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对联论坛

楼主: 上书房传媒

【有凤求凰】佳联欣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3 16:5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文武 于 2014-3-3 16:58 编辑

上联:山深鸟静钟声远【悟能】
下联:地厚天高夜色寒【爱恋】


    周紫芝《竹坡诗话》说林逋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脍炙天下二百年”。这句诗好在哪里呢?司马光《温公诗话》说“曲尽梅之体态”,朱熹说:“这十四字谁人不晓得!然而前辈直恁地称叹,说他形容得好。是如何?这个便是难说,须要自得他言外之意,须是看得他事物有精神方好。若看得有精神,自是活动有意思,跳掷叫唤,自然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除了“水清浅”、“月黄昏”的背景,衬托了梅花清秀高洁的姿质外,上句的梅枝“横斜”,也包含着形式的流动感;而下句“暗香浮动”则直接写出了动感,因此显得活动而有精神。这其实是化静为动的一种艺术创作手法。
    上联:山深鸟静钟声远,“山深鸟静”是静态,而“钟声远”是动态,严格来说整个上联就是化静为动。但“钟声远”在实质意义上也是一种“静”,不过这种“静”在特殊环境下所突出表现的却是一种“动”。黑格尔说:“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而显现出来了。”因此“化静为动”,就是指静物经过“心灵化”,显示了人的活力,富有人的动态。但这幅上联所表现的内容绝不仅仅如此,而是让我们在这种语境中,看到了一种:孤。“山深鸟静钟声远”虽然所突出表现的是静中有动,化静为动,但核心部分却是一种旷远的荒凉孤寂,和亘古如一的索然孤离。还好的是这种“孤独”感,在上联中犹如蜻蜓点水,只是略有表现,而且这种表现还是在一种“美好”的环境下完成的,所以不会给人以心理的不适和压抑,但目标的指向已经很明确了。像是一股寒风倏地在心中刮过,一丝寒冷在身体里,再也挥之不去。
    下联:地厚天高夜色寒。“地厚天高”原本只是一种比喻,在文字情感中不含任何意义,但“夜色寒”一语的突兀而出,像有一股寒风呼啸而至,令人整个身体都会为之一颤,那种蚀骨的寒冷,给人以深入骨髓的感觉。如果这种冷只缘于一种外因,那么身体身体的温度还可以将它调整过来,但这种冷,是缘于由内到外的一种“孤独”,而且这种“孤独”还是无法倾诉的。因而,还有种地老天荒的感觉在里面。昆曲《宝剑记•夜奔》中的林冲唱到:“登高欲穷千里目 愁云低锁衡阳路 鱼书不至雁无凭 几番空作悲愁赋 回首西山月又斜 天涯孤客真难渡 丈夫有泪不轻弹 只因未到伤心处。”“回首西山日又斜,天涯孤客真难度”的林冲就是一种近乎于绝望的“孤独”,而那种“孤独”就是一种在“日又斜”的“夜色寒”中体会出来的。孤独感不仅仅只是在一个人的情况下,才可以感受得到的,身边的环境,甚至是一草一木,有时候都是直接影响我们这种情绪的“缘起”。仲殊的《南柯子*十里青山远》词“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说是时候凄凉,其实又何尝不是作者内心的一种凄凉和孤独呢?
    整副对联,字字推敲,层层递进,虽然只是通过天、地、山、鸟、钟声和夜色,但把一种意象和情感完美地呈现了出来。把人们在某种状况下源于内心深处的一种“孤独”,通过隐身在文字中的一名“孤客”,在“不动声色”中悄然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使人读后,既有感同身受之慨,又生怜悯不忍之心。真是绝妙佳联。由此联延伸,“秋来黄叶成树,对景忽生归棹想;”既然很无奈,那就只好以“雨后青山满郭,登楼常作故乡看。”来聊以自慰了。

点评

两个美女看文武——喜欢。  发表于 2014-3-4 00:03
邀请你加入群聊【每日一对】(277人)
欢迎大家加入微信交流群,添加我的微信:muhappylife 或 扫码加我,我将大家拉入到群里。添加时请注明:中国对联
发表于 2014-3-10 17: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文武 于 2014-3-10 17:13 编辑

