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对联论坛

楼主: 上书房传媒

【有凤求凰】佳联欣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4 18:37:17 | 显示全部楼层
赏心悦目,好联好评,书房,文武辛苦

点评

上午好,谢谢胡杨先生的支持和欣赏。  发表于 2014-1-25 10:47
邀请你加入群聊【每日一对】(277人)
欢迎大家加入微信交流群,添加我的微信:muhappylife 或 扫码加我,我将大家拉入到群里。添加时请注明:中国对联
发表于 2014-1-14 21:4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手妙联称双璧,佳评俊赏见绝功。感谢书房!感谢文武!

点评

上午好,谢谢三余堂人先生的支持和欣赏。  发表于 2014-1-25 10:49
发表于 2014-1-15 19:48: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联:花开别院,蔼雾弥天风做客【烟雨江南】
下联:月落平江,清风度我酒成仙【拂尘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4-1-15 19:50: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上联:无心风雨惹花草【拂尘客】
下联:有意雾烟萦水山【孤光自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4-1-15 19:5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拂尘客 于 2014-1-17 08:11 编辑

上联:飞花嫁雨枝含泪【胡杨乱羽】
下联:明月抒情地铺银【拂尘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4-1-15 21:4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上书房传媒 于 2014-2-6 01:35 编辑

书房推荐几幅佳联欣赏对联,苦含大师果然笔走龙蛇。烟雨江南、孤光自照、胡杨乱羽有福。感谢大师为佳联欣赏添光溢彩。端茶献花!
发表于 2014-1-19 11:2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文武 于 2014-1-20 10:33 编辑

上联:花落双肩秋渐冷【蓝格调】
下联:霜侵两鬓岁初寒【清水河畔】

    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虽然纷飞的梅花令我们眼花缭乱,但在我们眼前,主人公的孤独身影,更令人堪怜。诗词创作中有借物以达意之说。清代王应奎《柳南随笔》说:“诗意大抵出侧面,郑钟贤《送别》云:‘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人自离别,却怨‘画舸’。义山忆往事而怨锦瑟,亦然。文出正面,诗出侧面,其道果然。”就是说不是直抒胸臆,而是从侧面借物达意。“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几回惊妾梦,不得到辽西”(金昌绪)。妇女思念远在辽西征戍的丈夫,希望能在梦中相会,恐怕黄莺儿叫醒她的美梦,所以不叫黄莺儿啼叫。似乎是黄莺儿有意同她过不去,破坏了她的美梦,所以迁怪于黄莺儿。此上联“花落双肩秋渐冷”,在文字表面是“秋渐冷”,其实所传达的是真正的“心冷”,而花落双肩的孤单之情,实际上已跃然于纸上。尤其是“渐”字用得好,因为它直接写出了一种由热转冷的一个合情合理的物理过程。也正因为这一个“渐”字的娴熟运用,使整个上联显得生动而鲜活。因为花落而秋冷确实是一个渐的过程,心情的孤寂也是一个“渐”的过程,而不是一下子就冷却了下来。丰子恺在《渐》一文里说:“在不知不觉之中,天真烂漫的孩子‘渐渐’变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侠的青年‘渐渐’变成冷酷的成人;血气旺盛的成人‘渐渐’变成顽固的老头子……这真是大自然的神秘的原则,造物主的微妙的工夫!阴阳潜移,春秋代序,以及物类的衰荣生杀,无不暗合于这法则……”
    下联的“霜侵两鬓岁初寒”,这个“岁”,你可以看成是季节,也可以看成是一个人的年龄段。和上联一样,“霜侵两鬓岁初寒”也是用的“宛转曲达”的艺术创作手法,不去直接描写人的心理活动,而是通过一种自然现象来传达联句中所要表达的意思。“诗至入妙,有言下未尝毕露,其情则已跃然者”(李重华《贞一斋诗说》)。这是艺术手法的一个优点,此下联所秉承的也是这样一个创作形式。而下联的“岁初寒”比上联的“秋渐冷”,更加深了那种冷的感觉,也更让人触目惊心。虽然只是初寒,但毕竟寒比冷,不仅从时令上更进了一层,而且从心理上,已经变得十分的苍白和失望了。当然,这个“初”字的巧妙之处,就在于虽然已是“霜侵两鬓”,但似乎给予人们的心理影响还不是很重,似乎只是刚刚才觉察。如京剧《红鬃马*武家坡》里的一段词:“少年弟子江湖老,红粉佳人两鬓斑。三姐不信菱花照,容颜不似当年彩楼前。”主人公似乎还没有觉察到这种变化。“霜侵两鬓”,看似青春不再,人之将老,但一切才刚刚开始,只是“初寒”,其实,这是表面上的一种自欺欺人,是一种更加委婉的心理暗示,因为这种看似轻微的“初寒”,已经慢慢渗入骨髓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苏轼《江城子*记梦》)。虽然只是十年的生离死别,即使再见就已经很难认得了,不为什么,只为已经是“尘满面,鬓如霜”了,青春的光华已经被尘埃所掩埋,一切都已经面目全非了。
    无论是上联的“花落双肩秋渐冷”,还是下联的“霜侵两鬓岁初寒”都在一种看似平淡的语境里,道出了一种寂寥、孤单、辛酸、无奈、伤感……“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汤显祖《牡丹亭》)。文字不同,语境有别,但和对联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看似轻描淡写,却呵出一片苍凉,几多感慨,令人有唏嘘之感。在诸多“宛转曲达”艺术表现形式的对联中,这幅对联,堪称典范。

