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对联论坛

楼主: 上书房传媒

【有凤求凰】佳联欣赏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4 12:4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上书房传媒 于 2013-12-20 18:55 编辑

上联:催牛垄上犁春色【三槐居士】
下联:驾鹤云中赏月容【青邪】


【联语】农夫垄上犁春破,童子门前唤燕来。
邀请你加入群聊【每日一对】(277人)
欢迎大家加入微信交流群,添加我的微信:muhappylife 或 扫码加我,我将大家拉入到群里。添加时请注明:中国对联
发表于 2013-11-26 20:5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文武 于 2014-6-9 15:06 编辑

上联:临溪钓月诗当饵【清风月影】
下联:穷岭耕云笔作犁【清水河畔】


    上联:临溪钓月诗当饵。上联不仅具有浓郁的浪漫色彩,还很空灵,有一股不食人间烟火的仙气,读来令人有种“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美感。俗云:钓鱼似修仙。当然这里的垂钓不是实物,像是电影学院招生时对考生们的一个“无实物表演”的考试。“临溪钓月诗当饵”就属于“无实物表演”的一个精彩场景。用诗来钓月,这样的大手笔绝不是俗人可为,有一种放怀宇宙,俯视王侯的气势,这种气势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位垂钓者可以担当得起。汪曾祺曾在《严子陵钓台》一文里,向我们介绍了这两位历史上最有名的垂钓者,一个是姜太公,一个是严子陵。姜太公渭水垂钓最有名,因为他钓出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长的朝代——周朝。后又因为明代陈仲琳《封神演义》的问世而妇孺皆知。严子陵知道的人比较少,他的事迹也简单一点,《后汉书》有传:“严光……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姓名,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令物色访之,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帝疑是光……”严子陵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后来光武帝再三派人去聘请他,想让他辅佐自己,但严子陵均不受,乃躬耕于富春山。说白了,就是喜欢做隐士。问题是做隐士也不容易,就因为他和姜子牙一样也垂钓过,就被王世贞《钓台赋》刻薄地说成:“渭水钓利,桐江钓名”。但作为政治家的范仲淹却很欣赏他,特意写了一篇《严先生祠堂记》,最后四句歌尤为千载传诵:“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如今在浙江桐庐县富春江畔的严子陵钓台有几幅对联,我最喜欢的一副是:“出处贵知己,缅当年樵水渔山,旧雨无心于帝子;来去皆幻迹,独此地滩声岩影,高风终古属先生。”我之所以拿历史上这两位有名的垂钓者来说事,只是想借用这两个因垂钓而成就大业和名声的“高人”,来烘托“临溪钓月诗当饵”那种空灵的清爽境界。再就是,既然是垂钓,大都是风景好的地方,“这四山的幽静,这江水的青蓝,简直同在画片上的珂罗版色彩,一色也没有两样,所不同的是在这儿变化更多一点,周围的环境更芜杂不整齐一点而已,但这却是好处,这正是足以代表东方民族性的颓废荒凉的美。”(郁达夫《钓台的春昼》)也只有这些地方容易让一颗躁动的心安定下来,才能让一些所谓的高人放弃尘世的功名利禄,在此处安心做一个散淡的人。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这样的“高人”不在少数,但真正拿诗当饵来垂钓的大抵只有柳宗元:“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其实和用诗来钓月毫无二致,真的令人叹为观止。
    下联:穷岭耕云笔作犁。和上联一样,描写的是一个“高人”的避世生活。垂钓是修心养性,而又赏心悦目的事,容易做到,但要在一个“驱车陟峻阪,牛斃辙亦败。羊肠虽云险,兹险最奇怪。千里无爨烟,四顾多障碍。烟草何茫茫,信是要荒外。”(洪皓)的穷岭耕云,的确需要有种不同寻常的性情和毅力。这个下联我们可以看作两种场景。其一,一个有志于某种志向的志士仁人,即使生活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不抛弃不放弃,为自己所喜爱的事业默默地耕耘着。其二,完全可以看作一个世外的高人,虽然身处恶劣的环境,依然保持着一种散淡的性情,不为外部环境所干扰,坚持在自己的思想境界中“进德修业”。而这里的“笔”,我们不能全然就看成是一支笔,笔代表工具,所以也可以引申为其它的物品,甚至是一种德行。而这种高尚的德行,只有在穷岭之地才能彰显出来。“满坞白云耕不破,一潭明月钓无痕”(管师复)。这种闲云野鹤般的闲适散淡,从境界上来说是脱俗的,有点仙风道骨,一般人做不到,也享受不了。虽然这幅对联化用的是“耕云钓月”这个典故,但“一切境语皆情语”(王国维),由于整副对联通过一种意境向我们传递了作者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而且已经完全改变了原有诗句的内容和格式,因而内容显得更为丰富,知识的厚度也有所增加。上联是“唯美”中散发着禅意的芬芳;下联是哲理中蕴含着玄机的奥妙。上联引领我们的想象,在一种“世外桃源”式的景色中遨游,下联指导我们在梦想追求的道路上,不要畏惧艰难险阻。上联是美丽的画;下联是励志的诗。上联是可以洗去我们思想尘垢的,与世隔绝的一泓碧水;下联是我们在事业追求的道路上,必须谨遵的金科玉律……

点评

不得不佩服文武先生的真知灼见!  发表于 2014-7-7 11:10
发表于 2013-11-29 21: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上书房传媒 于 2013-12-20 09:46 编辑

上联:桃花扇底清风起【风一样的爱恋】
下联:蝴蝶泉边碧水流【远山含黛】(古)


