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对联论坛

查看: 5076|回复: 2

【楹联概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4 08: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楹联概论】

文/盗帅留香

诗词对联是国学中不可分割的一支

其涉猎广泛,经史子集,花草树木,日月山河皆可入对

布衣百姓,黄童庶民亦能成联

可谓上的楼阁,下的厅堂,传颂百姓

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实用性很强的传统文学形式。被称为国学中的国粹。
它包罗万象,是诗中诗、词中词、赋中赋、曲中曲、歌中歌,是中华文化中一朵奇葩,是中国传统文学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对联的作用实在是功不可没。

它起源于桃符,发展于晋唐,盛行于明清。
据传,古代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桃树下有神荼(音“图”)、郁垒二神,主管万鬼,如遇作祟的鬼,他们就把它捆起来喂老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中原春节就户悬“桃梗”,又称“桃符”,即在桃木板上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悬挂在门两旁,为驱避鬼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题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有确凿记载的最早的一副春联。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开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是对句和联语的合称,是由两串等长、成文和互相对仗的汉字序列组成的独立文体,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之一。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它萌芽于律诗之前,发展于律诗之后,鼎盛于诗、词日益衰落的清代,至今仍被广泛地使用。
前半部分为上联,又称出句、上比、对头……。后半部分,为下联,又称对句、下比、对尾……。以副来计量,上下联(全联)合称“一副对联”。对联的“言”是以上联(或下联)的字数计算,如“花开富贵;竹报平安”为四言;“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为七言。长句,尤其是长联,一般称字,而不论言,如昆明大观楼长联称百八十字联,而不称九十言联。
多分句组成的两段话中,每一分句的尾字称为“句脚”,最后一个分句的尾字称为“联脚”。每边只有一句的对联,尾字一般称为联脚。

  对联可以不加标点符号,加标点符号时,如单边只有一句,则上联标逗号,下联标句号;多分句时,上联联脚通常标分号。

横批是指挂贴于一副对联上头的横幅,一般指配合春联使用的文字,又称横额。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在张贴、悬挂、雕刻对联时,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此时左右,应以面对对联的人的左右来确定)。

  由一个作者创作的上下联称为“成联”或“自撰联”,或称为“自对联”。两个人或者两人以上共同创作时,先写成的一句称为“出句”,后写成的一句称为“对句”。出句可以是上联,也可以是下联。论坛临屏多用出句,对句,只有悬挂或者张贴是才有上联下联,临屏书上下联还有一层意思已经成联不用在对!(故大凡正规的楹联板块,不标什么什么上联下联原创字样)
自推广白话文以来,对联已趋向低谷。

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络的发展广泛的普及

各地对联爱好者创建的论坛和QQ群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给楹联传承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

普及有利就有弊,对联格式随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不拘一格了

联格除了马蹄韵的正格和变格还有非正统变格什么一字韵,鱼竿韵,扁担韵!笔架韵,平头韵,平尾韵等等,总之在网上看到的五言联变格有近十种

七言联的变格那就更多了,但是走向主流不太可能!笔者也认同!
词性也变得宽远,形容词可对动词
所谓词的性宽远,是在西方语法被引入到中国后,才出现的说法。中国汉语原本对词性的划分就只有虚实两类。
即使按后来对词性的细分结果,实词:名、动、形、数、量、代;虚词:副、介、连、助、叹等,也不适宜割裂词的使用环境来谈词性。
本来,前人只有一个规则,就是平仄“以平对仄,以仄对平”;词性“以虚对虚,以实对实”而已,其他基本上就是后人们的学说。
工对, 宽对,远对,巧对、趣对、借对,白话对,流水对,摘、集句等多种宽泛方式,其韵、律、平、仄、数、字、音、形、意均可不必严格,上下联关系或相近、或相背、或相对、或相反、或相关、或因果、或层进等等,甚至更有毫不相干无情对。重在巧妙、意境!对此笔者不落人后!当然从原始的对对联来讲是要考究的,是用律诗的韵律,也就是马蹄韵的正格和变格!
几百年来,成书的对联集很多,可是书中所收的非正统变格对联毕竟是占极少数,绝大多数还是正格的对联!友人说:名人出律是创新!咱们出律是犯错!认同!变格的泛滥成灾,最终导致:正格+变格=无格。所以,这些变格只能作为我们了解一下偶尔玩玩也就可以了。
我们还是把大部分精力用在正格联律上,提高自己的对联水平。在没有严格规定的命题情况下!是可以自由发挥想象、任意驰骋、天马行空(但要健康向上),毕竟文化需要百家争鸣、互相碰撞才出火花。
不受囿于限制,兼容并储,百花齐放!才能把世界最优秀灿烂的文化发扬光大!
邀请你加入群聊【每日一对】(277人)
欢迎大家加入微信交流群,添加我的微信:muhappylife 或 扫码加我,我将大家拉入到群里。添加时请注明:中国对联
发表于 2014-8-5 10:4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既要遵循正统,又要不拘一格!
发表于 2018-11-15 12: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天天对联论坛 ( 粤ICP备2021074624号 )

GMT+8, 2024-4-25 06:05 , Processed in 0.11679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关注中国对联网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