上联:小月如眉云点画【苏夏】
下联:寒星若眼水收藏【青山疏雨】


    诗词创作中的巧比妙喻,是以“相似点”为中心,然后赋予更多的艺术因素,就像音乐加了和声,烹调和以酸甜,使人读后有“咀嚼有馀味,百过良未足”(元好问)的感觉。对联艺术也同创作其它作品一样,除了有一个好的主题和内容之外,还需要进行很艰苦的艺术构思。而“巧思”是评判一副对联是否出彩的重要标准之一,“巧思”的内容包括:双关、比喻(明喻、隐喻、借喻)、急转、藏字、嵌画等。
    上联:小月如眉云点画。日本僧空海《文镜秘府论*地*六志》说:“意在妆颊,喻说鲜花;欲述眉形,假论低月。”此上联的“小月如眉”,把新月比喻成人的眉毛,既属于此类型的比喻,但也是一种寻常比,因为在前人的诗词中这种比喻已经是屡见不鲜。重要的是在后面的“云点画”三字的修饰,让一副平常的画面有了诗意和美感。“风暖欲吹残雪尽,月明不着片云遮”,美则美矣,毕竟太过凄清和寂寥,给人的感觉还有几分的寒冷。“小月如眉”,本身一个小字已经先有了几分的“讨巧”,试想在夐辽的夜空中,那一弯小月如眉的画面,该是多么的令人浮想联翩啊,但这还不够,随后又用云彩来作陪衬,使整个画面不再显得单调和乏味,立体感凸现。
    下联:寒星若眼水收藏。“寒星若眼”是现代诗歌中最常见的一种比喻,汪国真在《思念》一诗中描写到:“我叮咛你的/ 你说 不会遗忘/ 你告诉我的/ 我也 全都珍藏/ 对于我们来说/ 记忆是飘不落的日子/ 永远不会发黄/ 相聚的时候/ 总是很短/ 期待的时候/ 总是很长/ 岁月的溪水边/ 捡拾起多少闪亮的诗行/ 如果你要想念我/ 就望一望天上那/ 闪烁的繁星/ 有我寻觅你的/ 目--光。”诗人的想象丰富而浪漫,总能在一种悄无声息里触动着我们最敏感的情感神经。单独看“寒星若眼”自然无新意,但因为有“水收藏”三字的细腻笔触,对句里所蕴含的一种文字张力,像一幅画,让意境顿开。寻常物的寒星和水,因为用不寻常的“收藏”来描绘成一幅画面,来释放一种浪漫的情怀,使整个对句不仅画面感很强,而且诗意盎然,令人回味不尽。整副对联犹如镶嵌在画框里的一幅画,有月有云,有星有水,诗情画意,婉约而唯美,引发人无限的艺术联想。
    明朝的《唐诗画谱》和《诗余画谱》都是根据唐诗宋词里,某些诗词的意境而刊刻出来的,由此可知,诗词中好的意境都是一幅画,都可以入画。“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而对联有的象一首短诗,有的象一幅图画。有这样一幅画,背面是一溪瀑布,飞泻直下,瀑布前面有一只吊眼白额的猛虎正在嘶叫。于是有人根据此画,创作了这样一幅对联:“百尺飞泉鸣震谷;一声长啸势惊天。”联句把真个画面的意境给提炼了出来。
    “小月如眉云点画;寒星若眼水收藏。”此联句既蕴含比喻又兼有“嵌画”的功效,真是一幅难得的既入心又养眼的佳联。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1 14:40: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书房传媒 发表于 2013-9-28 18:53
上联:残月孤舟难入梦【一剑】
下联:寒山古寺好修行【砚农耕】

残月孤舟难入梦==
孑身瘦影不禁愁
发表于 2014-3-16 16:2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欣赏,仍是收获颇多。文武老师,书房老师,苦含老师辛苦!!
发表于 2014-3-17 20:5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文武 于 2014-3-17 20:55 编辑