    这副对联,上联化自于晏几道的词《鹧鸪天》:“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下联是借用因电影《五朵金花》而闻名于世的,云南省大理市的“蝴蝶泉”。
    这幅对联是一幅完整的画。下联是静景,上联是动景。下联的情,隐藏于自然的美景之中,上联的情表现在即将舞动的桃花扇里。“桃花扇”,在古代是舞女们在表演时的一个道具,正面画的是桃花,而另一面是写有歌女所要歌唱的诗词的名字。小晏词的“歌尽桃花扇底风”虽然有很多版本的翻译和注释都是说,因为是通宵欢宴,所以歌者精疲力竭,才使扇底风尽,但我感觉有点牵强,早年间我在阅读《唐宋词鉴赏辞典》中曾看到过最令人首肯的解释:桃花扇背面所写的诗词名字,就是歌女们每天要唱的曲目,等于说,她们所要舞蹈和演唱的都在这个扇子上面。就像我们去K歌,曲目上有的我们就可以唱,曲目上没有的,你就无法唱。客人可以随便点桃花扇上面的每一首歌,而歌女们也可以不停地一首接一首地一边舞一边唱下去,所谓的“歌尽桃花扇底风”就是把上面的诗词都唱完了,舞蹈也停了,桃花扇不再舞动,自然也就没风了。说到这里,上联“桃花扇底清风起”,已经像一个电影画面一样展现在我们眼前了。“清风起”是刚刚开始,是一个手拿桃花扇的美丽女子,先向观众们亮了一个相,而手中的扇子已在亮相中生出了一股清风。“清风起”上联所要表达的意思也就完了,至与歌舞的内容全靠欣赏着自己去想象。上联在分寸的拿捏上正是恰到好处,多一字则显赘述,少一字则显不足。像一朵含露的蓓蕾,令人浮想联翩。
    下联:“蝴蝶泉边碧水流”。很直白,没有修饰,像是信手拈来,更像是一个素面朝天的少女,向我们展示她如花似玉的美貌。但实际上,下联场景的设置是与上联紧紧相扣,意境词境完全吻合和不可分割的。甚至可以说上联的“桃花扇底清风起”只是因,而下联的“蝴蝶泉边碧水流”才是果。上联的好在于作者给了我们一个美丽的即将动起来的画面,下联则是特意为上联而设计的一个带有画面的音乐背景。试想一个手拿桃花扇的女子在一个杂乱不堪的街头巷尾表演,该是件多么煞风景的事儿。所以,下联只有能够把上联的意境烘托出来,而这种烘托显然需要的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才能把上联的动感之美,完全的凸现出来。就像现在我们欣赏歌舞,很多舞台设计已经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如果没有那些超炫的舞台背景,歌舞的节目再精彩,也会打折。如果你不信,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在央视舞台表演的节目,和在乡间草台上表演的节目,虽然表演者是同一个人,但对于我们来说总感觉有一种很大的视角差异,这种差异,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情绪,甚至会干扰我们对艺术的公正评判。我在阅读《中国名胜楹联大观》时,就对蝴蝶泉的一副对联特欣赏:“蝴蝶舞翩迁,为万紫千红飞去飞来,前生疑似庄周化;青山留胜迹,有层峦叠嶂亦晴亦雨,此地重温道韫诗”。如此美丽的地方,也恰好需要一场美丽的歌舞才能相得益彰。在电影《五朵金花》里,男女主人公也正是在蝴蝶泉边谈情说爱对情歌,来表现男女之间那种爱情的美好。所以,下联用“蝴蝶泉”来对上联的“桃花扇”是作者纵横捭阖思维的神来之笔,也令整幅对联的意境美好而温馨。说到这里,我们的脑海中似乎正在浮现出一个画面:在美丽的蝴蝶泉边,有一个妙龄女子手拿桃花扇正准备翩翩起舞……
 楼主| 发表于 2013-11-30 15: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上书房传媒 于 2013-11-30 15:17 编辑

上联:眉上愁云吹不散【苏夏】
下联:心中固结解难开【澹泊】(古)
 楼主| 发表于 2013-11-30 15:26: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联:满面春风盈翡翠【盗帅留香】
下联:一湾秋水照琉璃【清水河畔】
发表于 2013-12-2 23:3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上书房传媒 于 2013-12-20 09:52 编辑

上联:无弦新月惊山鸟【太行追月】
下联:入室清风盗酒香【文心雕草】


    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的余秋雨先生,曾在《寻觅中华》一书里,书写到“唐诗几男子”一文时,特意提到了诗人王维,原因是在我们读书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的是,唐朝的诗人前三名排名是:李白,杜甫,白居易。但他在北京大学讲课时,根据中文系、历史系、艺术系学生们的问卷调查,王维排到了第三位,白居易只能屈居第四,尤其是女学生特别喜欢王维。王维不仅是诗人,也是音乐家和画家,他还是一个在家的大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明代胡应麟称王维五绝“却入禅宗”,又说《鸟鸣涧》、《辛夷坞》二诗,“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诗薮》)。
    上联:无弦新月惊山鸟。完全化自于王维《鸟鸣涧》中的“月出惊山鸟”之句。由于王维崇信佛教,他的很多山水诗,都很空灵。其实第一眼看到这幅上联,我就感觉有一个很熟悉的画面出现在脑海中,这个画面是在一些电影镜头中所见到的:一个风清月朗的寂静夜晚,有一只栖息在树上的山鸟忽然被什么惊动了一下,它拍打了一下翅膀,甚至发出了几下叫声,然后一切又安静下来。作者的“无弦新月惊山鸟”所描述的就是这样一个画面,这个画面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用一种幽静,来衬托一种无意而又自然的被“惊动”的画面,真是禅味十足。禅的境界就是讲究静中取动,静中知动,静中悟动。夜来了,喧嚣了一天的世界终于安静了下来,山林中归巢的的鸟儿大都也该入眠了,但从山顶上突然有一轮新月一下子把世界给照亮了,鸟儿之所以被惊醒,因为它们刚刚习惯了山谷的静默与黑暗,此时的它们也正处于似睡非睡的假寐状态,警惕性还很高,就在闭眼又睁眼的瞬间,看到刚才还黑黢黢的世界,突然间明亮了起来,因此而“受惊”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而“受惊”的表现那就是整个身体一下子绷紧了,禁不住就会本能地发出一种惊叫。“无弦新月惊山鸟”虽然化用的是古人的诗句,但由于用“无弦新”三字来做陪衬,突出的是一个“新”字。所以我们看到,“月出惊山鸟”似乎已经是一个习惯性动作,而新月要特别说明的是,月亮经历过由缺变圆的过程后,由于一下子显得比往常特别的明亮,让鸟儿们一下子还没有适应过来,因此才会“被惊”一下,贴切而自然,也比原有的诗句更显得细腻、真实一些,给我们的感觉也是,旧而不失其味,新而蕴含精巧。有些人对化用古人的诗句作为出句不以为然,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在对联艺术中,这种化用或者说是借用前人的诗句,有一个比较专业的叫法是“翻造”。朱自清在五十一岁生日时曾翻造李商隐的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然后撰写一联:“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叶剑英也翻造此诗句撰联一副:“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对联和诗词一样,不仅有翻造,还有集句:“古往今来只如此(杜牧);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这是一幅常用的戏台联。虽然古人也有人对集句有些微词的,但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只要翻造的好,集句的妙,都可堪称佳作。另一位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的张中行先生在散文集《桑榆琐话》一书中的“集句”一文里,说集句“不是偷巧,而是博学和慧心”。翻造亦是如此。
    下联:入室清风盗酒香。拟人化的下联生动而有趣。“清风”一词,一般都喜欢用在雨后或者是夜里,因为在夜间白日的喧嚣和吵闹已经退去,万物都安静了下来,这时候的风从常理上来说和白天的风没什么区别,但仔细想来,既然古人喜欢用“清风明月”来形容一种自然形态,显然还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因为安静下来的夜晚,世间万物的生命体征,都基本上处于“休眠”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自然之风所经之处自然会少了很多阻碍、“干扰”和“污染”,所以,这样的风是比较“纯净”的,因而描写成“清风”确实是十分恰当的。再说下联的“酒香”二字,酒香在白天也有,而且白天的酒香,应该比晚上的酒香或许还要浓些,因为白天饮酒的客人们多,到处都会飘散着酒香。但此处的酒香是吻合上联夜景中的一种酒香,这种酒香应该是很淡的,淡到只有清风才能“嗅”得出,当然这种不易觉察到的酒香,我们看成是从未盖严实的酒坛子里散发出的,也可看成是白天还未完全散尽的“余馨”。淡淡的酒香,自然适合“清风”的光顾和品赏,如果是狂风来袭,所有的味道,就会瞬间被吹散,哪还有慢慢去“品赏”的雅致。上联是夜景中月色的“动”扰乱自然的“静”,而下联则是夜景中酒香的“动”,吸引了“动”的清风,上联的“动”是我们可以看到的,而下联的“动”我们只能通过嗅觉去想象,上联讲究禅意,下联重在趣味,都是在一种极美的意境中,引领我们的想象在一种虚拟的画面中穿梭。一种美的渲染,给予读者的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只要我们能够进入到作者所创造的那种艺术氛围中,一切景象就会像天女散花般,让我们痴迷和动心。
发表于 2013-12-6 22:3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上书房传媒 于 2013-12-20 10:06 编辑

