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5-5 10:3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文武 于 2014-5-5 10:41 编辑
上联:文从曲径通幽处【太行追月】
下联:意满闲庭揽趣时【雨后斜阳】
上联:文从曲径通幽处
任何文艺创作都将客观世界中的种种事物形象,统一表现于某种特定的艺术形式。但这种反映,都已经有了或多或少,这样那样的变形与虚拟,也就是艺术的加工与创造。这种文艺创作,虽然出自创作者之手,必须为欣赏着所认同,使创作者和欣赏着之间成为一种默契,方可算是成功的艺术创作。大抵我们在学校时,就听老师给我们讲过:文似看山不喜平的话。其实这些话在最普遍的俗语里也有:为人要直,为文要曲。“直”不但指“正直、诚实”,还泛指一切美好的德行;而为文要曲,“曲”有五点意思,即情节曲折、谋篇曲折、细节曲折、立意曲折、善用曲笔。这些都是前人总结出来的文艺创作的不二法门。“因此我看到,社会-精神-文化的规定性凝聚成一个复合体,它强迫人们承认一种遵循文化印记和规范的真理的自明性、确定性和证据”(埃德加*莫兰《方法:思想观念》)。“文从曲径”,首先曲径二字已经点名联句要说的话题,虽说这个话题有点老套,但“通幽处”的落笔点,一下子令我们和作者有了一种默契感。前人只是说了作文要“曲”的大概意思,至于如何曲法,曲后应该是怎样,这个概念比较模糊,要全靠个人的理解能力和想象去完成,或者要读很多相关的理论才能有所感悟。而此上联直接用一个“幽”字,就把“为文要曲”的要义囊括了进去,就解决了要用很多字才能解释清楚的一个话题。幽,在汉典中有几种比较符合作文的解释。一,深邃,出自幽谷,迁于乔木。——《诗•小雅•伐木》。二,幽静,青云动高兴,幽事亦可悦。——杜甫《北征》。三,幽雅,幽赏未已,高谈转清。——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这些解释都完全符合人们对文章中的审美要求。由此说明一个“幽”,不仅是点睛之笔,也拓宽了我们在艺术欣赏时的想象空间。虽然此联化自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诗句:“曲径通幽处”一句,但因为有了“文从”二字的提挈纲领,便产生了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下联:意满闲庭揽趣时。
意满,心意满足。闲庭揽趣,闲庭:寂静的庭院。杨炯 《梓州惠义寺重阁铭》:“闲庭不扰,退食自公,远览形势,虔心净域。” 此时的“趣”,在“虔心净域”;谢翱 《效孟郊体》诗:“闲庭生柏影,荇藻交行路。”此时的“趣”,在“荇藻交行路上”;高明 《琵琶记•牛氏规奴》:“风送炉香归别院,日移花影上閒庭。” 此时的“趣”,在“日移花影上”;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此时的“趣”,在两人所共有的一种闲情逸致上。洪应明《幽窗小记》:“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此时的“趣”,在一种淡定的心态里。无论是哪一种情形和心态,“趣”之所在,都是心态使然。上世纪美国著名的行为科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发现,对美的需要至少对有些人来说是很强烈的,他们厌恶丑恶。所以他早期对学生作的一些研究和试验证明,丑会使人变得迟钝、愚笨。从严格的生物学意义上说,人需要美正如人的饮食需要钙一样,美有助于人变得更健康。“闲庭揽趣”,其实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这个过程不需要任何人为的附加条件,只是在一切意象简单的展示中完成的,这种审美基本上是一种纯精神上营养汲取,所以才容易令人心满意足。一副哲理联句能够营造出如此的唯美境界,甚至能够启发人们的一种审美意识,的确是一幅难得的佳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