点评

最喜欢看文武的点评了,能学到知识!  发表于 2014-1-20 09:28
发表于 2014-1-23 18: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文武老师辛苦了!点评非常到位,超赞!

点评

上午好,谢谢拂尘客先生的欣赏和支持。  发表于 2014-1-25 10:40
发表于 2014-1-24 11:03:50 | 显示全部楼层
联,评,书实是个中三昧,书房兄,文武兄,苦含兄辛苦了,给三位拜个早年,远握
发表于 2014-1-24 16: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绝对是个大工程。仰止。。。。
发表于 2014-1-25 10:3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文武 于 2014-1-25 10:38 编辑

上联:幽径落花风自扫【潇潇】
下联:小桥流水鸟空鸣【三余堂人】

    以动态写静的艺术表现手法,古来在诗中不乏其例。“雨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水中游鱼嬉戏,触动了莲叶;树上飞鸟惊散,摇落了残花,这两个动的场面,正反映了野游时见到的静境和所产生的静意。沈括《梦溪笔谈》说:“古人诗有‘风定花犹落’之句,以谓无人能对。王荆公以对‘鸟鸣山更幽’。……则上句乃静中有动,下句动中有静。”
    上联:幽径落花风自扫,乃属静中有动。安徽凤阳龙兴寺有幅对联:庙内无僧风扫地 ,寺中少灯月照明。此上联是不是化自于此联,我们不能乱加猜测,但其艺术效果是一样的。一个是“幽径落花风自扫”,一个是“庙内无僧风扫地”,都是静中有动。但“幽径落花”,从艺术角度来看,显得更为自然而贴切。“落花”和“风”都是自然之物,而“扫”字则属于人为的动作词汇,正因为这种文字间和谐的搭配,整个上联不仅有了生气,也有了美感。“静的意境,有各式各样的静:清静、宁静、恬静、幽静、肃静、寂静、闲静等等,各种不同的静,都有一些特殊的表现手法,因人而异,因境而异……”(林东海《诗法举隅》)。但在联句中要创造“静”并不是容易的事,因为一切景语,如果离开了人的感受和感情,孤立地、表面地写静就会显得了无生趣。象“松风不动,林狖未鸣”,风不吹,松枝不摇,树林中猿猴未啼,树林中既无动静,也无声音,万籁俱寂,一片死寂,这样的环境虽静,但人走进这样的环境,恐怕不是幽静,或许会毛骨悚然,不寒而栗,有一种骇动之感。而“幽径落花风自扫”,既有幽径的静,又有落花的动,并且还有风,来为这种幽静的环境添一份乐趣,真是难得的佳联。
    下联:小桥流水鸟空鸣,乃属动中有静,更有几分恬静在里面。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也是有静有动,动中有静。此上联也可以说是化自此词句。但不同的是,词句中的“小桥流水”纯属一种景观,只是为整个词句所要表现的情感做一个铺垫。但此下联的“小桥流水”不仅是实写景,也是在和“鸟空鸣”搭配,去极力表现一种“静”。此处的“小桥流水”不仅是主要景观,也是创造一种“静”,不可或缺的主要因素,而“鸟空鸣”只是为这种“静”,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常建《破山寺后禅院》诗说:“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俞陛云《诗镜浅说》说:“愈转愈静”,“由幽径至禅房深处,惟有鸟声潭影耳。鸟多山恓,而写鸟性用一‘悦’字;水令人远,而写人心用一‘空’字,名句遂传千古。末句‘惟闻钟磬’,所谓静中之动”。这首诗的确有“静中之动,弥见其静”的艺术效果。而此下联“小桥流水鸟空鸣”,除了呼应上联的“静中有动”,也营造了一个“动中有静”的恬静氛围,而“鸟空鸣”一语,也恰好应了道家的“无为而无不为”,烘托出了一种很有“质感”的艺术效果。“以动写静,这种艺术手法,就是以静意观动景,而后以动景达静意,从而表现出‘妙合无垠’的艺术境界”(林东海《诗法举隅》)。
发表于 2014-1-29 11:3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文武 于 2014-1-29 11:42 编辑

