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对联论坛

楼主: 上书房传媒

【有凤求凰】佳联欣赏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5-5 10:3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上书房传媒 于 2014-5-5 10:37 编辑

上联:漫卷诗书出画境【诗剑江湖】(今)
下联:轻敲山水入心门【一键清心】
邀请你加入群聊【每日一对】(277人)
欢迎大家加入微信交流群,添加我的微信:muhappylife 或 扫码加我,我将大家拉入到群里。添加时请注明:中国对联
发表于 2014-5-11 14: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联  更欣赏文武的赏析 赏心悦目且受益匪浅
发表于 2014-5-12 11:2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文武 于 2014-5-12 11:29 编辑

出句:妙笔生花香满案【胡杨乱羽】
对句:近楼得月酒盈樽【悟能】

      出句:妙笔生花香满案。
      妙笔生花是一个很有名的典故:唐•冯贽《云仙杂记》卷十:“李太白少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从此,后人便用此典来形容一个人的文采。但这里的妙笔生花是“实写”,让人觉得就是在比喻一个人的画技高明,而“香满案”是一个陡转,一下子使整个联句的境界顿开。妙笔生花和香满案,如果分开看都很平常,正是因为两个看似平常的意象被作者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整个联句便有了一种惊艳。妙笔生花从理论上讲,顶多也就是比喻一个人画花画得好,但好到什么程度,有时候用长篇大论也未必能说得清楚,但此处只用“香满案”三字,就把这幅画那种呼之欲出的神韵给勾勒了出来。香是用嗅觉才能感受得到的,但此处的香满案,是受视觉的影响才有的效果。这种神奇的效果一是源于画画得好,二就是艺术创作中所说的视听通感。明朝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雨,未尝有香也,而李贺诗‘衣微香雨青氛氲’,元微之诗‘雨香云淡觉微和’;云,未尝有香,而卢象诗云‘云气香流水’。”杨慎对这种无香用香来形容的现象,没有解释。“感通说”是西方象征诗人提出的。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说:“一部分象征诗人有‘着色的听觉’一种心理变态,听到声音,就见到颜色。他们根据这种现象发挥为‘感通说’,以为自然界现象如声色嗅味触觉等所接触的在表面上虽似各不相谋,其实是遥相呼应,可相感通的,互相象征的。所以许多意象可以借声音唤起来。”在宋朝,有一次画院招考。考试是命题作画,题目是一句古诗:“踏花归去马蹄香”。有考生的认为诗句的重点在“踏花”二字。于是就画了一些花瓣,让一青年骑着马在花瓣上行走。 有的觉得重点是在“马”上。踏花也好,归去也好,马蹄也好,都离不开“马”。于是就精心地画了一青年骑在一匹骏马上从花丛中疾驰。 也有的人琢磨“马蹄”应是重点,因此在画纸上突出那腾空的马蹄,并在“马蹄”旁画着纷飞的花瓣。他想花瓣都被扬了起来,马蹄还不会“香”么! 众多的应考者中,只有一位画得很特别。他的画卷上根本没画花瓣。他画的是:夕阳西下之时,一位英俊少年骑在一匹骏马上。马在奔腾着,马蹄高高扬起,一些蝴蝶飞舞在马蹄的周围。也就是这张画被考官评为最佳。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相生,视听通感,才是高境界的艺术修为。此上联就是“妙笔生花”最好的佐证。

      对句:近楼得月酒盈樽。
      宋•俞文豹《清夜录》:“范文正公镇钱塘,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见录,乃献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近楼得月”便化自此典故。“近水楼台”略带贬义,但作者化用这个典故,是为了营造一种典型的也是一种温馨的艺术氛围,近似于艺术中的去芜存菁。因为“酒盈樽”就是在注解“近楼得月”的目的,这种化用和注解既有它的合理性,也有它的观赏性。“良宵花解语,静夜酒盈樽”,花者美人也,有美人有美酒,此乃良宵,岂能不令人“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正所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固然眼前的生活处境十分简陋,但远离了一种喧嚣,“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回归自然,不再心为形役,又有酒盈樽,夫复何求。曹操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也是在月圆之夜慷慨而歌的。“近楼得月”只是借用一种词汇或者说意象,来寓意一种好心情,而“酒盈樽”就是在为这种心情推波助澜。作者蓄意谋划的这种好心情是如何来的,作者没有说,当然也不用说,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好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种好心情大家都曾有过,只不过没有这个“近水楼前”的好机会罢了,所以读着这样的联句,总会让人情不自禁地在心中荡漾起一点小涟漪。虽然作者是在化用前人的诗句来进行艺术创作,但因为用得好,构思的也巧妙,而且在意境的营造上,和读者起到了心灵“共鸣”的艺术效果,所以说是技高一筹。
发表于 2014-5-13 20:51:28 | 显示全部楼层
俊赏文武兄精彩的赏析,是咱论坛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点评

