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对联论坛

查看: 5614|回复: 5

[选修七] 《论无情对借对的密度与深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7 09: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  

      1、选修内容是讲义的有力补充;
  2、选修带有探讨性,观点有的属一家之言。倡导学员独立思考,以探讨的思维进行学习。可在《答疑处》发表个人观点;
  3、选修内容不布置作业,但要求阅读后签名。
邀请你加入群聊【每日一对】(277人)
欢迎大家加入微信交流群,添加我的微信:muhappylife 或 扫码加我,我将大家拉入到群里。添加时请注明:中国对联
 楼主| 发表于 2013-5-7 09: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阵风吹过 于 2013-5-7 09:23 编辑

 论无情对借对的密度与深度


  借对,本是对联应对的变通之法,即当不能保证词工时,姑且保证字工。最终,它成为了无情对的逻辑原点。
  近日,在就《无情对论》书稿请教余德泉教授时,先生强调,关于“借对”要有独立的篇章,要突出无情对“密集运用借对手法”的特点。的确,较为深入地探究无情对借对的密度与深度问题,有利于提升作者和读者对无情对作品的价值判断。

一、借对的密度问题  

借对最初偶尔出现在诗歌和对联中,诗圣杜甫就是善用借对的大师。有清一代的对联,借对出现频率最为显著,《清联三百副》中约有10%有借对手法出现。但出现的密度都很小,一般都只有1处借对。
  无情对就是在此基础上,依靠密集的运用借对手法,把词、句的不对称放大到极致,从而求得强烈的艺术夸张效果。所以,在句子流畅自然的基础上,无情对的“借对密度”是越大越好。

(一)史上经典无情借对密度的统计分析

  笔者对史上广为传播的20副经典无情作品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
  借对密度为100%的和密度未达100%的,各占一半,即各10副;
  借对密度未达100%的10副作品中,有2副密度明显低于50%,另8副则达到或超过50%
  分析显示,前人在创作无情对时,对借对密度是有强烈追求的。为了保证句子成立,流畅自然,也适当采取了“直对”作为融合剂。
  追求借对密度100%,不强求100%,是无情对创作的科学态度。
  密度为0%,就不是无情对。
  当密度低于50%时,词、句的不对称就不够突出,上下句必须依靠主题明显不相关,或意境明显不相融,来突出其“不对称”特点。
  当密度大于50%时,词、句的不对称已够突出,已具备鲜明的无情对特点。主题相关,意境相融不但不损无情味,反而更彰显无情对在对联大雅之堂的一席之地。

(二)追求借对密度的途径与方法

  尽力将出句中所有的“词”实现借对,且保证句子质量,看似原理简单,要真正实现,很多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还未被联作者掌握。这里试归纳、推荐如下:

  1、善用“下转”手法实现借对   

       顾名思义,所谓“下转”,让对句中的字词实现借对。例:

  树已千寻休纵斧
  果然一点不相干

  “果/树”就是下转

  统计表明,前人使用最多的就是“下转”,但还远未达到善用的境界。因为,前人创作,往往只从非常丰富的“矿藏”中,拾取了一点点。

  善用“下转”,就是要善于充分利用“多义资源”。

  一个汉字通常有N个明显不同的含义。在具体的句子中,它通常只以某一个含义存在。剩余的“N-1”个含义,就是可以利用的资源。怎么加以利用呢?

  A、要善于判断哪些字只宜用“下转”来实现借对

  一个出句,大部分汉字有多个明显不同的含义,但也有少量只有1个含义。如果要实现借对密度100%,这样的字只能运用“下转”手法。举个极端的例子:

  出句:登山

  分析:“登”和“山”常见只有一个含义,无法实现“甲义——乙义”。这样的字,只能运用“下转”手法来实现借对。
  所以,看到一个句子,要能判断哪些字属于这种情况,以便采取正确方法。
  当然,其他有多个明显不同含义的字,更能采取“下转”手法。

  B、对句时,要善于选择“多义”的字来构思

  要实现“下转”,选择用什么字来对仗,有诀窍。要选择有多个明显不同含义的字。

  出句:登山
分析:
  “登”可以对——上、越、跳、落、挺、进、辞、回…
  “山”可以对——海、水、道、塞、岸、土、石、野…

  如果选择“跳”“进”“海”“水”等只有一个含义的字(姑且不考虑“海”“水”的形容词义),那就无法实现“甲义——乙义”(当然,靠别的字借对,它们还可能以词的借对形式出现在对句中)。

  而选择其它有多个明显不同含义的字,则可以做文章,实现下转。如:

  登山=
  挺土
  撒野

  大家试想,一个字能应对的小类工对的汉字本来就不少,而大部分汉字有多个明显不同的含义,这“多义”资源有多大?掌握规律,要实现“下转”岂不是轻而易举?