上联:树茂潭幽,树影伴随潭水动【太行追月】
下联:风轻鸟语,风声酬唱鸟鸣香【盗帅留香】

    上联:树茂潭幽,树影伴随潭水动。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在五祖弘忍大师处得到衣钵后,到了广州法性寺,见到两位僧人对着寺前飘动的幡旗在争辩。一僧说是风动,一僧说是幡动,二人争执不休。慧能大师便站出来点化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二位仁者的心在动。”这虽说是佛家用来警示世人的一段小故事,但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待诗词或对联,也有着相通之处。上联的“树影伴随潭水动”,从真实的世界来说,潭水的动是真实存在的,而树影的动是一种假象,当然,如果让佛家去说,潭水的动也是假象。而这一切的假象,从“视听通感”的角度去切入,确切地说,是风在动。所以德国美学家费歇尔说:“视觉和听觉则是自由的,既是精神的,又是感性的器官。”费歇尔又说:“在视觉中,触觉也被作为精神化了的感官一同被提出了,因为我们不单纯看光和色,也看狭义的形式,结构的样式,甚至冷热的程度。视觉具备着超出自身之上的触觉。”从艺术的分类来看,因为视觉可以沟通触觉,还可以沟通味觉和嗅觉,这种“视听通感”,在很多诗词歌赋或对联中我们都是常见的。歌德说:“艺术应该诉诸掌握艺术的器官,否则就达不到自己的目的,得不到它所特有的效果。”周昂的《西城道中》诗:“ 草路幽香不动尘,细蝉初向叶间闻。溟蒙小雨来无际,云与青山淡不分。”“草路幽香”其实是草路中野花的香,草虽然也有味,但绝不是香,这种艺术的联想,恰好也正是艺术的魅力所在。“云与青山淡不分”是因为“溟濛小雨”模糊了天地间的一切,让我们的视觉发生了错觉,无法清晰辨认眼前世界的真伪,与此上联的“树影伴随潭水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作者的上联,就是通过茂密的树林和幽静的潭水,这一幽雅的环境,然后用树影和漾动的潭水,给我们的视觉和心灵创造了一个形象而又生动的,具有“视听通感”的美丽画面,这个画面,也有着不同寻常的,禅的意境。
    下联:风轻鸟语,风声酬唱鸟鸣香。
    一句“风轻鸟语”,让自然风光美丽无边,而“风声酬唱鸟鸣香”则创造了另一番艺术景象。鸟鸣有声本无香,但作者在此却赋予了它香的形象,这其实正是作者对艺术创作熟稔于胸的表现。因为上联所指,既然是在“树茂潭幽”之处,这样的地方肯定也会有野花的芬芳,连草路都可以有幽香,此处风景绝佳的地方怎么可能不会有香气呢。当然作者的高明之处,不是直接把这种“幽香”写出来,而是通过鸟鸣来表现出来,看似不合理,却又最是合理。表面看是“移花接木”,其实是艺术创作中的“视听通感”。《文心雕龙*物色》说:“诗人感物,联类不穷。”《诗法举隅》中说:“李白写雪花‘吹落春风香’,雪花使人联想到花,又因为春天是花开季节,春风总带花香,所以说雪花有香味;花香与流水有关系,流水与云气有关系,诗人感物,连类而及,所以说‘云气香流水’,这都是感官直觉的联想。”费歇尔说过:“各个感官不是孤立的,它们是一个感官的分枝,多少能够互相代替,一个感官响了,另一个感官作为回忆、作为和声、作为看不见的象征,也就起了共鸣,这样,即使是次要的感官,也没有被排除在外。”“芙蓉院外鸟鸣香,花落日偏长。远山松柏犹绿,近草已疏黄。心不静,静还伤,北风凉。倾杯难尽,两处愁情,无限思量”(流风回雪《诉衷情》)。这里的鸟鸣香是哀景写怨的,而联句的“风声酬唱鸟鸣香”是美景写愉悦的。但“鸟鸣香”一词确实是意外的收获,形象的比喻,有着非同一般的艺术想象,不仅开阔了读者的视野,也拓展了读者的艺术想象空间,堪称神来之笔。