谢盗帅兄的欣赏和支持。我不过是为我们的论坛,尽一点力所能及的绵薄之力。赏析文字中若有错漏或不尽意处还望盗帅兄和各位师友见谅。  发表于 2014-5-20 17:43
发表于 2014-5-20 17: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文武 于 2014-5-20 18:00 编辑

上联:春雨唤桃轻吐绿【清水河畔】
下联:东风弄柳乱飞白【一剑】(今)

      上联:春雨唤桃轻吐绿。
      古诗词中有关桃花的描写可以说是连篇累牍,不胜枚举。如“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流水无限是侬愁”(刘禹锡)。“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唐寅)。作为一个七字联句,如何能够摆脱前人诗句的影响,在不落窠臼而又要惜墨如金的语境下达到一定的艺术高度,的确需要有网罗天地之秀,走笔成章之才的大手笔。因为作者首先要对前人的诗句熟稔于心,然后整合自己的创作意识,激发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才有利于思路纵横,左右逢源,正如郑板桥的两句诗“十分学力要抛三,各有灵苗各自探”,才有可能胸有成竹地“下笔如有神”。春雨唤桃轻吐绿,“春雨”是平常物,“唤桃“二字是起势,“轻吐绿”收尾,也完成了联句意境所赋予文字的使命,干干净净,犹如蜻蜓点水般飘逸而洒脱。有关春雨桃花的诗句前人早已写滥,要想有所创新,必须另辟蹊径,也正是“文从曲径通幽处”的一种需要。一般情况下我们见到的桃花大都是烂漫中的灼灼如火,没有谁会在意,或者说没有谁会注意到早春的桃树,那刚刚鼓起来一点点的芽苞是什么颜色,而此联句谨用三个字“轻吐绿”,就把这种景象一览无余地展现了出来。尤其是一个“轻”字,可以说是“妙手偶得之”,,把一种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早春景象轻轻一点,便纤毫毕现,令人叹为观止。别人都在写桃花的艳丽,而作者偏偏写花苞的萌芽,看似轻描淡写,其实是“力透纸背”。 俞陛云在《诗境浅说》中评李山甫诗句“‘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此二句以轻活之笔,写眼前之景,全以不著力处见工。宋人集中,每有此派。在骈文中,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其意境相似。”“不著力处见工”,恰也是对此联句最好的诠释,和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下联:东风弄柳乱飞白。
    从古诗词还有联句中,一般情况下我们见到的有关柳絮的描写都比较直接。如韩愈“浮云柳絮无根蒂”,张孝祥“漠漠春阴缠柳絮”,苏轼“翠袖倚风萦柳絮”,欧阳修“长堤柳絮飞来往”,如联句“柳絮含春风窃色”(悟能)。这都是从各种角度,同时也是作者本人在写作时情感所寄于柳絮的一种诉求。虽然都是在“柳絮”二字上做文章,因为所诉求的情感不一样,自然给人们所造成的欣赏心理也不一样。但鉴于大家都在“柳絮”二字上做文章,自然就很难有所创新和超越。“东风弄柳”本是寻常事,也是寻常句,但“乱飞白”的巧妙比喻,使整个对句的意境一下子宕开了。这其实也是在一种“炼字”的功力下,所显现的艺术魅力。书法艺术中有“飞白体”, 相传是书法家蔡邕受了修鸿都门的工匠用帚子蘸白粉刷字的启发而创造的。北宋黄伯思说:"取其发丝的笔迹谓之白,其势若飞举者谓之飞。"今人把书画的干枯笔触部分也泛称飞白。同时可利用"飞白"使书写显现苍劲浑朴的艺术效果,使作品增加情趣,丰富画面的视觉效果。当然书法的功力在"飞白"中也能充分体现出来。由此可知,用“乱飞白”来比喻柳絮,说明作者在书法艺术领域也有一定的造诣。用一种书体“飞白”来形容一种自然景象,不仅形象生动,而又令人耳目一新。上下联的意境不仅别有洞天,也堪称是珠联璧合。赵浩如在《历代楹联选注》一书中对山东济南趵突泉联“画阁镜中,看幻作神仙福地;飞泉云外,听写成山水清音。”的评价是“此联不粘滞泥古,写得较为蕴籍潇洒。”窃以为“东风弄柳乱飞白”,作如此评价也是恰如其分的。
发表于 2014-8-10 14:32:28 | 显示全部楼层
赏心悦目,问好文武老师
发表于 2015-3-30 15:4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文武 发表于 2013-12-2 23:37
上联:无弦新月惊山鸟【太行追月】
下联:入室清风盗酒香【文心雕草】

文武老师太有才了 不得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天天对联论坛 ( 粤ICP备2021074624号 )

GMT+8, 2024-4-26 12:46 , Processed in 0.17043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关注中国对联网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