上联:花前对影,相思酌尽千杯酒【雪域之玫】
下联:月下弹琴,浪漫抒来万缕情【黑飞飞】


    上联:花前对影,相思酌尽千杯酒。“花前对影”,一上来就是一种寂寞的深情上演,鲜花易凋,韶光易逝,人在何方?触景生情的一份寂寞,往往最容易被春花秋月所枨触,而酒在其中又最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冯延已)。在这种情形下,“三杯两盏淡酒”肯定解决不了问题,所以,紧接着就是,“相思酌尽千杯酒”。前面既然因花而枨触起一份相思,那么这份相思在无限的春光里,真的令人难以排遣,此情此景,能让一个人短暂解脱的或许只有酒了,因为一醉可以解千愁,相思自然就不在话下了。虽然是“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不仅不能令人逃离情感的牵绊,甚至令人更加的“风暖草长愁自醉, 行吟无处寄相思”(刘长卿),相思不但没有被酒浇化,反而还加深了相思后的寂寞之情。但用酒解愁固然是愁更愁,好歹算是找到了一种令人释放情感的方式,否则一个情感处于迫切需求的人,会崩溃的。上联的妙处在于,先用花勾起相思之情,然后再用酒去解相思之困。花与酒的助推让一段相思之情,诗意盎然。使人读后,回味甘醇,有一种蠢蠢欲动的情感,荡漾其间。
    下联:月下弹琴,浪漫抒来万缕情。如果说上联的“花前对影”是一种相思所致,那么下联的“月下弹琴”就是抒发这份相思最好的方法。“花前对影”和“月下弹琴”不仅在描写一种意境的美,更像是在用画的语言,去表达一种美的情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也的确是件风雅之事。当然,月下弹琴或为抒情,或为思念,“浪漫抒来万缕情”,浪漫是一种情怀,而这种情怀的抒发,可以是诗词歌赋,也可以是琴棋书画,总之都是一种比较理性的闲情雅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因而,在月下弹琴,来抒发一种浪漫之情,确实贴切。当然下联的“月下弹琴”还不仅仅是为抒发一种浪漫的情怀这么简单,因为“万缕情”所对应的是“千杯酒”,而“千杯酒”所浇的胸中块垒是相思,相思之情,要么通过诗词歌赋来表达,要么通过琴声来抒发,而琴声抒发相思之情,更容易“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这种方法也最容易打动人,甚至是在未打动别人之前,先打动了自己。所以说,此时抒发的“万缕情”,不仅吻合了上联为相思而酌尽的千杯酒,也完全把一个心里的那份渴望给展露了出来,使情感有了一个畅意的表达。“万缕情”说明多,而琴声似流水,“一切境语皆情语”,恰好符合这种绵绵不绝情感的尽情演绎。
发表于 2013-12-9 23: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上书房传媒 于 2013-12-20 10:03 编辑

上联:忘了浮名身似燕【苏夏】
下联:修来淡泊气如兰【秀风】


    上联:忘了浮名身似燕。北宋词人柳永第一次进京赶考没考上,他不在乎,轻轻一笑。填词道:“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等了五年,第二次开科又没考上,这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了那首著名的《鹤冲天》,词的下阕道:“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既然考不上,发点牢骚也是正常的,但柳永敢这样说,还是有底气的,因为他确实有才,即使不要功名,用自己的才华一样可以吃酒唱歌。事实证明,后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他也确实这样做了。“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由此可知他的词在当时的影响,所以没有官做一样可以很潇洒地生活,没有了一种“名”的负累,反而在某些方面会有更突出的表现。柳永之所以在词坛上有那么大的名气,可以说与他在“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这段时间里有着很大的关系。“利则虚妄,名则虚浮”,这是古往今来很多有识之士的一种共识。没有名的牵绊和负累,自然也就一身轻松。在这一点上,感受最深的当数苏轼,他在被贬黄州期间一天夜里喝酒回来,家人都睡着了,敲门没有听到,他就颇有感慨地写了首《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这其实就是一种盛名负累,要想逃脱就只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远离尘嚣,心放松了,身自然也就轻松了。再说“身似燕”,魏晋时期,有一段时间人们有喜食“五石散”的风尚,这种“五石散”人们服下后,据记载可以让人健步如飞,有种“身轻似燕”的感觉,其实这种风尚的历史背景是与政治有关的。因为政治黑暗,有志之士为了逃避,才选择了这种近似于当今,吸食大麻的行为来麻痹自己。以前读武侠小说,以为“身轻如燕”只是一种轻功,后来才知道,“身似燕”可以在很多状态下产生。我个人就曾有过这方面的切身体验。前几年由于工作关系,我练过一年的瑜伽,刚开始没什么感觉,三个月以后,每天都感觉自己走起路来“身轻如燕,健步如飞”,真是让人喜出望外。由此方知“身似燕”不欺人也。“忘了浮名身似燕”,不仅是一种世事常态,也是警示语。可以成为一部分人的“醒世恒言”。
    下联:修来淡泊气如兰。“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郭沫若)的诸葛亮有句名言:“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后被康有为翻造为一副联句:“淡泊足以明志,宁静足以致远”。“淡泊”二字,是一个品得高尚之人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美德。“淡泊”可以让一个人的心灵回归宁静,让生命之花绽放的更加美丽,而宁静的心灵,可以让一个人“进德修业”成“气如兰”的智者。陶渊明远离政治以后,以一种淡泊的性情,在“倚南窗以寄傲,申容膝之易安”的生活环境下写了很多为后世所欣赏的名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这就是修来淡泊后的“气如兰”,这种境界古往今来不可能太多。“香掬冷泉,曲院孤山藏处士;春逢巢鹤,平湖秋月照先生”,这不仅是对归隐于西湖孤山,被世人称为“梅妻鹤子”诗人林逋的称赞,其实也是对具有“淡泊”性情这一类人的一种高度的评价。也只有这种具有淡泊性情的“高士”,才会“气如兰”,才能写出“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样的千古名句。“人生是一场没有尽头的修行,人生的大智慧就是修养出宽容来……修行,与苦难中回味甘甜,与泪光中瞥见最美的笑容。”这种有关佛家的警示语,首先都是要建立在一种淡泊的性情上来完成的。因此可以说,“修来淡泊”是必须具备的首要条件,而“气如兰”则是因果。
    无论是上联的:忘了浮名身似燕;还是下联的:修来淡泊气如兰。都是寓情以理,都是站在人生一定的高度上来警示世人:“身似燕”的妙处,“气如兰”的境界。

