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对联论坛

查看: 15116|回复: 7

【贵州名贤录】之抗日名将吴行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16 22: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出句
出句属性: 下联
自 对 句: -
              缅北挥戈,达罗抒远志;
              黔南投箸,抚顺正当归。
邀请你加入群聊【每日一对】(277人)
欢迎大家加入微信交流群,添加我的微信:muhappylife 或 扫码加我,我将大家拉入到群里。添加时请注明:中国对联
 楼主| 发表于 2017-8-16 22: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吴行中 (1908--1995)少将。又名远志,贵州平坝人。中央军校军官研究班、陆军大学第13期毕业。抗战期间曾任新编第1军新编30师参谋长,1944年在缅北对日作战,同年8月任新编第1军新编30师少将师长,12月调任陆军总司令部少将高参,抗战胜利后任军事调处执行部长春分部处长,1947年6月改任总统府战地视察官,10月任军务局第7科少将高参,1948年12月第89军参谋长,1949年11月改任第89军少将高参,旋任第19兵团少将高参,12月7日在贵州普安参加起义。后作为战犯被长期关押,1975年3月19日获特赦,1981年6月予以平反,恢复起义人员身份。后任贵州省人民政府参事,贵州省政协常委。1995年5月5日在贵阳病逝。
[投箸]原意是放下筷子,此借代投诚,乃反用[借箸代筹]之典,原意是借你前面的的筷子来指画当前的形势。后比喻从旁为人出主意,计划事情。
出处 《史记留侯世家》:“请借前箸以筹之。”此切吴任国民党19兵团少将高参之职。  
[达罗荡寇]指远征军新编第1军率部在缅北达罗镇歼灭日18师团,该师团被称为''从林之王''乃日军之王牌师团,其臭名昭著,是''南京大屠杀''的主凶之一。
[远志]中药名,此切吴行中之名。[当归]亦中药名,此切吴获特赦平反之事。
 楼主| 发表于 2017-8-16 22: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缅北荡寇
1943年10月,为配合中国战场及太平洋地区的战争形势,重新打开中印交通线,中国驻印军总指挥史迪威将军制定了一个反攻缅北的作战计划,代号为“人猿泰山”。计划从印缅边境小镇利多出发,跨过印缅边境,首先占领新平洋等塔奈河以东地区,建立进攻出发阵地和后勤供应基地;而后翻越野人山,以强大的火力和包抄迂回战术,突破胡康河谷和孟拱河谷,夺占缅北要地密支那,最终连通云南境内的滇缅公路。 担任主攻任务的是郑洞国指挥的中国驻印军新1军,下辖孙立人指挥的新38师和廖耀湘指挥的新22师,兵力近3.5万人。
而当面之敌正是是田中新一中将指挥的日军第18师团,下辖第114、55、56联队,共有兵力3.2万人。该师团是日军的一支王牌部队,兵员来自九州岛的产业工人,以凶顽闻名,参加过进攻上海和南京的作战,是制造南京大屠杀的元凶之一。它在新加坡曾以3万多人迫使8万多英军缴械投降,后投入缅甸作战,有“丛林作战之王”的称谓。
1943年10月20日上午11时,前哨战在新平洋以西无名高地打响。新38师搜索连在行进途中与日军的一个大队遭遇。双方立即抢占有利地形,并几乎同时向对方开火。按照以往的经验,日军一个大队(营)的战斗力相当于或超过中国军的一个师。此次战斗一开始,日军根本不把区区一连的中国士兵放在眼里,立即向中国军占据的无名高地发起冲锋。搜索连是新编第38师的开路先锋,全连兵员300余人,配备迫击炮12门,反坦克炮3门,轻重机枪25挺。士兵清一色“M4汤姆式”冲锋枪。战斗一打响,该连即沉着应战,将敌人放入射程内,充分发挥火力优势予以杀伤。当日本兵端着三八大盖气势汹汹扑上来的时侯,骤然间冰雹般的迫击炮弹便劈头盖脸地砸下来,暴雨般的机枪子弹构成一道密不透风的火墙,把气焰嚣张的日本兵打得晕头转向,一片片、一行行像割禾一样纷纷栽倒在地上。轮到中国军反冲了,只见头戴钢盔的中国士兵更是个个争先,勇不可挡。他们充分发挥自动武器近战的长处,把手持老式步枪的日本人打得血肉横飞,浑身都是窟窿。下午,另一连的中国士兵及时赶到,两路一齐夹击,日军丢下200多具尸体,仓惶而逃。前哨战初战告捷,中国驻印军首创对日军以少胜多的战绩。
1944年1月,日军第55、56联队退守胡康河谷内的达罗至太白加一线。新编第1军兵分两路向南进击。左路为孙立人指挥的新编第38师,从于邦地区出发,向太白加攻击;右路为廖耀湘指挥的新编第22师,从新平洋出发,向达罗攻击。到了1月中旬,左路的新38师已夺占日军各外围阵地,开始攻击太白加的前沿。右路的新22师也渡过了塔奈河,进至达罗北面附近的百贼河。
1月28日晨拂晓,从新平洋起飞的美军飞机开始对达罗日军阵地实施猛烈轰炸。8时左右,新22师战车营的坦克纵队出现了,钢铁洪流就像一把尖刀插进敌人阵地,撕裂敌人的防线,然后掩护步兵反复砍杀,并不失时机向纵深突进。这是中国抗战史上第一场由中国人操纵的向日本人进攻的机械化战争,现代化优势在中国人一边。坦克手们驱使着铁甲战车,猛烈地扫荡敌人的阵地和步兵,驱逐他们,追逐和碾压他们,把他们打得失魂落魄。中国步兵紧跟在坦克后面,利用钢铁屏障的掩护,肃清各个死角,占领敌人工事和阵地。1月31日,一队坦克冒着敌人炮火快速冲进了达罗镇,钢铁履带反复碾压着设在小镇上的日军第18师团司令部,将日军师团参谋长濑尾少将及数十名军官碾成了肉泥。虽然师团长田中新一逃出了该镇,但师团关防大印却落在了中国士兵手中,因此达罗之战就成为日军第18师团战史上的奇耻大辱。
