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对联论坛

查看: 3561|回复: 1

[阅读] 无情借对原理的数学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25 15:5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无情借对原理的数学分析



  无情对创作,采取借对(指借义,又称转义)手法,通常从出句中的某一个字入手,进行构思。

  构思时,会首选“小类工对”的字。看到“花”想到对“果”“叶”“费”等,看到“道”想到对“关”“僧”“白”等,是很轻松的事情。

  为什么很轻松呢?因为,当我们选定某一个字来应对时,能准确判断这对字至少有一个“相同或相近的含义”,即“工对义”。这一点的判断100%准确。因为,如果不能准确判断,你就不会选这个字。如:

  花:a植物器官;b错杂的;c用(金钱等);d不真实不真诚的…
  叶:1植物器官;2较长时期的分段;3、姓氏…


  a1是工对义

  道:a道路;b道士、道教;c说、言;d道德、道理等…
  白:1白色;2告、说;3明了、昭然;4白族…


  c2是工对义

  除了工对义,我们都能轻松列举每个字的其他几个明显不同的含义,姑且叫它“不工义”。有了这种简单的、轻松的判断做基础,应用借对手法,也很简单。如上面2个例子中:

  直对:就是把a1或c2组合自然合理地安排到对联的对应位置;

  借对:就是把其他11种或15种组合自然合理地安排到对联的对应位置。

  每一组字,都是如此。通常一个汉字有1-5个明显不同的含义。都能得出这么一个简单的数学关系。
  原理,就这么简单。掌握这一点就够了。

  如果想进一步明确哪些为上转、下转和双转,也不复杂:

  花:a植物器官;b错杂的;c用(金钱等);d不真实不真诚的…
  叶:1植物器官;2较长时期的分段;3、姓氏…


  直对:a1
  下转:a2;a3(含a不含1)
  上转:1b;1c;1d(含1不含a)
  双转:b2;b3;c2;c3;d2;d3(不含a也不含1)

  道:a道路;b道士、道教;c说、言;d道德、道理等…
  白:1白色;2告、说;3明了、昭然;4白族…


  直对:c2
  下转:3种(含c不含2)
  上转:3种(含2不含c)
  双转:9种(不含c也不含2)

  用一个表格来概括,也可帮助归纳与理解:

 
手法      原理

直对    上=工对义;下=工对义
下转    上=工对义;下=不工义
上转    上=不工义;下=工对义
双转    上=不工义;下=不工义  

  概括一句话:你想哪里转,哪里避开“工对义”。

  也有些字组有多个“工对义”,要注意辨别。如

  顶:a最高部位;b支承、拱起;c量词;d非常、很…
  端:1(东西的)头、边缘;2原因;3平举着拿;4、果然、的确…


  这组字,就有3组工对义:a1;b3;d4。

  这3组交错搭配也是借对,原理也概括在表格中。

  数学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规律的全貌,理清思路,能有序有针对性地实践。要特别提醒的是,绝不是说无情应对就是简单的排列组合。在实践中,也不一定条条道路得到满意的对仗,但至少增加了一定的几率。

  切记,追求句子的自然流畅,合乎逻辑,是底线;运用形象思维,是同步的;承载思想,联以载道是终极目的。
邀请你加入群聊【每日一对】(277人)
欢迎大家加入微信交流群,添加我的微信:muhappylife 或 扫码加我,我将大家拉入到群里。添加时请注明:中国对联
发表于 2013-4-23 22:40:5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辛苦了,学习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天天对联论坛 ( 粤ICP备2021074624号 )

GMT+8, 2024-6-5 23:27 , Processed in 0.15721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关注中国对联网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