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对联论坛

查看: 4697|回复: 3

清联鉴赏二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20 18: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放鹤亭               林则徐
世无遗草真能隐;
山有名花转不孤。
[简注]放鹤亭:在浙江杭州西湖孤山。纪念林逋。林逋:北宋诗人,字君复,后人称和靖先生,钱塘(今杭州)人。居西湖孤山,终身不仕,未娶妻子,与梅花、仙鹤作伴,称“梅妻鹤子”。其诗大都反映隐居生活。有《林和靖诗集》。林则徐:见前注。遗草:犹遗稿,即指遗留下来的著作。名花:此指梅花。此联上联切“隐”,“隐”有无奈之慨,下联切“孤”,“转不孤”意谓虽“孤”而不孤之感。尤为工巧者,上联“世”与“士”相偕。林和靖本处士,不用“士”,而用“世”,更见意味,在世真能隐者,高洁之士也。下联用“名花”而不用“梅花”,亦见蕴藉。孤山的“梅花”为和靖的专属,人人皆知,用“梅”则显呆滞,无玩味之处。用“名花”比喻德行,表现出林和靖德范为人所共仰。“孤”而不孤也。联语即景着笔,虚实结合,义深言简,表达了作者对林和靖高尚情操的仰慕之情。        见《楹联四话》
题故居               前  人
师友肯临容膝地;
儿孙莫负等身书。
[简注]故居:在福建福州文藻山。容膝:立足之地。晋陶潜《归去来兮辞》:“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此指故居简陋。等身书:与人身高相等的书。宋朝贾黄中幼时十分聪明领悟,才五岁时,其父贾玭(pín)每天早晨令他站正,展开书卷比之,谓之“等身书”,教他诵读。(《宋史"贾黄中传》)此指藏书很丰富。联语平易而深刻,对“师友肯临”感到欣慰,对儿孙的期望恳挚情真,读之给人以启迪。            见《中华对联大典》
自题联               前  人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简注]这副自题,是林则徐遭诬陷被朝廷流放新疆伊犁的途中所作的七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诗中的颔联。全诗为:“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是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道光皇帝听信谗言,罢了林则徐的官,并流放新疆。在受到极大的打击下,林则徐没有奉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古训,而是“自念祸及生死,早已置之度外”。在流放途中,他没有悲观和绝望,仍与妻子戏谈、吟咏。舒展“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忠怀。苟利:如果有利。岂因:那能因为。避趋:回避和趋向。上联说只要对国家有利,个人的生死自不计较;下联说,那能因祸就回避,是福就趋向。联语直抒胸臆,悲壮感慨,表现林则徐一颗赤忱的爱国之心和把个人的生死、祸福都置之度外的高尚情操。              见《中华对联大典》
李纲祠               前  人
进退一身关庙社;
英灵千古镇湖山。
[简注]李纲祠:在福建福州西湖荷亭。原在越王山麓,道光九年(1825),由林则徐发起,移建于此。并制此联。李纲(1803—1140),字伯纪,祖籍邵武(今福建邵武)人。他曾任南宋兵部侍郎、宰相。力阻钦宗迁都,并亲率军民击退金兵。后又主张用两河义军抗金,多次上疏攻战守备方略,均未被采纳。进退:指做官和未做官。范仲淹《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庙社:宗庙、社稷。此指国家朝廷。《宋史"韩世忠传》:“性戆(zhuàng)直,勇敢忠义,事关庙社,必流涕极言。”联语由史生发议论,语气伟重,思深旨远,情寓理中,表达对李纲的缅怀敬慕之情。       见《中华对联大典》
题后乐亭联           前  人
宦游到处身如寄;
农事何时手自亲。
[简注]后乐亭:在江苏府署后,乃一竹亭。后乐,取范仲淹“后天下之乐而乐”意。此联集苏轼诗句。宦游:外出求官;做官。此指在外做官。寄:寄居,经常调动无定居。农事:耕种的活动。亲:指亲自种稻。上联即事生发感慨;下联抒情寄怀。林则徐在署后空隙之地垦田种稻,“盖以教吴民也”。体现了作者在勤政的同时,关心农事的思想。于此,先忧后乐的精神自见。
福州贡院             前  人
攀桂天高,忆八百孤寒,到此莫忘修士若;
煎茶地胜,看五千文字,个中谁是摘仙才。
[简注]福州贡院:原在福州城东南,是清代举行乡试和会试的场所。设有公堂,两旁为号舍,后有明远楼。攀桂:犹言折桂。指考试高中。八百孤寒:八百,约数。孤寒,指出身寒微者。修士;修身之士。指操行品德纯洁的人。此指应试的秀才。煎茶地胜:此借喻考生应到贡院通过考试以定优劣。好比各种茶叶只有通过水煮,然后才能品出好坏。五千文字:指老子的《道德经》。谪仙:指唐代大诗人李白。上联写考试,由折桂之难,衬托学子读书之苦;下联写选才,以“煎茶”作喻,期望发现更多的奇才。联语于鼓励中强调竞争意识,典切工雅。      见《楹联三话》
挽关天培、麦廷章联        前  人
六载固金汤,问何人忽坏长城,孤注空教躬尽瘁;
双忠同坎壈,闻异类亦钦晚节,归魂相送面如生。