点评

文武兄赏析的比我对的好百倍!!!辛苦!问好三位兄台!  发表于 2014-2-5 22:49
发表于 2014-2-5 20:5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拂尘客 于 2014-2-5 21:00 编辑

找个时间我把文武老师所评过的联都写成书法贴上来,这样效果也许会更好!

点评

刚刚拂尘客的帖子,很好,支持,强烈支持!  发表于 2014-4-6 20:18
拂尘先生辛苦,支持。  发表于 2014-2-9 12:25
书房先感谢笑苦含大师。有劳了。  发表于 2014-2-6 01:34
墙裂附议!!  发表于 2014-2-5 22:47
发表于 2014-2-8 15: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书、评、联俱皆一绝!大家有福了,呵呵。
发表于 2014-2-9 12:2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文武 于 2014-2-9 12:36 编辑

上联:恨月不知心底事【苏夏】   
下联:怀春可有梦中人【大尉】


    谢榛《四溟诗话》:“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这虽然说的是诗词创作,但对联艺术的创作也是如此。出句宜有“气势”,或如狂风卷浪,或如爆竹鸣响,或情调十足,或寓意深刻……等等,都必须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甚至是心中有所触动的一种温馨或温情。而对句宜有余韵,或如高山放石,或如古寺撞钟,或如投石击水……钟嵘《诗品*总论》说:“文已尽而意无穷,兴也。”此处的“兴”就是余味无穷,这一点正是对诗词创作结句要求的境界,但也可以说是对联艺术创作中,对对句所要求的境界。
    上联:恨月不知心底事。乍一看,很简单的一个出句,像是信手拈来,随意撷取的一朵心灵的浪花,其实,却深蕴着一种情感的诉诸表现在里面。网络小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作者辛夷坞,还有篇小说叫《山月不知心底事》,此上联应该翻造于此。既然是翻造,就得创新,否则,就不会有看点。一般的翻造至少也要改动两个字以上,只有这样,才能与原有的句式和内容有所区分,而此上联只仅仅改动了一个字,便一下子使整个句子与原来的句子完全是两码事了。虽说只改动了一个字,但内容却有了非同凡响的,需要诉诸请求的一种情感的渴望,便如在眼前了。一个:“恨”字,看似轻描淡写,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里面所包含的内容,或者说一个女孩子的心思和爱慕之情,以及无法言说的诸多情感都在里面了。这种情感对句的,毫无掩饰的心理直白,绝非易事,没有掌握一定的文字技巧,或者说,没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很容易让这样的情感对句流于“通俗”。当然,这个“恨”字,不是真恨,而是一种含羞的娇嗔,这个“恨”字的运用,是整个出句的灵魂,不仅很“唯美”,还起到了点石成金的艺术效果,不仅使读者浮想联翩,还使大家有种急于想知道对句内容的渴望。所谓“起句如爆竹,骤响易彻”的艺术效果达到了。“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李益)。都是在拿月亮说事,这种“婉转曲达”的艺术创作手法,所起到的艺术感染力,的确可以让读者们心驰神荡,思绪飞扬。
    下联:怀春可有梦中人。有句老话说,出对子容易对对子难。可能有过这样的先例,或者说从对联艺术的表现形式上来看,也的确是这样的。沈义父《乐府指迷》说:“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这样可以留下一个与思想感情相惬融洽的画面,让读者从这个画面中去回味。这种艺术手法多用于抒情诗写到将尽未尽的时候,突然用景物收住,留下一个生动的画面,或者画面兼有画外音。不管是画面还是声音,都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都能给人以无穷的回味。