点评

超赞  发表于 2013-12-9 23:2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3 14:2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水河畔 于 2013-12-13 19:39 编辑

上联:一岭竹声风送远【暮雨清秋】
下联:半窗松影月拉长【清水河畔】

发表于 2013-12-13 14:4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上书房传媒 于 2013-12-20 10:00 编辑

上联:雁字横天,读来尽是相思句【云龙游天】
下联:云笺映水,吟罢皆为寂寞词【雨后斜阳】


    上联:雁字横天,读来尽是相思句。雁字横天,就像一个特写镜头在我们眼前蓦然出现了。这样的镜头即使我们不去读后面的内容,也能猜得到是有关相思的。因为自古以来,有关雁字的诗词都是为寄托一种感情而设置的,这样的情景看似很老套,但因为诗人们各自的感情不一样,自然各自所赋予诗词的内容也不一样。不一样,就会有看点,就会令人有想看个究竟的好奇和冲动。“江上三千雁,年年过故宫。 可怜江上月,偏照断根蓬”(李益)。我还是比较喜欢李易安的“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有景有情,到底是景枨触了情?还是一种情动,使眼前的一切都在哀怨的泥淖里不能自拔?我们且不去管它,我们需要知道,“雁字横天”不是单纯的写景,而是为抒情特意所设置的一个画面,连王勃都说“雁阵惊寒”,这样的季节,遇到这样的画面,对于一个孤独的人来说,真的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无尽苦楚,想不为所动都难。所以,“读来尽是相思句”,是在渲染雁字横天的情感色彩,是在为一种情感生发和泛滥推波助澜,而这种情感就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一种相思。把雁在天空中的飞行比喻成一个字,虽说不是首创,但在诗词中毕竟不多见,雁阵如字,更俗语化,这或许也是对联艺术所特有一种的表现方式,通俗化的语言承载的也是大众所共通的一种情感,亲切而真实,照样能令人有种怦然的激情,照样可以让我们心中微漾起一种叫做温暖的细浪。
    下联:云笺映水,吟罢皆为寂寞词。仰头看天,雁阵已经飞过,心中的波澜似乎还停留在刚刚的相思里,没想到,一低头看到的却是天上的云笺,正在地上的水中寂寞的漂浮着。“云笺映水”,形象而生动,看似说的是自然风景,但所蕴含的内容,都是与相思有关的。也可以说,因为情感在相思的世界里游弋,所以,眼前的一切都有了情感的表达。“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晏殊),这里当然是云在水,云的性情常被比作悠闲而又淡泊的,但在此处,所谓的闲云,成了一种寂寞的替身。用闲云去喻示寂寞,确实不多,很新颖。尤其是这种创作不是凭空臆造,而是在上联的一种相思里生发出来的,因此就显得自然而然,有根有据,不是无根之水,所以就会令人信服。艺术的创作,只有建立在一种更为真实的现实生活上,才会显得真实而生动。再则,“云笺映水”,水是无情物,而云是多情的象征,但这一切都是无言的,都只能靠当事者自己,去解读它们背后所隐藏的情感密码,所以,无论是有情还是无情,在一个相思者的眼中,都只是一种寂寞的代名词。因为从情感的角度来讲,一个处于相思时间段的人,此时需要的不是无声的表达,而是有言的倾述,而所倾述的对象最好是有血有肉的生命体,如果没有,就只能在自言自语中去消耗这种“能量”;在“雁字横天”和“云笺映水”的场景中流连和吟唱;在“雁南飞/ 雁南飞/ 雁叫声声心欲碎/ 不等今日去/ 已盼春来归 /已盼春来归”的歌声中,让一份情感,持久的发酵……
    上联以雁来枨触相思,下联以云来喻示寂寞,可以说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一种情真意切,可以说是一副令人回味无穷的酬唱之作。

点评

文武孜孜不倦,点评很专业非常有味,鲜花美酒祝贺!  发表于 2013-12-13 15:13
发表于 2013-12-17 22: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上书房传媒 于 2013-12-20 09:58 编辑