[简注]关天培(1780—1841),字仲园,号滋圃,江苏山阴(今淮安)人。历官至广东水师提督。鸦片战争中,屡败英军。在琦善不发援军的情况下,仍孤军奋战,与壮士四百余人壮烈牺牲。有《筹海初集》。麦廷章(?--1841),清广东鹤山(今高鹤)人。行伍出身。任广东水师提标右营游击,并参加九龙前哨战和穿鼻海战。赏戴花翎,加参将衔。随关天培坚守虎门时壮烈战死。六载:关任广东水师提督六年。金汤:金城汤池之省称。金以喻坚,汤喻沸水不可近。杜甫《有感》之三:“莫取金汤固,长令宇宙新。”长城:喻重要、坚固。常用作比喻保卫国家的军队。《南史"檀道济传》:“道济见收,愤怒气盛……乃脱帻投地曰:‘乃坏尔万里长城。’”意指失去重要的倚靠。孤注:倾其所有以为赌注。此指战到无援军仍奋战不止。躬尽瘁:化自诸葛亮《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双忠:指关天培和麦廷章。坎壈:不平。比喻遭遇不顺利。此指为国献身。异类:指英国侵略者。晚节:指晚年节操。此含忠贞气节意。此联虽只两行,却凝集着无限痛挽之情。对关、麦爱国殉节的赞颂,对琦善一流“忽坏长城”的谴责,对英军野蛮侵略的蔑视。凝成悲愤怨恨的字句,跃然纸上的正是林则徐的爱国情操。联语笔力雄劲,很有感召力。         见《古今名人挽联选注》
白公祠               贺长龄
唐代论诗人,李杜以还,惟有几篇新乐府;
苏州怀刺史,湖山之曲,尚留三亩旧祠堂。
[简注]白公祠:即白居易祠。在江苏苏州虎丘山脚下。贺长龄(1785-1850),字耦耕,号西崖,耐庵,清湖南善化(今长沙)人。嘉庆进士。官至云贵总督。李杜:即唐代大诗人李白和杜甫。新乐府:指白居易所写的反映现实社会矛盾的著名作品《新乐府》五十首。这些诗以平易近人、通俗易懂,为世人所称道,开中唐一代新诗风。刺史:州官,即太守。白居易曾任苏州刺史。湖山之曲:白公祠原在虎丘山脚下,依山傍水,水曲山弯。点明祠的地理环境。此联从议论入手,论诗亦论人。联中指出唐代自李杜之后,有影响的诗人就算白居易了。他的《新乐府》反映了现实社会的矛盾,反映了人民的疾苦和愿望。所以,人民怀念他,他的“三亩旧祠堂”才保存下来。联语平白朴实,议论中肯。           见《历代楹联选注》
风洞联               张祥河
到清凉境;
生欢喜心。
[简注]风洞:在广西桂林叠彩山山腰,南北贯通,一年四季岩风不断。张祥河(1785—1862),字诗舲,清江苏娄县(今上海松江)人。嘉庆进士。官至工部尚书。有《小重山房初稿》等。此联从一个“感”字上着笔。洞内清爽如春,这是同洞外炎热比较之后而生出来的感觉。进入这清凉之境,便觉“如坐春风”,舒适快意,欢喜心生。联语仅八个字,却情景交融,语言简洁,淡雅朴实,突出了风洞的特点。         见《古今名胜对联选注》
       岳阳楼               陈大纲
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简注]岳阳楼:见前注。陈大纲,清陕西高陵人。嘉庆进士。历知巴陵。岳阳楼主楼三层,雄踞巴陵,下瞰洞庭,景色壮观。真个是“衔远山,吞长江……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之胜状。“四面湖山归眼底”,这正是登临送目的真实感怀。宋庆历五年(1045),滕子京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写了《岳阳楼记》一文,岳阳楼因此凭添声誉。《岳阳楼记》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凡咏岳阳楼之联,几乎无不化用这两句而生发感慨。“万家忧乐到心头”,化用自然。联语清雅风致,景中有情,言简而意深。       见《中华对联大典》
邀请你加入群聊【每日一对】(277人)
欢迎大家加入微信交流群,添加我的微信:muhappylife 或 扫码加我,我将大家拉入到群里。添加时请注明:中国对联
发表于 2021-3-21 23:28:04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典对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1 21:4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文展 于 2021-4-2 08:52 编辑

学习,请指教
明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清纪晓岚
阳光射门帘,缕缕公明亦徐晃
凑一联,请指教
阳光——明月,照——射,纱窗——门帘,
徐晃字公明,缕缕阳光透过门帘公明透亮,门帘徐徐晃动,缕缕阳光亦徐徐晃动








发表于 2021-4-2 11:5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展 发表于 2021-4-1 21:41
学习,请指教
明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清纪晓岚
阳光射门帘,缕缕公明亦徐晃

您发错版块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天天对联论坛 ( 粤ICP备2021074624号 )

GMT+8, 2024-11-21 21:39 , Processed in 0.06457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关注中国对联网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