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对联论坛

查看: 12175|回复: 21

出句:带月时闻山鸟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25 15: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出句:带月时闻山鸟语
邀请你加入群聊【每日一对】(277人)
欢迎大家加入微信交流群,添加我的微信:muhappylife 或 扫码加我,我将大家拉入到群里。添加时请注明:中国对联
发表于 2011-4-25 21: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句:带月时闻山鸟语
对句:踏青又醉猎樵歌
发表于 2011-4-25 21: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句:带月时闻山鸟语
对句:兜风又赏女儿歌
发表于 2011-4-25 22: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句:带月时闻山鸟语
对句:披星偶遇昙花香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11:5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痞子leon

谢谢各位对句。此为贾岛《夏夜上谷宿开元寺》中一句,其实沁芳一直不是太明白此句中“带月”作何解?不知哪位联友可以赐教?
发表于 2011-4-26 12: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带月时闻山鸟语
和风处听雨花声
发表于 2011-4-26 14:2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joannzh


    小生认为:应做披星带月解释!夜晚月明之时!
 个人见解!
发表于 2011-4-26 15: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joannzh


    披星戴月   带字或许通假
发表于 2011-4-26 15: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痞子leon


    同感同感!问好!
发表于 2011-4-26 16: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带月  【拼音】dài yuè   【释义】谓披戴月色。   【出处】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示例】明 杨慎 《伯劳吟》:“村妇侵星提瓮汲,山农带月架犂耕。”   【补充】该词为古语,现在已不推荐使用。现用“戴月”

——抄自百度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17: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两位赐教。沁芳原本以为作“披星戴月“讲,可纵观全诗,似乎不像。
诗成一夜月中题,便卧松风到曙鸡。
带月时闻山鸟语,郡城知近武陵溪。
这分明是写得天色将晓时分,并非月明之时。月上中天应在半夜,哪有什么鸟语?而且”曙鸡“已经点明成诗的时间。所以沁芳才有此疑问。查了一下,觉得”带“可能作”携带“讲更加说得通。因这时天色欲曙,携带着微微月色听到林中鸟语,才明白原来郡城离武陵溪不远了。
发表于 2011-4-26 18: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痞子leon 于 2011-4-26 18:39 编辑

痞子谈谈对《夏夜上谷宿开元寺》的理解。
“诗成一夜月中题,便卧松风到曙鸡。带月时闻山鸟语,郡城知近武陵溪。”
大意应当是这样——昨夜整晚作诗,一直到雄鸡破晓方才在阵阵松风中睡去了。晚上时常听见山里鸟儿鸣叫,郡城知道,这里清幽的环境就象是到了武陵溪一样。
句中“郡城”似乎是人名、别号之类的,也有可能是特指某个地界。“武陵溪”就很明显了,应当是比喻,用典应当是出自《桃花源记》,比喻这个地方的环境清幽。

作者 贾岛,素以诗词“清幽”闻名,或许与他作过和尚的身份有关系吧。这首诗既然是写在开元寺,那么也一定是带有清幽的韵味。痞子认为全诗上阙写的是人物活动,下阙写的是风景,并以“武陵溪”做比喻,赞美此处环境高雅清幽。因此,上阙中的“月中”与“曙鸡”并不是下阙中的时间点。“带月时闻”理解为“晚上的时候时时听到”就可以了。至于鸟儿晚上是否鸣叫,答案是肯定的,很多鸟儿都会在夜里鸣叫,猫头鹰、布谷鸟之类的,只是不象清晨那么多种类罢了。诗句中的“时闻”二字,也印证了并不是很多,而是偶尔听到,也是指此处安静的意思。“近”字在这里不是距离的意思,应该是“近似”的意思,或者“象。。。一样”,是比喻词。

所以痞子认为“带月”即是“戴月”,古文通假字而已。

不知痞子如此分析,沁芳先生满意否? 先生对“带月”二字之认真,实是具备了贾岛的“推敲”精神,这“推敲”两字也是从他那里来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19: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oannzh 于 2011-4-26 19:21 编辑

回复 12# 痞子leon
痞子先生有自己的理解,当然无不可。关于”武陵“认为是桃花源的代指是普遍的观点,不过郡城一般来讲不应是人名或别号,此诗应为地名无疑。因为诗中只有诗人一个人物,如果郡城不是自指的话,这里突然提到另外一人岂不非常的奇怪?而贾岛字号中都无郡城,其家乡在今河北涿州附近,离北京房山区非常之近。他早年为僧,后为小官,也没有做过一县之长。而开元寺在唐代有很多座,贾岛为官之处却无。因此沁芳不敢苟同您对于”近“的理解。
再回到正题。一般来讲,诗歌的写作如果有时序为线索的话应为正序,尤其是在一首短短的七言绝句中。上句已经提到天明,而后又在回到半夜。沁芳不敢如此理解唐代流传下来的诗作。
关于推敲,沁芳很同意痞子先生的看法。学问学问,一在学,一在问,沁芳此一问激发了大家的研讨精神,也是一得。希望别人不要误会沁芳故意卖弄学识。自古真话总是不怎么入耳的。
发表于 2011-4-26 20:25:06 | 显示全部楼层
痞子重新推敲“郡城知近武陵溪”句。
《桃花源记》中,有句:“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此句中已经明确“近武陵溪”,如沁芳先生所说,“近”字应做距离讲。后有“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因此诗句中的“郡城”应是指此句中所提到的“及郡下”。
因此诗句中的“郡城知近武陵溪”直译应该是:知道郡城离武陵溪不远了;或者是郡里的人(太守、渔人、那些寻找桃花源的人)知道离桃花源不远了。
痞子认为,引申意思仍然是称赞环境清幽,指出这里幽静的象到了桃花源一般。
痞子也不认为时间上有错乱的感觉。例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上阙已经写了“晓”,下阙又写了“夜来”,看上去时间是反的,实际上并无错乱的感觉。《夏夜上谷宿开元寺》中的时间顺序应当和《春晓》一样,诗句中的“夜、月”才是时间点。“便卧松风到曙鸡”明写人、景、物,暗写人物心态与环境的状态。夏夜,能在阵阵松风声中一觉到天明,斯人斯景,是何等的幽静,何等的清高。
 楼主| 发表于 2011-4-27 00:3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痞子leon