上联:细雨纷飞烟沁柳【风过可有痕】
下联:微云漫渡雾迷山【孤光自照】


    上联:细雨纷飞烟沁柳。从“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到“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刘长卿)的诗词中我们看到了细雨的一种美。而此联句的“细雨纷飞”,恰好描写的就是细雨的“霏霏”,这种细,不仅是小,而且是柔,所以才会给人以纷飞的状态,这种描写,只有对大自然有过细致而用心的观察,才能在遣词造句上臻于一种完美。“烟沁柳”的“烟”字,更一进步突出了“粉末状”的“细雨”,在空中纷纷扬扬的景致。“沁”,在这里作渗入的意思,既然是细雨如烟,那么我们的眼前所看到的,就是如烟的细雨笼罩着柳树,是看不到雨滴的,但滴滴的雨水就在那里,粉末状的细雨慢慢凝聚在柳叶上,然后再逐渐渗入柳叶……作者以其细致的观察和自身情感的加入,以及精雕细琢的细腻笔触,把这一自然景色描写的真生动而美丽,使我们读来感觉一切景色就在眼前,迷离而美好。
    下联:微云漫渡雾迷山。同样是在描写自然之景色,上联的着重点在近景,这种近景可以让我们有清晰可辨的细微处,但也有一种朦胧的意象在里面,给我们的艺术享受就是,迷离烟雨笼绿柳。而下联重在远景的拍摄,是全镜头的展现一种撼人心魄的大画面。本来是“微云”,但因为慢慢聚集的多了,就会成为一种“漫渡”的气象。一个漫字,让一切都显得充盈而丰腴。紧接着就是“雾迷山”,“雾迷山”是一种很常见的大山里的雨前景,我虽然没在大山里生活过,但我有几次爬山,恰巧遇到“雾迷山”的情景,初时确实感觉只是一点点的微云,但很快这些“微云”就会聚集在一起,形成大雾,紧接着雨也就来了。所以“微云漫渡雾迷山”不仅真实而且精准,说明作者确实经历过此种壮观的美景。“草路幽香不动尘,细蝉初向叶间闻,溟濛小雨来无际,云与青山淡不分”(周昂)。一个是诗,一个是联句,都是在一种场景上抒发对自然美景的感慨,诗虽然是四句,而联句只有两句,但在描写自然景色的笔法上完全可以相媲美。
    整幅对联其实就是一副激情的泼墨画,大雾迷山,细雨纷飞,烟雨笼柳;有远景的迷离,有近景的纤毫毕现;细腻的情感,精致的笔触,让自然美景在一种细雨里演绎得有声有色,让读者们的情感在一种唯美的境界里低徊。
发表于 2013-12-21 22:3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上书房传媒 于 2013-12-22 15:53 编辑

上联:书海百川勤可渡【暮雨清秋】
下联:文心几字苦难精【拂尘客】


    上联:书海百川勤可渡。
    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幅励志对联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一个把书比作海,一个把书比作山;一个是勤可渡,一个是勤为径。都是把做学问看成是一件勇攀高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只有靠积极进取和孜孜以求精神才能获得成功的求知和探索之路。马克思也说过:“在科学的道路上是没有平坦的道路可行的,只有那些在科学道路上不畏艰险的人,才有希望到达科学的顶点!”“书海百川”我们应该看成:知识就像百川一样,最后汇聚入海,成为一本本书,每一本书,就成了一个知识的海洋。这个比喻比较形象,比先前的把书只比喻成山,更具有哲理性。而“勤可渡”,依然沿用前人的思维,来表明一项事业的成功,都是“不经一番寒霜苦,哪得梅花扑鼻香”的。尤其是一个“渡”字用得好。佛家有“普渡众生”之说,而普渡众生非人力可为,必须具有菩萨的慈悲力量,但即使是菩萨的力量也是有限的,正所谓:迷时师渡,悟时自渡。“师渡”不过是一种点化,而“自渡”,也就是真正的成功,其实还得靠自己的努力,这就是“渡”的真髓。“世路崎岖,看迷人捷足登山,争到悬崖无退步;佛天悲悯,愿众生回头是岸,早离苦海渡慈航”。说白了,你不去努力“自渡”,谁也奈何不了你。“书海百川”只有勤奋和努力才能渡过。这种翻造不仅保留了原有对联的内涵和精神,还在遣词用句,以及意境的拓展上,更上了一层楼。
    下联:文心几字苦难精。
    文心,可以看成是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可以看成是作者在文章中表达自己思想的一种寓意。“几字苦难精”,确实是一语中的,也可以说是见道语。古人在这方面有着深刻的体验,“莫话诗中事,诗中难更无。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卢延让《苦吟》)。一个字就能让人如此的劳心费神,更不用说几个字了。“昔《三都赋》十稔而成,始知文贵工而不贵速也”(蒲松龄《聊斋志异》)。区区几千字的《三都赋》,左思竟然用了十年时间来完成,可想而知那份苦心和精益求精的精神,真的是世所罕见,也难怪连当时的文豪陆机看后,赶快把自己写的《三都赋》给烧掉了。于是便有了“洛阳纸贵”、“陆机辍笔”这样的典故。邰正宵也在《找个字代替》歌里唱到:“翻遍日记将千言万语找一个字代替 /却发现爱是最深的痕迹/ 想你就乱乱乱头绪/ 不想就伤伤伤自己/ 情深就不必问/ 是合不合逻辑/ 想你就乱乱乱头绪/ 不想就伤伤伤自己/ 刻一个爱给你/ 在今生今世里……”何其深刻的一个字,竟然要翻遍日记的千言万语才能找到。“文心几字苦难精”其实是在秉承上联的励志内涵,更加明确了一种格物致知的严谨态度和进取精神。看似作者是信手拈来,其实这副下联,也是作者自己钟情于文字,而又深谙其中三味,几多苦情后的一番感悟之语。
    上联虽是翻造,但与原有的联句相比,遣词造句有所创新,而意境也更加深刻;下联则另辟蹊径,完全不与原有的下联有关联,用文心与书海相对,阐发自己对做学问的一种感悟,拓展了对联在翻造中的思维,给予后来者,一种难能可贵的创作启发。
发表于 2013-12-24 23: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文武 于 2013-12-31 11:36 编辑

