

学生初学对联,且愚钝之极,请问先生,炊烟对炉火,没有合掌之嫌吧?

点评

一三五不看,二四六必对。韵律可以放宽,但联意不可失。对联应 以神为重,貌合神离 有如 作文跑题。  发表于 2013-12-9 22:38
发表于 2013-12-9 22:43:09 | 显示全部楼层
留联翁 发表于 2013-12-9 22:25
学生初学对联,且愚钝之极,请问先生,炊烟对炉火,没有合掌之嫌吧?

以意为主,以神为重,韵律可宽。学生受益了,谢谢先生!
发表于 2013-12-10 07: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留联翁 发表于 2013-12-9 22:43
以意为主,以神为重,韵律可宽。学生受益了,谢谢先生!


留联翁老师:
        我结合网上的一些老师及联友的见解,结合中国楹联学会发布《联律通则》谈点看法。
        对联和中国古诗词一样,都是因为有了格律,才成为琅琅上口的艺术瑰宝。即使是合仄押韵,也有雅俗之分,雅者就是律诗或绝句等我们所知道的唐诗宋词等等是,俗者是是我们平时所见的打油诗。
        如果我们积累了大量的词汇和熟练的诗词格律知识,肯定不会有多么的觉得情感和思路受到压抑的。遍历中国历代著名的诗人词人的惊鸿之作以及历代名联,无不如此。
        不过,古人在创作时,毕竟还是要经过精雕细刻,如究竟是“僧推月下门”,还是“僧敲月下门”,颇费斟酌。但作为文人,总是要“语不惊人死不休”。所以有时也有二三处是不严格遵守规矩的,这叫“破格”。如果真一点也不想受到格律约束,那还不如写写现代诗算了。现代诗和旧体诗没有互相排斥的道理,各有所好吧。
        格律也在发展,也在不断突破。有时甚至是一种故意破格的玩笑。比如:民国时期,一副对联是: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横批:南北
        对仗还算严谨,韵律平仄字数则不规矩。但寓意可谓有趣,是讽刺缺一(衣)少十(食)无东西。
        传统的中国文化,特别是诗词、对联、书法,是世界的瑰宝,如果只是当成游戏,可以任意玩之,但如果真想继承发扬,要成为名家出名作,则不可不按规则,破格的名句毕竟受时代环境限制,少之又少。我想,中国楹联学会之所以发布《联律通则》,目的也应该在于此。当今社会,不可能要求十三亿多人都成为李杜清照。所以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在玩对联,玩诗词,现代人有其一二有志者,能继承就很不易了。
        以上大部分是剽窃了别人的见解,当然也是个人的想法,与留联翁老师共享
发表于 2013-12-10 16: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留联翁 于 2013-12-10 16:25 编辑
暮雨清秋 发表于 2013-12-10 07:06
留联翁老师:
        我结合网上的一些老师及联友的见解,结合中国楹联学会发布《联律通则》谈点看法 ...


暮雨清秋先生:
      谢谢您!
      先生对学生的指导,字字珠玑,浸我心田,真让学生对您有一种相识太晚的感觉,有一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
      诗词、对联、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只有传承发扬的责任和义务,而没有拿来当成游戏,任意把玩的权利。这一点,学生已经认识到了。所以,学生以后会严守联律,打好基础。对于初学对联的学生,无论将来成果如何,学生都会遵循这一原则。
      以后还要烦请先生对学生多加指导,以促学生习联进步。
      再次拜谢暮雨清秋先生!
                                                                                                                      学生:留联翁

点评

您太客气了,我见过你的联,虽然不多,但很不错的  发表于 2013-12-11 18:30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1 22:4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oudin 于 2013-12-11 23:10 编辑
留联翁 发表于 2013-12-10 16:21
暮雨清秋先生:
      谢谢您!
      先生对学生的指导,字字珠玑,浸我心田,真让学生对您有一种相 ...


“炉”本初是“灶”。
灶火皆因三餐起
炊烟不为四季熄

虽然可以合掌,不过韵律还是要读出来才感觉到是否顺意。
我经过用多种不同口音来念过之后,才破格选用“炉”字。

如果从音律来比较,“炉”虽然是平声,却比下联的“炊”口音重很多,且与“火”音调一置。
另外,“灶”的音调就要比“火”高出很多,念起来不平行。

其实平仄关系与音调不尽对称,有两个典型的字“喜(仄)”和“洋(平)”。
“洋”虽是平声却要比“喜”的音调高。
发表于 2013-12-12 11:5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句:炉火皆因三餐起【oudin】
对句:灯笼还为一欲红【笑骂今生】
发表于 2013-12-12 22:36:37 | 显示全部楼层
赞成野渡客老师的观点,欣赏望尽天涯老师的佳对。
发表于 2013-12-15 21:3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句:炉火皆因三餐起【oudin】
对句:香烟不断百代兴【迪奥】
有论坛的味道。

点评

同感。中国有3.5亿烟民,的确是一个不少数日,也是税收来源之一。  发表于 2013-12-15 21:45
发表于 2013-12-15 21:53: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迪奥 发表于 2013-12-15 21:37
出句:炉火皆因三餐起【oudin】
对句:香烟不断百代兴【迪奥】
有论坛的味道。

香烟是后代此处不解释为手中之香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天天对联论坛 ( 粤ICP备2021074624号 )

GMT+8, 2024-9-28 19:28 , Processed in 0.08008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关注中国对联网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