“‘休遣玲珑唱我诗,我诗多是别君词。明朝又向江头别,月落潮平是去时。’首二句,非但见交谊之厚,酬唱之多,兼有会少离多之意。故第三句以又字表明之,言明日潮平月落。又与君分手江头。灞岸攀条,阳关擫笛,人所难堪”(俞陛云《诗境浅说》)。此结句虽说描写的是风景,但情感已尽在其中。但此下联没有按照一种传统的套路“以景结情”,而是采用紧逼似的问答,去创造一幅更为亲切的生活化的生动画面,来完成一幅联句。不仅如此,下联的“怀春可有梦中人”,也并没有直接回答上联的“心底事”,而是故意“王顾左右而言他”,很像是两个闺蜜在闲聊,一个在自言自语地说自己的心事,而另一个却故意正面避开话题,出其不意地进行“旁敲侧击”,这种很突兀的语句转变,不仅让旁观者哑然失笑,肯定也会令当事者猛然一愣。这种场面或许我们也曾经历过,或许就在眼前才刚刚发生。有种刻意的俏皮,和不经意的试探,让一种盎然的生活情趣,倏地在我们心中荡起了圈圈涟漪,使我们在回味之余,让曾经有过的一段少年情怀和情感往事,在内心迅速发酵,顷刻间就会有微笑在我们的脸上绽放。
    这是一副很有艺术特色的,直接描写人物活动的对联,和其它很多景物联不同,它的出彩之处就在于在一种“不动声色”里,却演绎出了“有声有色”的生活画面,着墨不多,却韵味有加,真是“文已尽而意无穷。”
发表于 2014-2-17 12:2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文武 于 2014-2-17 12:34 编辑

上联:秋花凋谢青颜瘦【上书房传媒】
下联:霜叶飘零孤雁悲【纳然禅心】

    上联:秋花凋谢靑顔瘦。陆机《文赋》:“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这是说文生于情,情感于物,春夏秋冬四时的变迁,花草树木万物的盛衰,都直接影响人的情绪。“秋花凋谢”,已是晚秋,这样的季节已不仅仅是冷,而是寒意阵阵;这样的季节,也最令人有悲情伤心之感。“秋花凋谢”本已经达到某种情景描写,实现煽情的目的,但作者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用“靑顔瘦”进一步对这种情景和氛围加以渲染,以悲的气氛烘托悲的心情,很有一种令人凄然而又恻然的催泪效果。“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短短十五字,流传千古,沈德潜说:“至今读之犹存变徴之声。”正是一种苍凉的气氛烘托了壮士慷慨悲壮的心情。“娥眉对镜靑顔瘦,拾级西楼雁字斜”,虽然也是一种伤感和悲情,美则美矣,但气氛不够浓烈,而“秋花凋谢靑顔瘦”,只用七个字,就把一种气氛和心情,烘托、糅合在一起,真是字字入味,字字煽情。
    下联:霜叶飘零孤雁悲。原本上联已经把一种“意境”描写的“尽善尽美”,但作者为了把这种“意境”达到极致,先用“霜叶飘零”烘托气氛,再用“孤雁悲”再一次渲染这种氛围中的“悲情”。给人的感觉,犹如雪上加霜,不忍卒读。“‘况与故人别,那堪羁旅愁。’此昌黎祖席诗也。其起句云,淮南悲木落,而我亦伤秋。英词浩气,抗手杜陵,其用词藻者,如暖风抽宿麦,清雨捲归旂,亦复俊采动人”(俞陛云《诗境浅说》)。“暖风抽宿麦,清雨捲归旂,”也正符合对此联句的评介。金开诚在《文艺心理学概论》中说:“再造想象在文艺欣赏中起着巨大的作用,特别是欣赏语言艺术,再造想象实际上在整个心理过程中占着主要地位。欣赏者正是根据创作中的艺术语言联想到与词语相联系的表象,并按照作者的描述进行表象的组合,因此本身并无形象性的语言符号却能在读者心中唤起丰富的形象感。”当然,这些能够唤起我们“丰富的形象感”的语言符号,首先要取决于作者对文字的娴熟运用,形象描写,以及艺术创作手法“合情合理”的使用。所以说,这幅对联不仅在气氛烘托和“伤情”描写上堪称佳作,而且对文字的娴熟使用也有其独到的地方,的确是一幅难得的佳联。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9 16:5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吮露含英  联苑百花绽放  君似蜜蜂辛苦酿==
发表于 2014-2-24 21: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文武 于 2014-2-24 21:12 编辑