 楼主| 发表于 2017-8-16 22: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芒友会师
中国驻印军攻克密支那后,部队乘雨季进行休整扩编,新1军扩编成两个军,即孙立人指挥的新1军和廖耀湘指挥的6军。新1军下辖李鸿新38师、唐守治新30师;新6军下辖李涛新22师、龙天武新14师和潘裕昆第50师。
1944年10月,雨季将尽。中国驻印军由密**、孟拱分两路强渡伊洛瓦底江,展开反攻缅北的第二期战斗。孙立人率新1军为东路,沿密支向南八莫进攻;廖耀湘率新6军为西路,由孟拱直取史维古、围攻滇、缅、泰边区日军,继而向东发展,协同新1军合围八莫之敌。
11月,日军大举进犯国内独山,贵阳告急,新6军奉令空运回国驰援,留下第50师编入新1军。同月上旬,新38师完成对八莫日军第2师团约1个联队的包围,经过1个多月攻坚战,于12月15日攻克日军号称至少能坚守3个月的八莫要塞,击毙敌守城司令原三好大佐以下5000余人。  
在新38师攻占八莫的同时,新30师绕过八莫对南坎发动攻势,于11月15日夺取南坎西北之南开。12月3日,新30师前锋第90团与北上增援八莫的日军遭遇,日军集中2个多联队的兵力强攻90团防守的高地,一天之内连续冲锋15次,却始终不能越雷池一步,90团乘势反击,日军丢下1263具尸体和大量枪炮辎重狼狈溃逃。1945年1月7日,新1军完成对南坎包围。新38师和新30师以迂回奇袭的战术,南北夹击,于1月15日突入南坎市区,全部占领南坎,毙日军1700多人。与此同时,第50师也肃清了瑞丽江岸之敌,这样整个南坎地区为新1军占领。
中国驻印军占领南坎后,芒友便成为中印公路唯一被敌人盘踞的据点。两年前从缅甸撤退到云南的中国远征军,重新建成了滇西远征军,与驻印军同时反攻缅北,实行东西夹击,会攻芒友。据守芒友的日军,除第56师团外,还有第2师团的16联队、29联队和第33师团师团的119联队。他们采用交互支援,逐次抵抗的部署,迟滞驻印军和滇西远征军的会攻。
1945年1月16日,新38师主力沿芒友公路进击,新30主力围攻老龙山地区之敌。1月21日,新38师先后占领开阳、曼伟因、苗西等芒友外围据点,并与滇西远征军第53军第116师取得联系,联合发起攻击,于27日攻破芒友,滇缅公路就此全部打通。同时,新30师攻取老龙山。2月8日,新38师进占南巴卡。新1军继续猛进,经过20多天的战斗,先后攻克弄树、般尼、河劳、桃笑、贵街、芒利等地。3月8日,新30师和新38师合力攻占腊戍。3月23日,第50师占领南图。24日,新38师与第50师会师细胞。27日,新30师攻克猛岩。至此,缅北会战胜利结束。中国驻印军完成了消灭缅北日军,打通中印公路的历史使命。
在历时两年的缅北会战中,中国驻印军全歼日军第18、第56师团,重创日军第53师团、第2师团、第33师团和第49师团,共击毙日军3.3万余人,伤日军7.5万余人,俘虏323人。缴获大炮186门,战车67辆和汽车552辆。中国驻印军伤亡1.7万人。
 楼主| 发表于 2017-8-16 22: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抚顺改造
抚顺战犯管理所对战犯家属探访持支持态度,把他们当成亲人接待,允许他们同战犯见面,有些战犯家属还应被邀给战犯们作报告。
1974年夏秋之际,战犯吴行中的老伴也给战犯们作了一场报告。吴行中原是国民党少将级军官,曾在北平军调部长春分部工作。他的老伴是贵阳的一个医务工作者。抚顺战犯管理所安排她在所里住了3天,让吴行中与老伴有充分的时间交谈、交流。还召开大会,请她向战犯介绍了吴行中被关押后人民政府不岐视,家庭生活很幸福的情况。吴行中老伴所作的报告,对战犯触动很大。
发表于 2019-11-7 10: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代名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11 22: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抗日战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11 22: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战争很无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天天对联论坛 ( 粤ICP备2021074624号 )

GMT+8, 2024-6-2 16:28 , Processed in 0.14771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关注中国对联网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