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对联论坛

查看: 18291|回复: 7

【贵州名贤录】之抗日名将杨家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5 16:3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出句
出句属性: 下联
自 对 句: -
                         苦战剩孤军,鸡冠歃血,七日功成如反掌;
                         英名随二谢,麟角挂勋,千秋忠烈许齐肩。
邀请你加入群聊【每日一对】(277人)
欢迎大家加入微信交流群,添加我的微信:muhappylife 或 扫码加我,我将大家拉入到群里。添加时请注明:中国对联
 楼主| 发表于 2017-8-5 16:3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杨家骝(1905―1937)字季良。贵州荔波人。早年投入民主革命战争,考入黄埔军校学习。曾任国民党陆军第九师排长、连长、少校团附及军政治部特务团少校营长。1936年任陆军第60师308旅360团中校团副。
1937年8月,杨家骝奉令率部参加著名的淞沪抗战,负责防守嘉定一线。这是一场极其艰苦、惨烈的战斗,双方近百万大军集中在上海狭小的地区内展开了拼死的搏斗,中国全国陆军的精锐主力多半集结在这一战场上,为保卫上海。日军利用其优势火力势在必得,对淞沪战场发动了猛烈进攻,我军冒着敌军猛烈的进攻,殊死抵抗,双方损失都较大。
由于杨家骝抗战有功,受到上峰嘉奖,于1937年11月,杨家骝被晋升为第60师第360团上校团长,并兼任第4支队指挥官。
杨家骝后奉令率部转移到溧阳之张渚镇,开始游击活动,配合友军作战,阻敌进犯南京。他多次率领部队分路袭击敌人,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缴获了许多武器弹药。日军为对付这支游击部队,调集优势兵力,将杨家骝与所部将士四面围困于金鸡领,他与所部将士坚守金鸡领要地,左右无援。冒着日军疯狂的进攻,杨家骝与所部将士浴血奋战,与敌激战七日七夜,杨家骝利用有利地形,指挥将士们进行有效抵抗。但双方兵力和武器装备对比悬殊,且经过激烈战斗,我军将士损失较大,弹药消耗日增,难以维持。杨家骝一面指挥部队继续,一面暗中集中兵力、武器、弹药,趁夜间日军麻痹大意之时,指挥部队冲击敌包围圈,率部突围转移。继后又重创日军,给予其沉重打击,使其胆寒。杨家骝将军之卓越的军事才能,国民党军政部对杨家骝电令嘉奖,并记大功一次。
但由于这次战斗激烈,部队损失颇重,因此,杨家骝率部转移至昆山县进行整训。后移防南昌。
1939年2月,日军主力第四师团沿瑞(昌)武(昌)公路南下,向重镇南昌推进。杨家骝奉令率部阻击日军,他巧妙指挥部队与进犯日军展开激烈的战斗,迟滞了日军进攻的锋芒,歼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战斗日趋激烈,杨家骝所部将士损失逐渐增大。在残酷的战斗中,我军防线被日军突破,我军麒麟峰阵地丢失,被日军攻占。杨家骝为夺回阵地,确保战线,率部队反攻。他身先士卒,与敌血战,反复冲杀十四次,毙敌数百人,还生擒日军四人,俘获机枪十八挺,步枪百余枝。在激战中,杨家骝不幸被敌弹击中,壮烈殉国。牺牲时,年仅34岁。
其忠骨归葬荔波,国民党政府追赠为陆军少将。。
 楼主| 发表于 2017-8-5 16:37:59 | 显示全部楼层
1992年贵州省政府追认杨家骝为''革命烈士''。[二谢]即谢晋元和谢鼎新,谢晋元在淞沪抗战中以''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退敌数十次,后奉命撤出,后遭叛徒杀害,其时任第72军88师524团团长。谢鼎新共参加了''一二八''和''八一三''两次淞沪抗战,率全团血战两昼夜,全部壮烈牺牲,其时任19军176师团长。[鸡冠]即金鸡岭,杨曾率部于此浴血七昼夜而后成功突围。[麟角]切杨牺牲之地麒麟峰。
 楼主| 发表于 2017-8-5 16:3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勤奋读书,不甘外辱,从军报国
    杨家骝1904年9月25日生于荔波县方村乡交进村一个农民家庭,在家族同辈兄弟中排行十四,因此又称杨十四。曾任国民党陆军第37军60师180旅360团上校团长兼抗日联军第四支队指挥官。1938年9月26日在江西昆山战场抗日阵亡。
    杨家骝自幼聪颖,7岁时在家随父兄读书识字,9岁入私塾。读书8年,成绩优等。
    1922年,身材高大威武英俊的杨家骝考入黔军军士教导处,毕业后分在黔军袁祖铭部第1师4旅8团。1926年,考入黄埔军官学校第5期步兵科学习。1928年毕业后分配在陆军第9师49旅见习,数月后连续升任少尉、中尉排长、上尉营副、少校团副。1932年,调军政部特务团任少校营长。同年,与独山县双淑华女士结婚。1935年,在特务团团长王文彦保送下,入陆军军官学校高等教育班深造。在校学习期间,异常刻苦,1936年毕业时,又列优等第七,分配到国民党中央陆军第37军60师357团任中校团副。杨将军初步实现了人生的追求,走上了忠心报国之路。