  2、要善用“上转”和“双转”手法实现借对

  “上转”与“下转”相反,即让出句中的字词实现借对。
  “双转”就是让出、对句中的字词同时实现借对。双转=上转+下转。
  任何一个出句中,通常其绝大部分汉字有多个明显不同含义。这就是“上转”和“双转”资源,如善加利用,则借对更无难事。
  由于出句你不能变更它,如何在对句时利用好出句中的“多义资源”,要多转一个弯,所以,统计表明,前人采取这些手法的几率要小得多。下转:上转:双转大约为20:10:1。根据数学的概率计算,前两种应该是1:1才对,后一种比例应该更高才对。其实,其原理也很简单,试归纳、展示如下:

  出句:花落
分析:
  “花”的含义为“植物器官”。根据这个含义,按照普通对联的思维,我们会选择:

  花=叶、果、干、实、风、雪、月…

  如果选择这些字,就只可能实现“下转”,不可能实现“上转”和“双转”
  刚才说了,“上转”和“双转”,就是要利用出句中汉字的“多义资源”

分析:
  “花”还有“混杂的”等形容词义和“用(金钱等)”动词含义,可以利用来做文章。这些含义所对应的可应对的汉字为:

  花=白、彩、绿、杂、俏、老;用、耗、费、赚…

  说来也很简单。只要选择采用这些字,合理安排到句子中,肯定会成功实现借对。至于什么情况下“上转”,什么情况下“双转”,后面论述“借对深度”时,将有分析。

  3、善用“异步”手法实现借对

  不考虑上下句意节的对称,故意拆、合出句中的词,把“词的组合”看成一个单位,来借对一个字数相等的专用词,就是“异步”手法。
  如,张之洞把“树/已”组合看成一个单位,应对一个词“果然”,就是轻微的“异步”,我们把它表示为“11”—“2”;
  “鸿/印/雪”被前人当成一个组合,应对两江总督的名字“鹿传霖”,这是“111”—“3”;
  “鸡冠花/未/放”对以“狗/尾/叶/先生”,则是一个组合对另一个组合。这是“311”—“1112”
  以上组合中的词,同时实现了借对。
  实践中,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组合,把它看成一个完整的词,运用上面所示范的“下转”“上转”“双转”手法和思维方式去推敲,很可能找到理想的对仗,同时,还可以使“异步的词”中的汉字叠加借对手法,强化无情效果。如

  举国/关心/高考/热
  张家口/眼下/严寒

  诗坛/何/事/售/酸/酒
  印第安人/用/美金

  以上方法,可利用资源非常丰富,选择余地非常大,善加运用,通常一个二言的词或组合,应对20个以上理想借对对仗,是不成问题的。这样,追求借对密度100%,就不是难事了。有了十八般武艺,实践中,避免作品出现“凑痕”“斧凿”也就容易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5-7 09: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阵风吹过 于 2013-5-7 09:25 编辑

二、借对的深度问题

  人们常说,无情对的无情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是夸大了汉语言的模糊性,强化了“不可知论”。无情味,可以由借对深度去感知。无情创作,可以有效地追求借对深度。

  无情对的特征,是实现了明显的对称与明显的不对称的和谐统一。“明显的不对称”,主要由密集的借对来实现。主题、意境的风马牛,对“明显的不对称”起重要的辅助作用。

  同样是密集的借对,有些作品“明显的不对称”特征突出,有些则一般。这就是借对深度的差别。哪些借对形式有深度些呢?如何追求深度呢?试论述于后。

(一)跨度决定深度

  1、“虚实之跨”深度指数5

  大家知道,古人对类,把词分成虚词和实词两大阵营。这是词与词之间最大的鸿沟。如果能运用借对手法,使“甲义—乙义”实现“由虚到实”,或“由实到虚”的大跨越,则带给读者的审美冲击最强烈。我把它定为最高深度指数——5。

  汉字中,有一批字既扮演着虚词的角色,又扮演着实词的角色。这是无情对爱好者应重点关注的“字群”。下面列举比较典型的:

  何、所、因、于、则、耳、尔、夫、胡…

  应对时,要注意出句中是否有这种虚实两义的字存在,并分析它是以实义存在,还是以虚义存在,借对时,首选“虚实之跨”。如

  皓月一盘耳
  红星二锅头

  “耳”实现了由虚到实的大跨越,故令人叫绝。

  2、“词性之跨”深度指数3-4

  这里的“词性之跨”是指“虚实之跨”以外的词性间的跨越。如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之间的跨越。

  由于在转义的同时,词性也变了。故带给读者的审美冲击也很强烈。所以,一般深度指数有3-4

  陈水扁
  卖汤圆

  “陈”是名词到动词之跨

  固守一方净土
  气来打扁洋人

  “方”是量词到形容词之跨

  3、“无有之跨”深度指数3-4

  有很多外来词、音译词及一些姓名的“名”中,每个汉字的具体含义无法确定。我们可以认为该字无实际含义(或N个固有含义都具备),即:甲义=无具体含义。一旦借对成功,则在审美错觉上被赋予了具体的“工对义”。这种从“无”到“有”的反差,带给读者的感觉也强烈,故深度指数可达3-4。例:

  人生欲望多
  马克思名大

  “马克思”中的3字,都被错觉为具体的含义了。不对称效果突出。

  4、“步子之乱”深度指数3-4

  前面介绍的异步,把句子弄得错落了,词与词明显不对位了,视觉冲击就比较强烈。再加上很多异步手法还叠加了借对,深度就更明显了。所以,除了“碎步”,一般的异步深度指数可达到3-4。见前面的例子。

  5、“含义之跨”深度指数1-3

  借对的时候,不改变词性,也不异步,即名词转义为名词,动词转义为动词,形容词转义为形容词。指数的深浅由含义之间的差别决定。含义越明显不同,读者越能感受到。如

  羊肠小道
  驼背老僧

  “道”是名词转义为名词。由于“道路”与“道士”区别非常明显,故指数可达3

  温文尔雅受人敬 [犀城人家]
  尚武之风遍地吹 [丑时]

  “吹”是动词转义为动词。由于“吹拂”与“吹捧”的差别也较明显,故指数可达1-2

  绿是春封面
  黑如周扒皮 [醉猫]

  “黑”是形容词转义为形容词,由于“狠、毒”与“黑色”的差别也较明显,故指数可达1-2

  以上是分区域、分类的归纳与分析,结论是针对整体特点而下的。主要目的是提示一个取向。具体的实例的比较,不能绝对化。

  另外,指数的叠加,也不是简单的数学加法。一般来说,高“深度指数”的借对密集到一副作品中,整个深度指数肯定要高些。但是,有些低指数的密集借对作品,由于词与词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修辞的作用,整句体现出来的“不对称感”也非常明显。

  这也正是汉语的魅力所在。既有规律可循,又不是做数学题。

(二)手法增加深度

  无情对创作时,选择更有力度的手法或叠加手法,可以增加借对深度。

  1、“上转”增加“借对深度”1个指数

  出句:花落

  前面论到了,应对“花”,不选择与其甲义“植物器官”能直对的汉字“叶、果、干、实、风、雪、月…”,而选择与“非甲义”能直对的汉字“白、彩、绿、杂、俏、老;用、耗、费、赚…”合理安排到对句中,就肯定实现“上转”或“双转”。

  由于选择的这些字,与普通对联的应对选字思维相左,一旦成立,带给读者的“不对称感觉”要增加一分,故借对深度指数可+1。

  如何实现“上转”呢?很简单。

  当你选择某一个字,如“白”“费”,脑海里也要清楚它有几个明显不同的含义:

  白:a白色;b说;c明白;d白族

  费:e用(金钱等);f钱、款;g姓氏

  “白”之所以能与“花”相对,是因为含义a与“花”的含义“混杂的”能直对;

  “费”之所以能与“花”相对,是因为含义e与“花”的含义“用(金钱等)”能直对;

  只要把“白”“费”的含义a和e沉淀到对句中,就实现上转。如:

  出句:花落
  对句:白宫

  “花”由“植物器官”——“混杂的”

  2、“双转”增加“借对深度”2个指数

  双转=上转+下转。双重借对,带给读者的感觉更加突兀,故借对深度指数可+2。

  出句:花落

  按照“上转”的思路,再进一步考虑。还是选择“白”“费”等字举例:

  白:a白色;b说;c明白;d白族

  费:e用(金钱等);f钱、款;g姓氏

  原理也很简单,只要在应对时,避免将“白”“费”的含义沉淀为a和e,而是沉淀为b、c、d、f、g,就肯定实现“双转”。如

  出句:花落
  对句:费翔

  “花”由“植物器官”——“用(金钱等)”

  “费”由“姓氏”——“用(金钱等)”

  3、“异步”叠加“借对”增加相应深度指数

  叠加的手法不同,跨越的幅度不同,增加的指数也不同。

  三径渐荒鸿印雪
  ####鹿传霖

  “鹿”是名词——名词的借对,整个词借对,同时异步。不对称特色就突出了。

  总而言之,借对密度的大与小,深度指数的高与低,与作品的优劣,并不呈完全的正比例关系。追求借对密度与深度,能有效强化作品的“不对称”特征,却是无疑的。本文所揭示的规律、方向和方法,希望能对联友创作无情对有借鉴作用,同时,希望能帮助您在普通对联的创作中,将借对手法运用得更自如,更精当,使作品更灵动,更潇洒。

发表于 2013-5-7 19: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善用“下转”,就是要善于充分利用“多义资源”。
还得多练
发表于 2013-5-8 09:46:4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学习!
发表于 2013-5-9 23: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学习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天天对联论坛 ( 粤ICP备2021074624号 )

GMT+8, 2024-12-12 04:15 , Processed in 0.05166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关注中国对联网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