上联:滴水檐前寻旧事【悟能】
下联:向阳梁上筑新巢【清水河畔】

    这是一幅串对,也称流水对。串对就是上下联所说明的问题,意思是顺乘的,两句连贯而下如行云流水,所以也叫做流水对。也就是说,下联是上联意思的继续和补充,同时,深化上联所要表现的主题,
    上联:滴水檐前寻旧事。可以说是“去岁辞巢别近邻,今来空讶草堂新。花开对语应相问,不是村中旧主人”(韦庄),一诗最精妙的注解。如果说诗句更具拟人化的色彩,那么此上联则属于对联艺术中“蓄风韵”里的一种“浪漫”。所谓浪漫:就是富有诗意,充满着幻想,故意“言过其实”,加以渲染,借以说明一件事情,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个“滴水檐前”,在过去的农村很常见,就是带有走廊瓦屋的前檐边,因为房子上的水要从这里流下,所以就叫“滴水檐”。而紧挨着“滴水檐”的里边,往往就是燕子筑巢的地方,那里不仅能遮风挡雨,还离阳光能照到的地方最近,进出方便,又不会干扰到主人。现在都是楼房,虽然“滴水檐前”还在,但都不再滴水,水都是顺着管道流下去了。当然,我们应该把这个“滴水檐前”看成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再则说了,只要“滴水檐”还在,就会有燕子的身影和巢窠。“寻旧事”,很耐人寻味,因为寻旧事不只是人所特有的一种情感,大多数动物,尤其是那些每年需要迁徙的候鸟和非洲草原上的食草类动物,都有这种习性和情感。不过,大多数都是一种生存本能,没有情感的记忆在里面,而燕子的“寻旧事”确实是有情感在里面的。“花间舞蝶和香趁,江畔春泥带雨衔。栖息数年情已厚,营巢争肯傍他檐”(刘兼)。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滴水檐前寻旧事”,绝非臆造之语,而是朴实和趣味的兼具。这也充分说明了作者对事物观察的细致,和用笔的精到。
    下联:向阳梁上筑新巢。向阳,原意是朝阳的地方,但在这里可以看做是蒙受恩惠的意思。因为燕子被人们称为益鸟,所以能与人和平共处,也是人类的朋友。但燕子出入的巢窠口下,也是燕子排泄粪便最多的地方,所以,有些人家嫌脏怕污了房间和走廊通道就不喜欢,虽然他们不会伤害燕子,但他们会把燕子的巢窠捣毁,不让燕子在自己家里的房梁上筑巢。这样的人家在过去大都是有着深宅大院的富裕户,绝不是住茅草屋的穷苦百姓家,而百姓家都把燕子视为一种吉祥鸟,希望它们能够在自家的梁上筑巢。“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是一种沧海桑田的感慨,绝不是真实的景象。过去有一幅大家所熟知的对联:“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这里的“向阳门第”,多指那些善良的好人家,并不是真正非得朝阳的房子。这样的好人家,才配有“向阳梁”。因此,这里的“向阳梁上”,其实就是作者一个美好和善意的譬喻。“筑新巢”,既然上联在说寻旧事,那就说明旧巢已经不存在了,为什么不存在了,燕子不知道,我们也不知道,但我们知道燕子每年都会回归到原来的地方,如果去年的旧巢还在,它们就会依然在那里安家,抚育幼雏。如果旧巢没有了,它们就会重新寻找最好的房梁来筑巢安家。陶渊明诗曰:“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杜甫也有诗:“故巢傥未毁,会傍主人飞。”这些都是燕子和人类能够和平共处的有力证据。“向阳梁上筑新巢”,不仅是在说燕子,其实也包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一种真诚的祝福和希冀。这样的对句不仅体现了作者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道德修养,也让我们看到了作者那颗善良和仁爱之心,惟有这样的人,才能口吐莲花。
    这幅对联可以说是对仗工整,寓意深刻,是串对的一个经典范例。从上联的“寻旧事”,到下联的“筑新巢”,不仅有前尘往事的回忆,也有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更包含了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

点评

精彩!!!  发表于 2014-7-7 11:15
发表于 2013-12-27 12: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文武 于 2014-2-24 16:55 编辑

上联:梅苑香风常醉客【一抹流云】
下联:兰亭墨韵久闻名【爱恋】

    上联:梅苑香风常醉客。
    花中四君子的“梅花”,从古至今都为文人墨客们所称颂。“梅苑香风”一语有浪漫的情怀在里面,这种浪漫的情怀已经延续了几千年,从文人墨客到升斗小民,已经把这种情怀上升到了一定的艺术高度。虽然说“陌上尽是看花客,真赏寒香有几人”(雪小禅),但这种情怀都会在一种自然景观中油然而生。“梅苑香风”有喜色有雅趣,也是一种景观的艺术性描摹,既有作者的艺术情怀在里面,也有大家所共识的一种艺术氛围的浓重色彩。“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舜)。因为有了梅花,境界则显得开阔和深厚起来,本来是重头戏的客人,成了梅花的陪衬,因为前两句是平常语,我们没有什么感觉,但到了“才有梅花便不同”时,我们心中的便瞬间起了波澜。“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陆游)。这种痴迷的程度,真是世所罕见。即使被世人称之为“梅妻鹤子”的林逋,据说种植的梅花也只有一株。由此可以知晓,这样的“梅苑香风”能够“常醉客”,也在情理之中。虽然说“万物静观皆自得”,但前提总是要有个美好的东西先入为主,让我们为之喜欢和着迷,才能使我们感觉到那种气场可以影响到周围所有的物体。事实上“梅苑香风常醉客”,是一种指向,既有人之常情在里面,也有艺术雅趣在里面。“梅苑香风”,我们也许未必能够闻得到梅花的香,但梅花的色,在白雪皑皑的冬天,是那么的耀眼,一样能够令我们惊喜和叹为观止。“梅苑香风常醉客”像是静静的湖面上,在月白风清的夜晚,偶尔跃出水面的一条锦鲤,所漾出的圈圈涟漪……
    下联:兰亭墨韵久闻名。
    “盛会不殊,放怀宇宙忘今古;幽情共叙,极目山林快咏觞。”即使我们不懂书法,但在浩瀚的中国古代文学中,也会轻松地找到《兰亭集序》这一页;即使我们不喜欢古文,也能轻松地背诵出,“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这样的句子。那段历史时刻不仅因为书法家的书法而流传后世,也是因为作者“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的一种情怀与世人相通,而令古往今来的人们所认知。当然,在这里我们不妨把“墨”字看成是书法,而“韵”字看成是文字的内容。无论是书法艺术还是文学艺术,《兰亭集序》都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如果只有一种好,它的影响不可能会有这么深远。书法如道,“安静写字,书法是一种修持;兴起写字,书法是一种抒情;酣畅写字,书法是一种抒怀;忘我写字,书法是一种境界。”当然,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扬,是与兰亭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密不可分的。古往今来喜欢书法的人,都把兰亭视为心中的艺术圣地,都是抱着一种朝圣的心理前去瞻仰。为什么兰亭会有如此的盛誉,因为王羲之的书法。而被后世尊奉为书圣的王羲之,写字从来不随便。正如一位书法家所言,“古今书家难免有败笔,王羲之却笔笔精到。”王羲之的书法精到,在《兰亭集序》中体现的最为完美。千古风流,一支笔一篇文演绎出的精美绝伦,惊艳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审美。“千百年后凝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仍然可以感受到王羲之笔尖每一个纤细的动作。‘永和九年,岁在癸丑’,那永字的一点如凌空而来的风声,碰到纸上的纤维,顺势微微回转,太极云手般向右下沉去,力道隐合未尽,单鞭蓄势,继续向左缓缓推出……”这其实也是,“久闻名”一个最有说服力的理由。
    上联是“梅苑香风”,下联是“兰亭墨韵”,不仅都是文艺范,还都是为世人所熟知的历史典故。不仅引领我们重温了一下历史,也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滋润了我们的情怀。
发表于 2013-12-31 11:2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文武 于 2014-4-2 07:35 编辑

