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对联论坛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文武

《每周一对》第6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19 15:3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微尘之影 于 2018-5-19 20:18 编辑

出句:月移竹影拂琴案  无声自雅【枫叶】
对句:兰坐梅园穿素装  有韵随香 【微尘之影】

邀请你加入群聊【每日一对】(277人)
欢迎大家加入微信交流群,添加我的微信:muhappylife 或 扫码加我,我将大家拉入到群里。添加时请注明:中国对联
发表于 2018-5-19 18: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微尘之影 发表于 2018-5-19 15:39
出句:月移竹影拂琴案 【枫叶】
对句:兰客梅园着粉装 【微尘之影】

版主您答漏后面的字了,全句【月移竹影拂琴案  无声自雅】
发表于 2018-5-19 20: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蓝天闲云 发表于 2018-5-19 18:00
版主您答漏后面的字了,全句【月移竹影拂琴案  无声自雅】

谢谢提醒

出句:月移竹影拂琴案  无声自雅
对句:兰坐梅园穿素装  有韵随香
发表于 2018-5-20 19: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句:月移竹影拂琴案  无声自雅【枫叶】
对句:风舞秋波卷苏堤  有泪轻弹 【清水雪子】
 楼主| 发表于 2018-5-20 23:3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文武 于 2018-5-28 22:40 编辑

      第6期《每周一对》今天结束。多谢各位师友的支持和临帖!下面开始点评:

        出句:月移竹影拂琴案  无声自雅【枫叶】
      对句:风借兰香染画廊  畅笔犹清【骁】
      点评:畅笔,酣畅淋漓的笔墨;犹清,仍然清雅。出句是屋外(琴案也可能就在室内窗下)之静景,对句是廊内之动景。一静一动,一虚一实,相得益彰,渲染出了一副绝美的画面。范晞文说:“虚者枯,实者塞”。所以虚实相生方为妙境。外有清风明月,内有“批风抹月”。室雅兰香,恰好符合一个画家的境况,一种诗意的清幽之景。一个是无声则自雅,一个是有情则自温馨。对句清疏而淡雅。佳对!

      出句:月移竹影拂琴案  无声自雅【枫叶】
      对句:溪浣云裳绕石桥  漫步悠闲【凤村】
      点评:前断句好。漫步对无声略宽。

      出句:月移竹影拂琴案  无声自雅【枫叶】
      对句:风递花香磨砚台  有劲传神【闽生】
      点评:对句的意境虽好,但用字略显生硬。

      出句:月移竹影拂琴案  无声自雅【枫叶】
      对句:风伴梅花斟玉醅  满室生香【中吾】
      点评:酒香浓“满酌香含北砌花, 盈尊色泛南轩竹”,梅香淡“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酒香醉人,梅香怡人。酒香宜俗,梅香宜雅。出句有雅意,对句有俗情,雅俗共赏,不负今朝。有风月,有竹梅,有琴案有美酒,令人有心旷神怡之感。对句疏朗俊逸,别有清涵。佳对!

      出句:月移竹影拂琴案  无声自雅【枫叶】
      对句:云浣泉心上佛台  万境皆禅【春风】
      点评:对句有种“烟笼寒水月笼沙”的缥缈意境,禅者,自然之展示,而其中之奥妙只有慧心者方可意会,却难以言传。前断句是实写,后断句是虚出。不上佛台,万境一样皆有禅意,但有佛台做铺垫,似乎有了种高大上的神秘感,令人有肃然起敬之感。“先后只此灯,任颠倒来去,莫忘初意;顿渐无他说,但坚强清静,总合禅机”(四川新都楹联)。禅机一直都在,你是你我能否参透,这要看个人的修为了。对句实写虚出,兼谈佛性。佳对!

      出句:月移竹影拂琴案  无声自雅【枫叶】
      对句:风赶潮流换日天  运气非凡【可乐】
      点评:对句很特别,也很有趣。出句是以动写静,对句也是以动写静。但一个是在静中有动而另一个是在动中有静。当代画家吴冠中在“说对称”一文中写道“‘对称’被公认为属于美的因素,中国传统艺术中普遍运用对称手法:对联、门神、四大金刚、左青狮右白象……对称之美寓于均衡。但美之均衡往往是一种感觉,艺术作品中的均衡之美其实潜伏于隐秘之中。天平的平衡一目了然,而中国的杆秤,其杆、锤、纽与被称物体间的距离关系错综复杂。天平太简单了,只有杆秤可比喻艺术的均衡感,亦即对称感。画面中左边一大块红色,而右边往往只需在适当距离的位置落下一小点红,感觉就均衡了。两个绝对相似体的对称多半缺乏韵味,因它们各自绝对独立、互相排斥,不容易进入艺术的融洽家庭。”这个对句就像是画面中左边的一大块红色,而出句就是右边适当距离位置下的一点红。属于“形象的对称中含不对称,不对称中潜藏对称”艺术创作中的普遍规律。对句说是运气非凡,其实更应该是大气非凡。这样的对句真是令人眼前一亮,甚感欣慰。对句神韵天成,意趣横生。佳对!