上联:弯月命题,须画须诗须曲【可乐】
下联:长歌对酒,为云为雨为风【爱恋】

      “审美的过程说到底,就是一个从审不懂到审得懂的过程”(张柯《看点看不懂的东西》)。这幅对联猛一看,容易让人“看不懂”,因为它没有按照严格的韵律,但从内容来看,它确实是一幅有滋有味的趣对。
      上联:弯月命题,须画须诗须曲。以月亮为题作诗作联句,不是什么稀罕事,但要作得巧,从内容到形式都必须有所创新。“弯月命题”似是信手拈来,其实是独具匠心。“弯月”是平常句,但“命题”二字,即是设置矛盾,也是解决矛盾的主题思想。至于这个命题,该如何去解答,作者没有按照惯常的思维,去写与人物有关的各种心理活动,比如思念、回忆、忧虑、恓惶、离愁别恨,而是用抽象的艺术表现手法,“须画须诗须曲”来一气呵成。犹如高山飞瀑,炫目而张扬,而且给人的感觉还有表达后的一种酣畅淋漓。弯月这个命题,本该与感情挂钩,才显得更为情真意切,以此来打动欣赏者的心。像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但在这里,作者却用:画诗曲,来为这个命题解答,不仅想象丰富,而且合情合理中也蕴含着一种巧妙。因为“画诗曲”这三样艺术中,有很多与月亮有关的主题。正是这种婉转曲达的表现形式,才会让我们浮想联翩咀嚼有馀味。吴景旭《历代诗话》说:“凡诗恶浅露而贵含蓄,浅露则陋,含蓄则旨,令人再三吟咀而有余味。久之,而其句与意之微,乃可得而晰也。”
      下联:长歌对酒,为云为雨为风。长歌对酒,是一种真性情的表露,也是针对上联的“弯月命题”而做出的切题切景的对答。似乎有歌有酒,才更能与月相协调,才更能把一种情感完美地呈现出来。李白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都是一边喝酒一边唱歌一边问月,既飘逸又潇洒,诗情画意都在里面了。“为云为雨为风”,这看似简单的一种形容,或者说是为抒发感情而特意设置的一种场景,如果去仔细琢磨上联的“须画须诗须曲”,就有种境界顿开的畅意。因为云如画,雨如诗,风如曲,都是妙极的搭配,这种搭配既是艺术的,也是心灵的;既是真实的,也是抽象的;既是养眼的图画,又是滋润情感的甘霖。黑格尔说:“艺术的显现却有这样一个优点:艺术的显现通过它本身而指引到它本身以外,指引到它所要表现的某种心灵性的东西。”
      诗因为有严格的格律规范,和用词的韵味讲究,才之所以称为诗。但唐代有个叫张打油的用俗语俚词写了一首诗:“江上一笼统,井上一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诙谐幽默,后来他的诗,就被人们称为“打油诗”,成为高雅艺术诗词中的一部分。后人不乏有追捧者,在北宋苏州有个叫陆诗伯的也写了一首“咏雪”的诗:“大雪洋洋下,柴米都长价。板凳当柴烧,吓得床儿怕。”后来他又写了一首咏枇杷的诗“一株枇杷树,两个大丫叉。”后两句暂时没有写出来,另外一名诗人给他续了两句:“未结黄金果,先开白玉花。”他看后不领情地说:“太脂粉气了。”
      巧对、趣对和借对虽然在韵律上不太讲究,但在联句的发展史上也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一席之地。有一则故事说:某樵夫为其岳丈祝寿,请一学究代作一副对联。学究问:“何内容?”樵夫答:“把岳丈称得高高的,把我说得低低的就行了。”学究于是一挥而就:
      上联:太尊翁,尊翁在上,上至三千里凌霄,玉皇盖楼,您在楼头做寿;
      下联:愚晚生,晚生在下,下至十八层地狱,龙王淘井,我在井底挖泥。
      当然不仅是趣对,一些名胜楹联中也时常有不按韵律的。比如扬州瘦西湖公园的对联:
      上联:借来西湖一角,堪夸其瘦;
      下联:移来金山半点,何惜乎小。
      还有青城山引胜亭楹联:
      上联:云蹬行回,倏到危岭忽开爽;
      下联:迷离烟树,旋步绝顶拔荆榛。
      这种情况在楹联中不胜枚举。不过,在一般情况下,韵律就是一言九鼎的皇上,我们还是要俯首称臣“言听计从”的,但有时候我们也可以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一门艺术的发展和创新,只有多种形式的呈现,才会不断的推陈出新。
发表于 2014-3-25 16:2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文武 于 2014-3-25 16:37 编辑