上联:江山万里几声笑【可乐】
下联:岁月千年一路歌【方竹】

    上联:江山万里几声笑。
    “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去,笑自己以原来无知无识;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这是乐山凌云寺里的一副对联。一个观字,可以使人参透玄机,一个笑字可以使人幡然醒悟。历史中最出名的笑,大抵就是周幽王为博得褒姒一笑而“烽火戏诸侯”那出戏了,虽然故事以悲剧收场,但那一笑,也向后世敲响了警钟。所以,到了后来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不仅又一次惊艳了历史,也惊艳了许多拥有诗人情怀的才子佳人们。固然“回眸一笑百媚生”换来的结局依然是悲剧,但那笑靥,因为诗人们的细腻笔触和历史学家们惊心动魄的演绎,又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历史的前行和发展似乎都是在笑中开始,也是在笑中结束。当然有别于历史兴衰诗人们的笑,演绎的却是一种唯美:“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些“唯美”的笑声,在诗人们的笔下,俯拾皆是,也给过于血腥的历史,留下了温馨的一页。笑,只是一种简单的情感迸发,但其实在历史中不断上演着“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笑人笑己|”。“江山万里几声笑”,作者用俯瞰的姿势来描述历史和总结历史,以一种调侃的态度,把万里江山的兴衰,用“几声笑”来作结,真是别有趣味,也令我们读来深感余味无穷。
    下联:岁月千年一路歌。
    上下五千年文明传承,和历史发展,有笑声,自然也有歌声,从屈原的《九歌》开始,一路走来,虽然歌咏的人在不断变换中,但历史的歌声不断上演着精彩的一幕幕。“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大风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安邦治国需要歌声,但情感的倾诉和交流更需要歌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尚书.舜典》有:“诗言志,歌咏言”,“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诵其言谓之时,咏其声谓之歌”(《汉书・艺文志》)。过去的很多诗都是可以唱的,尤其是宋词,都是根据曲谱去填词,根据音律去推敲文字的平仄,以求合拍和和谐。当然“岁月千年一路歌”,这里的“歌”字应该是双关语,你可以看成是唱出来的歌声,也可以看做是历史前进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抽象的因素。比如“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比如“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这其实都可以归纳为“一路歌”的范畴之内。
    整幅对联,从万里江山到岁月千年,从几声笑到一路歌,不仅对仗工整,而且都是豪迈之声,和意气风发之辞。“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历史早已成为无声的过去,但这幅对联没有把过往的刀光剑影拿出来做文章,而是从另一个角度切入,用笑声和歌声,一笔勾勒出了历史真相中最温馨的一面。作者以宽广的胸怀和纵横捭阖的笔墨“一评今古”,让我们感受了一番“万象空蒙”的宏观历史和大千世界。读来有种酣畅淋漓的大气。
发表于 2014-1-6 12:2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文武 于 2014-1-6 12:28 编辑

上联:眉上愁云吹不散【苏夏】
下联:心中固结解难开【澹泊】(古)

    这副对联翻造自李清照的《一剪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既然是翻造句就必须有所创新,不然就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没有多少嚼头了。这幅对联也属于夸不失真的艺术范畴。夸张在文艺评论中也加增语、增文、夸饰、形容、豪句、激昂之语。王充《论衡》指出,史传记载殷周牧野之战有所谓“血流漂杵。赤地千里”,纣王沉湎于酒,有所谓“以糟为丘,以酒为池”;又《尚书》有所谓“协和万邦”,《诗经》有所谓“子孙千亿”,都是增语、增文。《文心雕龙*夸饰》说:“自天地以降,豫入声貌,文辞所被,夸饰恒存。”
    上联:眉上愁云吹不散。
    传统中有“眉头紧锁”之句,锁的是什么?当然是心事,是愁绪。而此上联直接道出原委,眉上愁云。用云字来形容一种愁绪,我感觉更为贴切,因为所谓的心事和愁绪,确实是飘忽不定的,有时淡、有时浓、有时又是似有似无,即使心结未解,愁绪一直都在,但至少不会表现在脸部,而是可以转嫁到其它方面,比如发牢骚、自言自语、傻坐、流泪、睡觉、还有现在所谓的女性购物,都可以部分地化解这种不良情绪。而不是一直象一把锁那样,锁在眉头之上,令人焦虑。所以眉上有愁云,比眉头紧锁来得更自然一些。“原想这一次远游/就能忘记你秀美的双眸/就能剪断/丝丝缕缕的情愫/和秋风也吹不落的忧愁/谁曾想 /到头来/山河依旧/爱也依旧/你的身影/刚在身后 /又到前头”(汪国真)。这种爱的愁绪真的是吹不散的愁云。“吹不散”与“愁云”看似矛盾,因为天上没有吹不散的云彩,但实际上这是矛盾统一体的一种艺术表达方式。因为这片愁云不在天上,而在一个人的眉间。我们常说,没有打不开的结,没有解不开的谜语。所以,眉间的愁云吹不散,既是真实的文字描述,也是艺术的夸张形式。
    下联:心中固结解难开。
    心中固结不仅只是和上联相对,也是在上联“眉间愁云”上的进一步发挥,而且这种从眉间转换到了心中的描述,是水到渠成的,这种转换也是自然而真实的。固结,说明很顽固。现实生活中,有时候一个人因为某种原因,确实会在心中留下一个结,也可以说是阴影,这个结是怎么结下的,只有当事者自己清楚,旁人无从知道,所以也无法帮助其解决。古语说:解铃还需系铃人,就是这个道理。上世纪“五四时期”,文人们作文喜欢用“块垒”来形容心中的一些结,“块垒”需要用液体的东西来浇开,所以,酒就是最好的东西,但实际上是“借酒浇愁愁更愁”,胸中的一个块垒没浇开,说不定又一个块垒产生了。而此下联用“固结”来形容一种愁绪,然后用“难解开”来连缀;把“解铃还须系铃人”的纠结,和“借酒浇愁愁更愁”的愁绪,直接用“固结解难开”来归纳,是描写“心结”这一块的一个创新和集大成者。虽然这幅对联口语化的直白,看上去略显得逊色,但,文字所蕴含的内容和传递的信息量依然没有减少,而且比喻的更为精准,读起来感觉更真实。艺术的魅力是自身所表现的多样化,无论是高深玄妙的清谈,还是直白的一语道破,只要在所表现的东西中,是大家所喜欢的,并且在情感上可以接受的,甚至说是真善美的,那么,就是能够与读者的审美心灵相通的。艺术在给予我们某种享受的时候,那种心灵的美好碰撞,总是让我们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发表于 2014-1-10 11: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文武 于 2014-1-10 11:20 编辑