请缨杀敌,率队抗日,战功卓著
    1937年“七?七”事变暴发,杨家骝毅然请缨杀敌,奔赴抗日前线。他为了摆脱后顾之忧,亲自护送妻子女儿回原籍。当时,其大女4岁,次女两岁,小儿未满周岁。亲友问他为何不带勤务兵,他回答说:“抗日时期,正值前方用兵之地,我多带一人来后方,前方就少一名抗日士兵。我能办到的家务,何须勤务兵。”其间,岳父以及亲友,以其妻年轻,儿女尚幼,家庭生活全赖他一人等语为借口规劝其解甲归里,另谋生计。然而,杨家骝却说:“当前山河破碎,民族危亡,国难当头,岂能苟且偷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有国才有家。”家人听了杨家骝掷地有声的话,无不佩服他的爱国热忱和献身精神。杨家骝在家仅住了3天,即返回抗日前线,投身到激烈的抗日救国战场。
    杨家骝刚回到部队,即率队转战上海、嘉兴和杭州一带。在战斗中,他身先士卒,团结官兵,奋勇杀敌,屡建战功,因而晋升为陆军第60师180旅360团上校团长兼抗日联军第4支队指挥官。
    1937年初,在漂阳金鸡岭阻击战中,他与所属官兵坚守金鸡岭要隘,被日军重兵围困,左右无援。他同所有官兵一道浴血奋战,与敌激战7天7夜,最后迫于形势率队突出重围。继后又重创日军,使侵略者胆寒。为此,国民党军政部对杨家骝电令嘉奖,并记大功一次。
    由于这次战斗激烈,部队损失惨重,杨家骝率部转移至安徽绩溪补充兵员并进行整训。整训结束,奉命率部转战在皖南的安庆、东流及赣北的彭泽、湖口、瑞武公路和南浸铁路一带,任务是阻击进犯南昌之敌及掩护这一带百姓转移。其间,杨家骝对广大官兵晓以抗日救国大义,使大家明白了保卫民族生存、国土完整和不做亡国奴的爱国道理,因而全体将士情绪激昂。昆山一战首战告捷,歼敌一个联队,致使日军徘徊于赣北和皖南一带,从而在战略上争取了时间,使南昌及南浔铁路一带的百姓得以安全转移。
    日军屡遭阻击受挫后,聚集大量兵力,集中于乌沙岭、马寨山一线,沿瑞武公路进犯,企图侵占武宁以策应阳新,威胁德安,蓄意报复杨家骝的部队。

日寇报复,为国捐躯,追授少将
    1938年9月26日上午9时许,杨家骝率部坚守德安马回岭高地。激战中,他身先士卒,奋不顾身,指挥部队与敌人殊死拼杀,不幸身中敌弹,血流如注,虽经抢救,但因伤势太重,流血过多,于下午2时在昆山团部牺牲。临终之前,他艰难地嘱咐该部官兵:“兄弟们,我不行了,希望你们奋战沙场,尽力杀敌,誓为中华民族而战,宁愿战死,不当亡国奴。”说完便停止了呼吸。在场官兵无不泪流满面,悲痛欲绝,同仇敌忾。
    杨家骝为国捐躯的精神,为人民所敬仰。国民党中央军政部追授为少将,并派人护送其忠骨回原籍荔波,途经的南昌、长沙、桂林、贵阳和独山等地,都召开了追悼大会。各界人士、地方官员均敬献了挽联、挽诗、挽词,各报发了专题报道。特别是《贵州日报》一篇题为《杨将军报国记》的悼念文章,更在贵州省内引起轰动,激发了家乡人民坚贞抗日的信心和勇气。
    杨家骝忠骨运回荔波后,县城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全县各条战线、各界人士均前来悼念。场面之宏大,在荔波前所未有。3年后的1942年元月,全国正值抗日的胶作状态,国民政府又对其陵墓进行了整修,竖立了墓碑,表达中国人民对抗日英雄的崇敬和爱戴,反映了当时人们迫切抗战,赶走日寇,还我河山的心情。
(文/ 莫雄亮  黔南日报记者韦昌国)
发表于 2019-10-15 15:29:57 | 显示全部楼层
贵州荔波人
发表于 2019-10-17 10: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抗日岁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6 18:5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战争年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6 18:5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抗日时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天天对联论坛 ( 粤ICP备2021074624号 )

GMT+8, 2024-11-23 19:34 , Processed in 0.08552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关注中国对联网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