上联:恐惹客愁云掩月【月下听雨】
下联:欲偷春梦玉生香【一剑】

      上联:恐惹客愁云掩月。
      “恐惹客愁”,说明人在外漂泊,如果在家那就不是客,而是主人了;如果不是在为“稻粱谋”而奔波,而是在温柔乡里,富贵梦中尽享人间乐趣,只能是乐不思蜀,而不是忧愁了。所以,一个上联的“前因”,既是整个联句的起始点,也是整个联句需要表达某种内容的中心点。这个点的立意,必须已经蕴含着所要表达的主题,才能使接下来的文字表达更有张力,内涵更丰富,意境更深远。如南唐•冯延巳《谒金门》词“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风是起始点,为什么不是雨,或者其它的东西,因为春天的开始是风带来的。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如“春风又绿江南岸”, 如“屐声惊雉起,风信报梅开”,如“二十四番花信风”,风在前,而雨在后,是完全符合自然规律的信手拈来,而不是诗人们的臆造之词。“云掩月”是自然现象,本没有什么特殊含义,但因为有“惹客愁”做铺垫,才赋予了它一种感情色彩。这种情感的介入,自然而唯美,毫无雕饰的痕迹。“惹客愁”的东西有很多,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甚至是一句熟悉的乡音,但作者偏偏选择了“月”。“人在清醒的时候,每一瞬间总是注意着某种事物。……注意可以有某种客观事物引起,也可以由内部刺激物引起。当事物对于人有一定意义的时候就会引起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观察到,人的心理活动常常指向和集中于对他最有意义的事物。因此,注意也受人的个性特征的制约。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兴趣、信念、世界观等,因而他们的心理活动会有不同的方向和不同的内容,所注意的事物也就会有所不同”(《普通心理学》)。月亮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寄托相思与乡思的载体,以月亮为题的诗词歌赋更是连篇累牍,所以,用“月”来形容“惹客愁”,既有共性,也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恐惹客愁云遮月”,看似普通寻常,但有诗情,有画意,有情感共通,更有不落窠臼的创新。
      下联:欲偷春梦玉生香。
      “欲偷春梦”在这里含有暧昧的意思,但也是真实的情感表达。直白地说,就是想去梦里获得一种欲望的满足。梦里的活动能不能受意识的支配,好莱坞科幻大片《盗梦空间》演绎得十分精彩,不仅可以在梦里为所欲为,还可以建立一个盗梦空间去偷取别人的梦,虽然是科幻片,但还是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为当我们想念一个远在他方的人时,现实中的一切都无能为力,我们总是希望能够通过虚无缥缈的梦来达成这种心愿。“梦因愿望而起,梦的内容即在于表示这个愿望,这就是梦的主要特征之一。此外还有一个不变的特性,就是梦不仅使一个思想有表示的机会,而且借幻觉经验的方式,以表示愿望的满足”(佛洛伊德《梦的解析》)。所以说下联对于“欲偷春梦”的安排,不仅与上联的“恐惹客愁”相对,也是一种人之常情,合情合理,对于孤身在外漂泊的人来说是在正常不过的事,刚好也是排遣或者说是解决“客愁”,最行之有效的方法。“玉生香”,最早见于王实甫的《西厢记》:娇羞花解语,温柔玉生香。《红楼梦》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玉生香”里的这个玉,基本上泛指女人。上联是“恐惹客愁云掩月”:一个远在异乡的旅人,“思妻思子思父母”,到了晚上却连个月亮都看不到,该是多么的无聊和郁闷?下联是“欲偷春梦玉生香”:本来想早早睡去,去睡梦中寻求一种精神的抚慰,但身边却有一位活色生香的女人。这个女人怎么在他身边的,我们不知道,怎么猜随你了。上下联的整个画面完整了,主人公的心理刻画也完整了。此时的主人公在一种诱惑面前有迟疑,有矛盾,甚至是身体与思想的一场激烈斗争……结果如何,我们也不知道,因为对联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剩下的就靠读者自己去联想了。所谓的:言有尽而意无穷,就是这个样子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3-25 17: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句:深山或是修心处【梦难圆】
对句:陋室诚为养性斋【逍遥居士】
 楼主| 发表于 2014-3-25 17: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句:妙笔生花香满案【胡杨乱羽】
对句:近楼得月酒盈樽【悟能】
 楼主| 发表于 2014-3-25 17: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句:桃花扇底风流转【霜冷长河】
对句:日月潭边浪漫来【上书房传媒】
 楼主| 发表于 2014-3-25 17: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句:为解乡愁频举盏【三槐居士】
对句:因寻旧梦枉凝眉【爱恋】
发表于 2014-4-1 10: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文武 于 2014-4-1 10:43 编辑

上联:秋雨霏霏花溅泪【盗帅留香】
下联:愁心寂寂梦传情【爱恋】

       上联:秋雨霏霏花溅泪。
     《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范仲淹 《岳阳楼记》:“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霏霏在这里的意思是雨雪茂盛,连绵不断,但要引申开去,还有一层“凄冷”的含义。这种“凄冷”虽然看似是自然的一种表象,其实更是心理对环境或遭遇的一种反映。因为自然界中的很多东西是没有感情的(或许有,但与我们人类的情感频率不能共振,所以我们觉察不到),而人有。不过人的感情并不是随时随地就会有所反映,往往都是身边的事物或自然中的东西,触动了人心中的某一点敏感处,产生了共振。艾青 《<诗选>自序》:“诗人要忠于自己的感受。所谓感受就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秋天是季节有暑热往寒冷过渡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当然要先慢慢冷下来,这种冷是由风和雨带来的。这样的季节,不仅自然在转换,而人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这些影响突出表现在情感上,容易使人无端地生发出凄凉、恓惶、伤悲……尤其是当一个人的时候,“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而反过来,人会把这种感情的反映,再通过文学形式的描述或文艺形式的表达反映在身边的事物上。所以,正常的、毫无情感的秋雨,就被修饰成了“霏霏”,也让下面的“花溅泪”显得更加自然。当然这种修饰是文学创作者所需要的,也是欣赏者所需要的;这种修饰也是为人的感情抒发能够找到一个更好的籍口。杜甫也有“感时花溅泪”,“花溅泪”是因为感情而生发的,如果没有感情的成分在里面,那就不是泪,那只是平常的雨水。

      下联:愁心寂寂梦传情。
      “比喻之所以要求两种事物‘在一点极其相似,而在整个上极不相似’,就因为前者利于神经过程中的准确‘泛华’,而后者利于神经过程中的准确‘分化’,从而使兴奋点迅速集中,形成深刻的映象”(文艺心理学概论)。愁心,很多时候是最难说,没法说,也说不出的,而无法抒发的情感,也是寂寞的情感,既孤单又有几分寒冷。这种情感用寂寂来形容,最为贴切和传神。“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鬚萧散满霜风”(苏轼)。 现代诗人何其芳 《画梦录•哀歌》:“我为什么看见了一片黑影,感到了一点寒冷呢,因为想起那些寂寂的童时吗?”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寂寂愁心,总是要想办法排遣的,不然时间久了,人的精气神就会减弱,精神也会在一种过度忧伤中坍塌。既然现实无法满足人的希冀,那就只好托梦去传递这一颗愁心,去倾诉这一份相思了……佛洛伊德在《梦的释析》中说:“由替代物出发。利用一系列联想,总可以得到原来的对象……我们或可假定一个梦的元素的联想不仅因为那些元素而定,而且决定于不在意识内的原来的念头。”所以他断言:“梦无论是如何地复杂,大部分都可以解释为愿望的达成。”
      整副对联,因霏霏秋雨而愁心寂寂而花溅泪,然后再通过梦境来完成一份情感的传递。没有悲的字眼,却有悲的情感;用伤秋之语,演绎悲秋之情;用悲秋之情,触发相思之意;虽是对联的格式却写出了诗的意境。有景有情,有人有物;情景交融,物我一体。耐咀嚼,值得一读。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1 11: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佩服文武兄学识渊博,赞一个