上联:岁月如歌,词曲日新月异【黄河族人】
下联:江山似画,卷图水秀山青【孤光自照】

    亚里斯多德《诗学》说“比喻是天才的标识”。所谓“比”,我国古代文论或说“写物以附意”,或说“以彼物比此物”。用现代修辞学的名词说,就是广义的比喻。《文心雕龙*比兴》说:“夫比之为义,取类不常:或喻于声,或譬于事。”
    上联:岁月如歌,词曲日新月异。
    岁月如歌,是我们常见的一种比喻,既是开篇语也是主题思想,就是下面的一切都要围绕着这个中心思想去完成。理论上说,“岁月如歌”已经包含了很多内容,完全可以到此为止,后面的主题可以另起炉灶的创造性自由发挥,但此上联,没有就此打住,而是进一步强化主题地说:词曲日新月异。是歌,就要有词曲,合情合理,自然演绎。如果按这个思路写下去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出句,但作者笔锋一转,用浓墨重彩的“日新月异”,来比喻如歌的词曲。这是一种联贯比,也是递进比,就是先比喻岁月如歌,再比喻歌曲,日新月异。联句一气呵成,不仅毫无粘连的痕迹,也是一种强化主题比喻明确的精巧构思。其目的就是为了烘托“岁月”的年年新、月月新、日日新。贺铸曾用“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来喻愁,就是这个道理。“音乐中的旋律它是由若干乐音艺术加工而形成的一种有组织、有节奏的和谐运动。旋律不能一直下抑或者上扬,而是上行、平行、下行相互掺杂。”所以,把岁月比作歌,不仅形象而且生动。因为不断叠加的岁月,从来都不是风平浪静的风和日丽,从来都是在一种阴晴圆缺里循环往复。这也恰好是“日新月异”的最好诠释。
    下联:江山似画,卷图水秀山青。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的如画江山,不仅有大江东去,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精彩画面,也有小乔初嫁时,雄姿英发,羽扇纶巾周郎的风流倜傥。是一轴历史大画卷,也是长篇诗词所赋予文字的特殊表达方式。但短小精悍的对联不允许长篇大论的发挥,只有截取一段文字或者一个画面,来表达一个中心思想。所以,下联先用“江山似画”定位,再用卷图——水秀山青来比喻。似画江山应该有很多种画面:可以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可以是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可以是长烟一空,皓月千里……但作者只用水秀山青来比喻,看似过于直接省事或者单调老套,但其深层的含义,不在这里。水秀山青的字面意思是风景怡人,但引申到“万里江山”这幅大画卷上来,它的象征意义就是祥和、吉祥、幸福……按眼下的说法就是和谐社会。进一步说,“江山似画,卷图水秀山青”,作者所要表明的就是一副现实版的“清明上河图”。
    “音乐中的旋律总是围绕一个核心音来组织音群,音体系中的所有音承认并支持这个音的核心地位,这样,核心音与体系中的所有音才能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乐思,用音乐术语来说,这个音就是调试音的主音。”这幅对联,无论是上联的抒情,还是下联的绘景,都是在围绕一个主题来歌咏,那就是似画江山里的如歌岁月,因为如歌的岁月,只有在似画的江山里才能谱写历经弥新的精美词曲。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 23:4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上书房传媒 于 2014-1-11 23:47 编辑

上联:空山过雁鸣幽谷【一片虚无】
下联:绝岭栖鹰隐密林【一抹流云】
发表于 2014-1-14 11:3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文武 于 2014-1-14 11:40 编辑

上联:明月照还,一江暮色携愁远【青邪】
下联:樵声归隐,几树幽香伴酒浓【青山疏雨】

    在绘画艺术中,有所谓“宾主”法则,宋朝李成《山水诀》说:“先立宾主之位,次定远近之形,然后穿凿景物,摆布高低。”不仅绘画如此,诗文也是如此。王夫之《薑斋诗话》说:“诗文具有宾主。无主之宾,谓之乌合”。如李益《从军北征》:“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这首诗通过笛声反映从军生活。笛子吹的是带有“离别悲伤之意”的曲子,产生很大的影响:在边塞的三十万兵士,听到《行路难》的笛声,都回头望月思乡。三十万兵士望月的状态是“宾”,它是由笛声引起的,其作用是突出笛声的感人。突出了笛声,也就突出了这首诗所要表现的主题。
    上联:明月照还,一江暮色携愁远。
    陶渊明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之诗句,这里渔人的明月照还,和耕者的戴月而归相仿佛。作者紧接着说,一江暮色携愁远。我们从这些文字里可以看到有景有情,但这些情景只是“宾”,而联句要所突出表现的是明月照还的“主”——渔人,这就是诗词中所谓的“众宾拱主”。明月、暮色、愁都是在为一个主角“渔人”服务,虽然文字里面并没有说“渔人”,但“渔人”已经栩栩如生地在我们眼前了。汉代乐府中的《陌上桑》写秦氏美女罗敷的美貌,描绘了她的华丽打扮之后,又有下面一段文字:“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不去写罗敷脸蛋如何漂亮,也不去写眉眼如何传情,只是将罗敷对于各种旁观者所产生的影响生动地勾画出来。此上联并没有一字提到“渔人”,但渔人的生活已经在这些情景交融的境界中,跃然于纸上。
    下联:樵声归隐,几树幽香伴酒浓。
    樵声归隐,是抽象的虚写,因为樵声是看不到的,用画面是无法描绘出来的,但“归隐”二字点明了时间和人物的生活,仅仅四个字已经把一个有关时间和人物的画面,生动地勾勒了出来。“几树幽香伴酒浓”,如果说前面的“樵声归隐”还只是个简单的提示和模糊的概念的话,那么“伴酒浓”,已经明确点出了时间和人物的生活状况。“归隐”,在这里是时间指向,不用说已经是天色将尽的傍晚,“伴酒浓”,是空间的定向指向,因为一个樵者只有在劳作之后,才能享受到这种劳动的馈赠,才能安下心来畅饮一番。下联的妙处和上联一样,并没有直接说出人物,而是通过“众宾拱主”的艺术表现形式表现了出来。归隐、幽香、酒浓虽不是“主”,但都是为“主”而表现而才存在的。如果没有樵者,这些东西的存在就只是简单的罗列而毫无意义的。“柳枝西出叶向东,此非画柳实画风。风无本质不上笔,巧借柳枝相形容”(江湜)。
    此联句工致细腻,虽然描写的是俗世小人物的生活画面,却有着怡然自得的方外之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实在是难得的佳联。
发表于 2014-1-14 13:58:54 | 显示全部楼层
绝对超赞!联好点评佳!用足了功夫!经久弥香,闲来细品!

点评

上午好。谢谢盗帅兄的支持和欣赏。  发表于 2014-1-25 10:4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天天对联论坛 ( 粤ICP备2021074624号 )

GMT+8, 2024-11-21 22:21 , Processed in 0.07057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关注中国对联网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