 楼主| 发表于 2018-5-20 23: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句:月移竹影拂琴案  无声自雅【枫叶】
      对句:风住尘香腻琼枝  彼岸观花【清水雪子】
      点评:没看出来前后断句的必然联系。惭愧。
  
      出句:月移竹影拂琴案  无声自雅【枫叶】
      对句:风约梅花润笔端  满纸生香【三余】
      点评:风中飘着梅花的香气穿窗而来,笔走龙蛇中,暗香早已洇透纸张。对句也是雅的一种表现方式,与出句眼相呼应,相得益彰。对句切景着笔,意境清新,是一副佳妙的诗联。佳对!

      出句:月移竹影拂琴案  无声自雅【枫叶】
      对句:泉落波心窥玉盘  有意风流【烟霞】
      点评:对句意境模糊,遣词造句还需要推敲。

      出句:月移竹影拂琴案  无声自雅【枫叶】
      对句:风送书香出杏坛  有意流芳【梦圆】
      点评:对句不仅是雅对,也是工对。而且用典自然:《庄子·渔父篇》载:“孔子游于缁帷(即黑惟,假托为地名)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后断句的有意流芳顺理成章又贴切自然,也是无声自雅的另一种诠释。对句不沾滞泥古,较为蕴藉潇洒。佳对!

      出句:月移竹影拂琴案  无声自雅【枫叶】
      对句:笔点梅花入画屏  不动而馨【方竹】
      点评:就是说虽然梅花是假的但一样温馨或馨香。是在说画家的技艺高超。前断句好,“不动”还可以再推敲。

      出句:月移竹影拂琴案  无声自雅【枫叶】
      对句:雪恨春情远画楼  有意飞花【冬树】
        点评:景隔了。

 楼主| 发表于 2018-5-20 23:3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句:月移竹影拂琴案  无声自雅【枫叶】
      对句:鼎沸茶烟绿绮窗  有凤来仪【一剑】
      点评:“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耒)对句真是好景致,好情怀,与杜耒之诗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绿绮窗相当妙,袅袅茶烟的摇曳貌令人神思飘飞,神采飞扬,怎不相谈甚欢。后断句的“有凤来仪”是神来之笔,不仅阐明了前断句的情景,也把与客人的相聚比喻成美好的有凤来仪,溢美之词虽然溢于言表,但一点都不觉得夸张。美好的夜晚,美好的相聚,真是:心爽天宇豁;情欣理境融(故宫楹联)。对句诗味秾醇,又雅切实景,对仗秀整。佳对!

      出句:月移竹影拂琴案  无声自雅【枫叶】
      对句:笔借花魂落砚台  有意疏狂【水果】
      点评:意境模糊,前后断句没有必然联系。

      出句:月移竹影拂琴案  无声自雅【枫叶】
      对句:风送花香入室窗  有客思乡【闲云】
      点评:前后断句没有必然联系。

      出句:月移竹影拂琴案  无声自雅【枫叶】
      对句:目送光阴漏手头  有感难持【游子】
      点评:对句意境稍宽。

      出句:月移竹影拂琴案  无声自雅【枫叶】
      对句:兰坐梅园穿素装  有韵随香【微尘之影】
      点评:有韵随香,有点牵强。

      出句:月移竹影拂琴案  无声自雅【枫叶】
      对句:风舞秋波卷苏堤  有泪轻弹【清水雪子】
      点评:景隔了。



 楼主| 发表于 2018-5-20 23:4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文武 于 2018-5-21 21:39 编辑

         点评结束。最佳对句如下:


      出句:月移竹影拂琴案  无声自雅【枫叶】
      对句:风赶潮流换日天  运气非凡【可乐】

      出句:月移竹影拂琴案  无声自雅【枫叶】
      对句:风送书香出杏坛  有意流芳【梦圆】

      出句:月移竹影拂琴案  无声自雅【枫叶】
      对句:鼎沸茶烟绿绮窗  有凤来仪【一剑】

      请梦圆、可乐,枫叶师友加我微信Liujianguo199411以便领取红包。其他师友的红包,我会在“明德堂”微信群里发。
   再次感谢各位师友的鼎力支持。顺祝大家:快乐幸福!万事如意!


点评

文武老师辛苦了!红包心领就好,就此谢过!  发表于 2018-5-27 00:27
发表于 2018-5-22 12:27:5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文武老师点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天天对联论坛 ( 粤ICP备2021074624号 )

GMT+8, 2024-3-28 18:22 , Processed in 0.22767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关注中国对联网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