点评

我与然然同感,太精彩了!我想能否开个坛子,让盗帅老师出句,文武点评,那岂不是双璧生辉,不知各位是否同意?  发表于 2014-4-6 20:12
的确,太让人惊艳了,看文武老师的点评,是我每天进论坛的头等事,太赞了  发表于 2014-4-1 20:32
发表于 2014-4-8 10: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文武 于 2014-4-8 10:20 编辑

出句:深山或是修心处【梦难圆】
对句:陋室诚为养性斋【逍遥居士】

      上联:深山或是修心处。
       佛祖释迦牟尼原是古印度北部的迦毗罗卫王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乔答摩•悉达多,年青时为摆脱生老病死轮回之苦,解救受苦受难的众生,毅然放弃继承王位和舒适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寻求人生的真谛。他向世间所有的“成就者”者们求学,尝试了世间所有的修行方式,达到了世间能达到的所有顶端境界,但他发现并没有达到他出家的目的,于是放弃了苦行。最后在菩提树下禅定四十九日,夜睹明星而悟宇宙真谛,叹曰:一切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相!从此,佛陀成就了宇宙中最完善慈悲与智慧。修心或修行,在红尘中噪杂的闹市区是很难达到其目的的,即使连当初的释迦摩尼,也只好找一个僻静的地方,“躲”在菩提树下,摒弃一切外来的干扰才能悟道。所谓的禅定入静,首先应该是环境的安静,心才能渐渐进入一种静的状态。所以佛教中的四大菩萨,他们的道场都在深山中。文殊菩萨的道场在山西五台山,普贤菩萨的道场在四川峨嵋山,观音菩萨的道场在浙江普陀山,地藏菩萨的道场在安徽九华山。这些地方都是远离尘嚣的清静之地,最适合修心养性。杭州灵隐寺南面山中上天竺法喜寺有一副对联:山中鸟语花香,活泼天机,好参妙谛;湖上风清月白,真空景象,即是如来。“深山或是修心处”,不仅极具哲理性,也是见道语。尤其是“或是”二字用得好,“或是”,就是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而言的,深山只能说是比较好的地方而已。世俗中人,在生活中遇到了烦恼,暂时找个清静的地方躲一躲,的确是件不错的选择。正如当今很多人在城市里待累了,需要出门旅游放松一下,多选择有名胜古迹的青山绿水之处。但: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山林。这个隐字虽是隐藏的意思,但也包含着修身养性的意思。当然这种隐于市的高人和隐于山林的人是不同道的人。道不同,境界就有差别。修心其实就是修道,只不过此处的道是宽泛意义上的道,没有具体的指向和定位。

      下联:陋室诚为养性斋。
      孔子的弟子颜回,贫居陋巷,箪食瓢饮,而不改其乐,故孔子常称赞颜回具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的君子之四德。徐渭给自己的青藤书屋自撰联云:“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说是东倒西歪屋,或许有点夸张,但也绝不是豪宅。还有“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的杜甫草堂。以及“倚南窗以寄傲,申容膝之易安”的陶渊明。他们的住所都可以说是“陋室”的代言人。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刘禹锡《陋室铭》)。也正是这些“惟吾德馨”的陋室,孕育出了一个个伟大的灵魂。境由心造,不在栖居何处,事在人为,当然有志则成。“人之初,性本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人性的善,或多或少会被现实的“恶”所侵蚀,所以我们才要修心养性。因为修心,可以使心灵纯洁;养性可以使本性不受损害。由此可知,“诚为”二字是点睛之笔,也道出了修心养性所必具备的条件。故宫博物院养性斋有几幅对联颇值得一阅:
      心迹只今偏爱澹;    自是林泉多蕴籍;     体道鸢鱼看活泼;    四季风光无尽藏;
      诗情到此合添幽。    依然书史得周旋。     消闲书史挹菁英。    百城古帙有余馨。
      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书史诗情,都是修心养性的一种滋养。
      
      整副对联不仅道出了修心养性所必备的先决条件,也具有“警世通言”的功用。读后令人颇生感慨。真是一幅难得的哲理性联句。
   
发表于 2014-4-14 15:5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文武 于 2014-4-14 16:00 编辑