上联:开叶春枝风剪彩【胡杨】
下联:待妆红杏雨描唇【黄河族人】

    上联:开叶春枝风剪彩。
    贺知章的《咏柳》是大家所熟知的一首唐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民谚云:春打六九头。也就是从六九开始就是一年的春天了。而民谚的:七九八九抬头看柳。是指柳树在这个时候已经开始萌芽了,虽然此时的北方很多地方还是冰天雪地,但由于光照的增加地气已开始回暖,当其它树木还处在休眠期时,柳树已经先得知了地气回暖。在很多有关春天的古典诗词中都有对柳树的描写,原因不仅是柳树的形态美,最主要是在早春的季节里只有柳树是最先发芽知春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候”(王昌龄《闺怨》)。“开叶春枝风剪彩”,单从语义上看,不全指的是柳树,但柳树的成分又在里面,因为下联的“红杏”限制了这个语境,“待妆红杏”也就是还没有绽放的的杏花,“九九杨落地,十九杏花开”,从柳树萌芽到杏花绽放中间相隔的这个时间,刚好是柳树开叶的时间段。所以才说“开叶春枝”,若说有所指向,那就是柳树。但如果我们以此就框死了这种思维,却又和后面的“风剪彩”有抵触。汉典对剪彩的解释是: 在仪式上剪断彩带。所以,剪彩二字,不单只有绿色,也含有其它色彩在里面。正是这个灵动的双关语,使整个上联活了起来。如果单纯地看“开叶春枝”很平常,因为有了“风剪彩”,上联才会如此的出彩,让人过目难忘。
    下联:待妆红杏雨描唇。
    一看到这个下联,就让人想起了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诗句。这是个拟人化的比喻,“待妆红杏”显然还是一个个蓓蕾,而“雨描唇”,恰好点明了一个时令中最为关键的所在。“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风吹梅蕊闹,雨红杏花香。”不仅在说明季节,也在说明春雨的重要性。红杏绽放的时候,也刚好是已过了二十四节气的“雨水”,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雨水”预示着雨水增多,真正的春天来临了。从古人的诗句中我们已经看到,春雨和杏花的关联,事实上我们也可以看作,杏花的绽放,是因为春雨的催发。所以说“雨描唇”,指向精准而明确。“待妆红杏”不仅是个很美的比喻,也准确地点明了时间,尤其是“待妆”二字,不仅紧扣住上联的“开叶”,形象化的比喻,似乎在我们眼前出现的是一幅“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场景,也让整个下联一下子有了一种立体美感,读之总能让人心中微漾起小小的涟漪。“柳郎中词,只和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此下联,颇有柳郎中词的韵味。
发表于 2014-2-25 22: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房,文武老师大作!拜读!!受益匪浅!
发表于 2014-2-26 13:3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呼吸 于 2014-2-26 13:31 编辑

犹如对联好教材,受益匪浅!
绝对好帖!
书房、文武老师辛苦!
各位老师辛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天天对联论坛 ( 粤ICP备2021074624号 )

GMT+8, 2024-11-21 22:01 , Processed in 0.07652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关注中国对联网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