痞子先生,谢谢你同意我对”近“的看法,不过我还是认为你将”郡城“解作人的代指是说不通的。暂且不谈这个,就说你举的《春晓》这个例子。表面看上去这首诗确如你所说和贾岛的诗时序差不多。不过,仔细一读,就会发觉大有差别。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我们都明白诗的一句有上下两个分句,但是这两个分句应该连贯起来念,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首诗中后两句,其实是写拂晓时分看到落英缤纷而推测出晚上应该下了一场雨。所以意思是料想因为夜间的风雨,才有了今早这么多的落花。夜来一句只是给出了诗人的推测,时序上并没有真正倒回去写夜里的情景。反观贾岛的诗:
诗成一夜月中题,便卧松风到曙鸡。
带月时闻山鸟语,郡城知近武陵溪。  
这里后两句肯定不可能是料想半夜听到鸟语,才明白郡城离武陵溪不远。这听到鸟语并非诗人的推测,而是写实。所以您用《春晓》来比照贾岛此诗是说不通的。
发表于 2011-4-27 09:5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痞子leon 于 2011-4-27 10:11 编辑

沁芳先生,您已经将答案说的很清楚了。“这里后两句肯定不可能是料想半夜听到鸟语,才明白郡城离武陵溪不远。这听到鸟语并非诗人的推测,而是写实。”正因为如此,“郡城离武陵溪不远了”是不能这么解释的。
全诗前三个分句都是在烘托环境氛围,最后一句是将诗句升华,点出环境清幽。
这样说或许有助于痞子表达清楚:这首诗不是叙事诗,因此时间上并没有持续性和连贯性。这首诗应当作写景诗去读,以景喻人。《春晓》亦然。
如果是叙事诗,时间上是不会这样安排的。例如《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一应齐全。这是叙事诗的特点。
《夏夜上谷宿开元寺》不是叙事诗,它是一首赞美开元寺环境的诗歌,同时表现了诗人对高雅清幽的向往和追求,更加符合散文的特点。时间,并不是这里的重点,环境的清幽才是句中所要表现和表达的。
“郡城”和“武陵溪”表面上都是地名,实际上是写诗人的向往和追求,是写人。现代修辞方法上应该归为借代、借喻一类的。
全诗中的“夜、月中、曙、带月”这些时间都是围绕着诗歌名中的“夏夜”服务的,这些定语突出了作诗、松滔、鸡犬相闻、鸟语等等环境氛围。而不是写在这些时间点上去做什么事情,只是表达在这样的时间了发生了怎样的事情,听、见了怎样的景致。目的都是写景。
以上是痞子对此诗歌的理解。
痞子冒昧,烦请沁芳先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将整句诗用现代文翻译一遍,若能前后通顺,痞子无话。
发表于 2011-4-27 12:5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二位高论!确实让我及众联友学到很多!学习!给二位奉茶
 楼主| 发表于 2011-4-27 13: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oannzh 于 2011-4-27 13:26 编辑

回复 16# 痞子leon
我并没有不同意先生对于桃花源的理解,这自然是诗中深层次的意境。结论虽可,但是先生的分析路径实在是有些问题的。这《春晓》的章法和《夏夜上谷宿开元寺》分明不同,是没有可比性的。再有,你要说叙事诗,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文体上,除了像《长恨歌》、《丽人行》一类的歌行,一般都是古体诗,标准的近体诗,包括律诗、绝句很少有能算是叙事体的,只能说或多或少有叙事的因素在里面。说《塞下曲》是叙事诗乃先生对于古诗文体外行之故。
最主要的,先生对于此诗时序的理解,沁芳万万不敢苟同!我想就此诗我已经说得够多了,不想再无谓争辩。同意也好,不哂也罢,都是先生之自由,与沁芳无碍!
发表于 2011-4-27 16: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痞子将内容,先生说体裁,貌似不在一个层面。是痞子外行了,冒昧处请先生恕罪,求同存异吧。
发表于 2011-4-27 16: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位妙语高论大家拜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个上联能对出不同意境的N多下联!每个人所学专业不同!涉猎的知识面不同!对一些事物的看法和理解自然也就稍有不同!取君之佳意,补我之不足!妄言了!勿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天天对联论坛 ( 粤ICP备2021074624号 )

GMT+8, 2024-4-19 19:42 , Processed in 0.22347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关注中国对联网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