上联:荷塘小月含羞走【上书房传媒】
下联:石径繁花带笑开【金羽文龙】

    上联:荷塘小月含羞走
    “荷塘小月”四字,乍一看用笔有点“矫情”,其实不然,即称“小月”,绝不是信马由缰的涂鸦,而是作者有着真实的生活体验和细致的艺术洞察力。朱自清在散文《荷塘月色》中描写到:“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还有“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夏日荷塘的景色,如果你曾亲眼见过,就会发现那水中的月亮确实还没有一片荷叶大,但荷叶再稠密,也有稀疏的地方。“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郦道元《三峡》)。 由此我们知道,虽然是“隐天蔽日”,照样会有看到它们的时候。而天上又圆又大的月亮,在此荷叶田田的池塘里,的确小的不够显眼。王昌龄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如此大的一个人,在荷塘里面都看不见,更不用说夐辽天空中那一轮月亮的倒影了。当然,所谓“小月”的感觉,完全是因为田田荷叶的衬托。艺术创作中都有其特殊的表现形态。这是在文艺创作的长期发展过程中,由创作和欣赏的辩证关系所决定的。这种创作和欣赏,也是沿袭着前人的美学规范,和千百年来约定俗成的艺术欣赏而产生的。艺术创作不仅要使人悦目动心,还要给人以美好的感受和深刻印象的特殊反应。如果说“荷塘小月”是真实的艺术再现,那么“含羞走”,就是美好的艺术表现。前面已经说过,正因为荷叶的稠密,能在水中看到的月亮总是若隐若现,而若隐若现引申开去,也含有羞羞答答的意思,作者用一“羞”在来形容,堪称神来之笔。.因为“羞”字的释义,其中就有:难为情,害臊,羞怯,羞涩的意思。这种拟人化的描写,既有艺术创作的共性,也有艺术欣赏的情感与认识。

    下联:石径繁花带笑开
    石径指山间石路,杜牧《山行》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这里也可以看作是乡间小路。虽然在古诗词中有很多地方都有“繁花”一词的出现,比如李商隐 《和马郎中移白菊见示》:“素色不同篱下发,繁花疑自月中生。”元 倪瓒 《三月一日自松陵过华亭》诗:“春与繁花俱欲谢,愁如中酒不能醒。” 但有些人从直观上理解只是“繁密的花”,其实这只是其一;其二是,繁花一般都是指花朵儿小而多。如果你常去郊游,或者常去一些乡间阡陌散步,就能见到这种很平常的景观,很多你叫不上名的野花,花色单调,花瓣基本上都是单瓣,鲜有花香,白紫黄色居多,相互簇拥着毫无姿态地盛开在小路的两边或者是田埂上,它们不需要人为的关照,只要有雨水的滋润和阳光的照耀就够了,它们不但生命力旺盛,而且从春天可以不间断地一直开到晚秋。这些繁花由于常见,又没有什么特别引人注目的地方,所以,也最容易被人们所忽略。“石径繁花”对“荷塘小月”是切景切题,真是妙极。“带笑开”,比喻自然而贴切。这个“笑”字和上联的“羞”字一样,都是妙手偶得之。因为它们只是野花,不是被人们移植在庭院或温室里以及花盆中,又是施肥又是修剪,看似精心呵护,悉心栽培,备受关爱,其实也有“樊笼”之困。庭院中既有围墙,也有树木,看似遮风挡雨,但其自然生长的本性也被禁锢,不能像在原野上一样,饱饮甘霖和风之美,尽享阳光抚爱。笑,是因为自由而畅意;笑,是因为自然生命没有受到阻碍和禁锢;带笑开,不仅是美丽生命的尽情绽放,也是痴情文字的完美描述。席勒说:“在一部文艺作品中,它的种类所具有的特殊形式,倘若充分得到发挥,使它最好地达到这种文艺种类的目的,这部作品就算是十全十美。”真是一语中的。
发表于 2014-4-21 21:0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文武 于 2014-4-21 21:06 编辑

上联:云开忽见千峰秀【三余堂人】
下联:雨断惊羁满地殇【霜冷长河】

      上联:云开忽见千峰秀。
      元好问评陶潜诗云:“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用这句话来评价这幅上联,也挺合适。这幅上联虽是纯自然景观的描写,但平淡中不失精切,再加上场景的一个陡转,使整个意境给人一种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的一种惊喜。云开,说明天放晴了,而在此之前的情形是怎样的?忽见千峰秀。忽见二字,看似着重点在“千峰秀”上,其实是对云开的一种注解,具有双关语意。忽见的前提,一定是时间久了,一定是思想一直沉浸在某种情绪里;只有一种晦暗,一种抑郁,一种没有亮色的景象在心中徘徊已久,这种情感的惊喜和语义的陡转才会显得自然而清新。云未开之前或许已经是“千峰秀”了,但那时的情感不在这上面,而在云或雨上,心中一直纠结的是什么时候天会晴朗起来,当时的云或雨已经把人的整个情感都浸润在里面,甚至影响到了正常的日间生活和心理活动,所以其它的东西就被忽视了。当然,这种忽视既正常也非正常:正常的是这种现象徘徊不去,的确会主导人的情绪或者说是情感;不正常的是,这种现象本就是一种自然现象,不是人力可以改变的,劳心费神只能是杞人忧天。所以,当“云开”之日,才会瞬间发现已经是“千峰秀”了。其实,说是千峰秀的乍现一下子感染了人的情绪,不如说是一种情感倏地跳出某种局囿的轻松和释然,才觉得是“千峰秀”了。并且,这个“忽见”还有一种禅意的顿悟在里边,真是难得。盎然的气息和清新的意象,堪与辛幼安的“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相媲美。

