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对联论坛

查看: 5752|回复: 1

[阅读] 浅论无情宽对之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7 09:3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浅论无情宽对之妙



  看到这个题目,有人会问:总是强调无情对要“小类工对”,为什么会抛出“宽对之妙”这个话题呢?

  以前人们对无情对,重心放在句子的自然流畅合逻辑方面,认为做到这一点已经很不容易了。其实,稍加思索,就知道“自然流畅合逻辑”只是句子成立的基本条件。无情句,离开无情也应是好句。在解决无情创作的核心技术问题——手法的丰富后,用词是否考究、角度是否新颖、观点是否独特、意境是否相谐,也应是无情对创作之追求。

  本文主要讨论“用词考究”的问题。“用词考究”,不是指单纯强调“小类工对”方面,而主要是指“基于整个句子考虑而炼字”。“炼字”的结果,可能选择不是最佳的“小类之字”,而能使句子增色。这种情况下,字的需要,服从于句的需要,故曰“宽对之妙”。
  
  普通对联的宽对
  
  普通对联的优秀作品,是“明显的对称与微弱的不对称的和谐统一体”。“微弱的不对称”,不是缺陷,不是遗憾,而是对联灵动有韵味的精妙之源。之前,很多有识之士对此有主动、积极的认识。比如,经常有人强调“在一定条件下,宽对比工对好”。于是,“宽对”成为了术语,成为了学问。所以,实用对联中,采用宽对较多,而狭对则往往因为对仗的要求太严,束缚了人们的思维,有时有因文害意之嫌。

  宽对一般只要句型相同、词的词性相同,即可构成对仗。一般以名词对名词、以形容词对形容词便可以。如黄鲁直《答龙门秀才见寄》诗第二联:

  明月清风非俗物
  轻裘肥马谢儿曹

  无情对的宽对
  
  无情对的宽对,与普通对联的宽对相比,道理相通,但取向上有很大差别,实际应用几乎不是一回事。

  无情对的工致,是其审美的基石。字字玉工,从工致方面来说,当然是最理想的。但无情创作在追求工致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字工与句佳”的矛盾,很多时候,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必须作“舍鱼而取熊掌”的选择。“字工”服从于“句佳”,可以作适度的让步。这,是无情宽对产生的前提。

  无情对的“宽对”,有以下特点:

  1、严格控制范围。即在工致度较高的字中作选择,轻易不突破“石工”的底线。

  2、退让是轻微的。有时,可能是在“玉工”字中选择“较大的小类”或“略逊一点的字”或“稍偏一点的字”;有时,可能是从“玉工”让到“石工”,少量让到“瓦工”。

  3、补偿是丰厚的。退让使句子在质量方面有明显的提升。如:为不对称做出突出贡献;使句子更有特色。
  
  无情对选择的宽对,可能比普通对联的严对还要工。
  
  无情宽对之妙分析

  试分析数例,简要说明无情宽对之妙。

  树已千寻休纵斧 [未知]
  果然一点不相干 [张之洞]

  此作,与“树”小类工对的字本来就不多,选择非常鲜明的“大小类”相对,不失为好选择。关键是“果然”对“树/已”,不对称特点突出。整句还能很好地表达弦外之音。故石工不影响其完美。

  问道求经 [简直]
  哈佛学历 [纪晋唐]

  与“问”小类工对的字很多“回”“答”“说”等为首选。“哈”虽然也是用嘴巴发声,往往不以完整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意思,故在“玉工”与“石工”之间摇摆。但是,用在这里,一方面,“哈佛”是外来词,“义类”反差大,不对称效果好,另一方面,“哈”字对人物刻画更形象,更具画面感,反而多了一分韵味。故而,恰恰是因为这个字,令人叫绝。

   一地金黄叶 [一元户]
  拾得水皂荚 [田园微风]

  句中,“皂/黄”“荚/叶”均“玉工”无误。但是,同“绿”“紫”;“花”“根”等字相比,“皂、荚”显然不在人们普遍的认知范畴,在感觉上似乎不是首选一批之内。或者说,它们属于略偏,但又无可非议的一类。正是这样的感觉上的“宽对”的选择,反而使句子不落俗套,别具一格,多了些清新的气息。
  
  所以,无情对仗,可以在一定的“工致度波动范围”内做选择,进行敲字、炼字。

  不审势则宽严皆误,治联也当如此,治无情对更如此。

邀请你加入群聊【每日一对】(277人)
欢迎大家加入微信交流群,添加我的微信:muhappylife 或 扫码加我,我将大家拉入到群里。添加时请注明:中国对联
发表于 2013-5-8 09:47:0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学习更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天天对联论坛 ( 粤ICP备2021074624号 )

GMT+8, 2024-12-12 04:55 , Processed in 0.04556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关注中国对联网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