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对联论坛

查看: 4902|回复: 6

[选修四] 无情对,一门夸张艺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25 15:4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选修内容是讲义的有力补充;
  2、选修带有探讨性,观点有的属一家之言。倡导学员独立思考,以探讨的思维进行学习。可在《答疑处》发表个人观点;
  3、选修内容不布置作业,但要求阅读后签名。
邀请你加入群聊【每日一对】(277人)
欢迎大家加入微信交流群,添加我的微信:muhappylife 或 扫码加我,我将大家拉入到群里。添加时请注明:中国对联
 楼主| 发表于 2013-3-25 15:4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情对,一门夸张艺术


  无情对天生幽默,缘于它是一门夸张艺术。
  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
  高尔基说:“夸张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法则。”每一门艺术都通过从不同角度放大或缩小事物的某些形象特征,求得不同的夸张艺术效果。
  无情对的夸张比较特殊。它的特殊在于,在生成机制上运用了夸张手法。
  前人研究指出:形成对偶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哲学中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思想。对偶是这种思想的思维方法和表现手法。对联的主要特征是上下联的阴阳对称。除了上下联的阴阳对称,一直以来,人们还忽视了对联中存在另外一组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元素:即,对联在“对称”特征之外还具备“不对称”特征。对联不是数学上的严格对称,而是“明显的对称与微弱的不对称的和谐统一体”。
  无情对的生成机制,就是在对联的基础上,有目的地将对联“微弱的不对称”放大,且将对联“明显的对称”进一步放大,从而求得强烈的艺术效果。
  普通对联,不管是按照古汉语语法还是依照现代汉语语法的规范来创作,绝大部分作品均表现出“字义一致、词性词义一致、句型一致”与“字义细微不一致、词性词义细微不一致、句型细微不一致”和谐统一于一体的特征。无情创作的夸张原理,就是将“字义一致”往“更一致”的方向放大;将“词性细微不一致、句型细微不一致”往“明显不一致”方向放大。


无情对的夸张原理

  字义一致+细微不一致→放大“字义一致”→字字小类工对
  词性词义一致+细微不一致→放大“细微不一致”→ 词性词义明显不一致
  句型一致+细微不一致→放大“细微不一致”→句型明显不一致


  无情对的生成,恰当合理运用夸张手法,故得以合理存在而被人们广泛接受和认同。
  成功的无情对作品100%具有幽默特质,是因为它以普通对联为审美基准,无一例外靠夸张带给读者强烈的艺术享受。
  任何事物都有互为参照的相对性和相反相成的两面性。无情对在普通对联基础上进行合理夸张,使其“两面性”更突出,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更重要的是,无情对是“明显的对称与明显的不对称的和谐统一体”,它还使对联的“两面性”更均衡。
  无情对,最逼近对联的真实。它直观地提醒人们,要注意主动去认识、去实践、去讲究对联的“不对称”。只有兼顾好了正反两方面,才是真正把握了艺术的规律,才可能真正绽放出绚烂的艺术之花。
发表于 2013-3-26 08:3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并收藏
发表于 2013-3-26 09:5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学习
发表于 2013-3-27 12: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老师辛苦了
发表于 2013-4-5 17: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学习,老师辛苦了
发表于 2015-3-20 21:4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老师辛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天天对联论坛 ( 粤ICP备2021074624号 )

GMT+8, 2024-6-6 04:48 , Processed in 0.29411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关注中国对联网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