      下联:雨断惊羁满地殇
      雨断,也就是雨截止,停了。与上联的“云开”相对,也是对上联“云开”的一种补充,因为上联说的只是“云开”,那么有云的时候是下雨了还是一直阴着?所以,“雨断”就是在解释云开之前的景象。“惊羁满地殇”,满地像是被惊了的无羁之马横冲直撞过的一样,到处都是被雨水蹂躏和打落的“生命”。下联的“雨断”除了补充上联的“云开”之外,“满地殇”和上联的“千峰秀”也形成了一种巨大的心理反差。这很像是一组摄影镜头,上一个镜头拍摄的高处,是云开时的阳光和秀丽清新的高山之景,而随着镜头的下移,在我们眼前出现的却是触目惊心的一地“狼藉”。这种“反对”极易给人造成一种很大的心理和情绪上的落差,原本刚刚还在为“千峰秀”的出现而惊喜,为某种压抑的突然排解而欣慰,而此刻的一低头,却又突然发觉,除了惊喜,还有令人无法想象或预料的伤情在里面。上联是在“云开”之后的“忽见”中,完成了联句的急转,让一种情绪在这种急转中得到了释放;而下联“雨断”后的“满地殇”,刚好是针对整个上联“云开”后“千峰秀”的一种急转,也就是所谓的“反对”。“反对”,一般在抒情联句和哲理联句中比较常见,而在这种纯自然的联句中确实不多见。虽然作者只是真实再现一种场景,但在一种反差极大的视角和心理冲击力下,也能够把笔墨运用的如此娴熟,可以看出作者的艺术修养和下笔如有神的功力,确实非同一般。
      正如歌德所说:“艺术家对于自然有着双重的关系:他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隶。他是自然的奴隶,因为他必须用人世间的材料来进行工作,才能使人理解;同时他又是自然的主宰,因为他使这种人世间的材料服从他的较高的宗旨,并且为这较高的宗旨服务。”
发表于 2014-4-21 22: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句对联 不难
对出佳联 难也
赏析佳联 最难也
书房辛苦了 文武辛苦了 两位的赏析 多多精彩 恋恋学习了 敬佩两位 问好
发表于 2014-4-28 20: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文武 于 2014-4-28 20:15 编辑

上联:舟横野渡云来系【远山含黛】
下联:雁宿寒江月伴眠【哈哈哈】

      上联:舟横野渡云来系。
      我在评价一位初学对联朋友的对句时,说是“景隔了”。他不太明白。我就直白点说:风景联就是一幅画,上联说一部分,下联说一部分,形成一种对话,而不是各说各的。风景联不同于其它类型的联句,可以有更多的想象和发挥的空间,等于说创作空间比较逼仄,否则就容易“隔了”。所以风景联就很难创作出好的作品来。古人说“虚者枯,实者塞。”如果只写“实”,就显得堆垛,死沉沉,没有生气;如果只写“虚”,就显得很抽象,干巴巴,没有诗味。正所谓:“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晁说之)。所以要虚实相生,情景交融,方为好联。古人把看画,说成是读画,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看,只是一种直观的欣赏;而读则是从画面的景物去联想到画外的景物,甚至是情感。“舟横野渡”是实景,云也是实景,而“系”字是虚景,它只是作者通过画面,然后经过艺术想象而创作出来的一个抽象的概念。但也正是这个被虚无缥缈的云所系住的舟,使整个画面有了一种层次感和美感;再就是,也正是这种让在一个画面上,看似毫无关系的两个东西,用一个形象的“系”字,使它们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会使原本简单的甚至是死板的画面,活了起来。出色地完成了艺术中“化虚为实”的创作技巧。

      下联:雁宿寒江月伴眠。
      雁宿寒江和月都是画面中的实景,而“眠”则是抽象的,但这些是创作者和欣赏都可以共同认可的一种“虚景”。这也正是艺术创作中所不可或缺的情感思维和美的想象。这种想象是在挖掘和放大一种审美,也是人们精神上所需求去的一种美的欣赏和享受。“文艺创作作为一种特殊的反映和创造来看,它却是高度‘情意化’的,必须把作者的情感和意愿熔铸在创作的成果之中,使人看了之后能够动情。为了充分表达情感和意愿,文艺创作反映客观事物还可以‘遗貌取神’,甚至运用超现实的想象,以起到强烈表现情意的作用”(金开城《文艺心理学概论》)。从整幅对联所创造的画面来看,也就是有舟和云,雁和月这些常见物质,如果仅是这些东西所组成的画面,不足以让欣赏者着迷和“入戏”。而是因为有了一个“系”字和一个“眠”字的形象点化,使对联所描写的整个画面,意境凸现,图文并茂。
 楼主| 发表于 2014-4-29 03:4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上书房传媒 于 2014-4-29 03:46 编辑

上联:化雨春风花润色,招蜂惹蝶【悟能】(古)
下联:画桥烟柳鸟谈天,戏月侃云【纳然禅心】
发表于 2014-5-4 11: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十里洋洋 于 2014-5-4 11:14 编辑

莫道陈王八斗才,
对联网上百花开。
连珠妙语频频出,
似水柔情滚滚来。
文武苦心评语写,
书房善意爱心栽。
闲时不忘勤登陆,
此处方能尽敞怀。
老师们着实辛苦了!給先生,兄弟姐妹们敬茶、敬酒!

点评

上午好,谢谢先生的抬爱和欣赏。  发表于 2014-5-5 10:30
发表于 2014-5-5 10:3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文武 于 2014-5-5 10:41 编辑

上联:文从曲径通幽处【太行追月】
下联:意满闲庭揽趣时【雨后斜阳】

      上联:文从曲径通幽处
      任何文艺创作都将客观世界中的种种事物形象,统一表现于某种特定的艺术形式。但这种反映,都已经有了或多或少,这样那样的变形与虚拟,也就是艺术的加工与创造。这种文艺创作,虽然出自创作者之手,必须为欣赏着所认同,使创作者和欣赏着之间成为一种默契,方可算是成功的艺术创作。大抵我们在学校时,就听老师给我们讲过:文似看山不喜平的话。其实这些话在最普遍的俗语里也有:为人要直,为文要曲。“直”不但指“正直、诚实”,还泛指一切美好的德行;而为文要曲,“曲”有五点意思,即情节曲折、谋篇曲折、细节曲折、立意曲折、善用曲笔。这些都是前人总结出来的文艺创作的不二法门。“因此我看到,社会-精神-文化的规定性凝聚成一个复合体,它强迫人们承认一种遵循文化印记和规范的真理的自明性、确定性和证据”(埃德加*莫兰《方法:思想观念》)。“文从曲径”,首先曲径二字已经点名联句要说的话题,虽说这个话题有点老套,但“通幽处”的落笔点,一下子令我们和作者有了一种默契感。前人只是说了作文要“曲”的大概意思,至于如何曲法,曲后应该是怎样,这个概念比较模糊,要全靠个人的理解能力和想象去完成,或者要读很多相关的理论才能有所感悟。而此上联直接用一个“幽”字,就把“为文要曲”的要义囊括了进去,就解决了要用很多字才能解释清楚的一个话题。幽,在汉典中有几种比较符合作文的解释。一,深邃,出自幽谷,迁于乔木。——《诗•小雅•伐木》。二,幽静,青云动高兴,幽事亦可悦。——杜甫《北征》。三,幽雅,幽赏未已,高谈转清。——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这些解释都完全符合人们对文章中的审美要求。由此说明一个“幽”,不仅是点睛之笔,也拓宽了我们在艺术欣赏时的想象空间。虽然此联化自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诗句:“曲径通幽处”一句,但因为有了“文从”二字的提挈纲领,便产生了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下联:意满闲庭揽趣时。
      意满,心意满足。闲庭揽趣,闲庭:寂静的庭院。杨炯 《梓州惠义寺重阁铭》:“闲庭不扰,退食自公,远览形势,虔心净域。” 此时的“趣”,在“虔心净域”;谢翱 《效孟郊体》诗:“闲庭生柏影,荇藻交行路。”此时的“趣”,在“荇藻交行路上”;高明 《琵琶记•牛氏规奴》:“风送炉香归别院,日移花影上閒庭。” 此时的“趣”,在“日移花影上”;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此时的“趣”,在两人所共有的一种闲情逸致上。洪应明《幽窗小记》:“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此时的“趣”,在一种淡定的心态里。无论是哪一种情形和心态,“趣”之所在,都是心态使然。上世纪美国著名的行为科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发现,对美的需要至少对有些人来说是很强烈的,他们厌恶丑恶。所以他早期对学生作的一些研究和试验证明,丑会使人变得迟钝、愚笨。从严格的生物学意义上说,人需要美正如人的饮食需要钙一样,美有助于人变得更健康。“闲庭揽趣”,其实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这个过程不需要任何人为的附加条件,只是在一切意象简单的展示中完成的,这种审美基本上是一种纯精神上营养汲取,所以才容易令人心满意足。一副哲理联句能够营造出如此的唯美境界,甚至能够启发人们的一种审美意识,的确是一幅难得的佳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天天对联论坛 ( 粤ICP备2021074624号 )

GMT+8, 2024-11-23 17:51 , Processed in 0.08592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关注中国对联网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