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对联论坛

查看: 4423|回复: 8

【联话散文】白石里情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1 03:3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上书房传媒 于 2013-7-1 03:34 编辑

      师范毕业分配在山区,听说白石里水库的桃花很美。翌年桃花盛开,匆匆寻了过去,白石里水库很小,其实就是一个潭,四周是陡峭的山坡,绿树葱翠,一面圆镜嵌在谷底,一条窄窄小路几乎垂直向下,水边有一个雅致的小亭,朝南的山坡上有一大片桃林,绚丽烂漫,像蓝天落下的胭脂云,陶醉了,傻傻立在桃树下,轻风一吹,粉红色的花瓣纷纷从枝上滑落,在空中飘荡着,秋千着,恰似一场桃花雨,那桃林把白石里一潭清水映得红晕满面。接下的几年,仿佛和白石里有个约定,桃花开了,我便去拜访,常常带一本书一泡就是半天,有一次竟背了手风琴,在那林中引喉高唱《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后来离开了山区,常常想起白石里那片桃林,时时做着那里的梦。在梦里,自己平仰在桃树下,成片成片的粉瓣醉舞着,旋即幻化成一个着一身粉红色粉面桃脸小姑娘姗姗向我飘来,我张开手臂拥抱她时,她却从我臂弯下逃逸,笑盈盈向那一潭碧水飞去。有一次梦见一件趣事,夏日傍晚,一抹彩霞在西天灿烂,那片桃林挥舞着粉红色风衣向彩霞飞去,那彩霞相形见拙,慌忙躲到山的背后。再后来,有人在白石里对面建了个江南孔雀园,朋友约我去玩,我笑了摆了摆手;又过了段时日,白石里旁围了个丫髻山生态园,学生约我去转转,我笑了摇了摇头。人工雕琢的不是自然美,我钟情的是白石里那片桃林,我更喜欢单身独处享受那份静谧。

   去年一次酒宴上偶尔谈到桃花,我一兴之下冒了句白石里桃花最美。桃花冲我没有去过,在我看来,无锡阳山桃花属于妈妈型的,有成熟之丰韵,为水蜜桃而开;我老家门前桃花属于光棍型的,虽也辉煌一时,但独木不成林,孤独凄美之感;唯有白石里桃花属于少女型的,依山傍水,天生具有一股灵性。话刚完,一中年人站起来,他告诉我他就住在白石里,承包了一片桃林。前几日,我打通他的手机,风尘仆仆故地重游。
   
   他家的桃树不高,灼灼桃花绽放在晴空下,虽有几树梨花相得益彰相映成趣,但我觉得还是缺点什么。傍晚时分,我们坐在桃园喝酒,他女儿站在一旁给我们斟酒,七八岁左右,穿一件粉红色上衣,两朵桃花飞上脸,一潭碧水附于眸。我猛然醒悟,她就是我常梦见的那个女孩。晚饭后,我独自向白石里水库走去。
   
   一轮弯月朦胧,幽谷空寂,垂柳盈绿,潭波涟漪,山岚轻漫,暗香扑鼻。桃花依旧,粉嫩娇羞,水灵娟秀,淡淡的红平添几份纯真,采几片花瓣放在唇中,顿觉丝丝甜蜜。桃花脉脉千潭水,江南的灵水赋予这片喧闹纷争之外桃花特有的风韵。  
   
   一阵山风吹来,心旷神怡,这里就是我心底的世外桃源。
   
   
邀请你加入群聊【每日一对】(277人)
欢迎大家加入微信交流群,添加我的微信:muhappylife 或 扫码加我,我将大家拉入到群里。添加时请注明:中国对联
发表于 2013-7-1 08: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美文!

其实桃花源在我家乡呢!

点评

邀请一下,明年带几个联友到潇湘月家乡看桃花。刚在文学杂志发表的一篇散文,练笔之作。谢!  发表于 2013-7-1 09:36
发表于 2013-7-1 19:30:54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弹自唱,自得其乐,看来歌喉肯定不错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处桃花源。传媒功力深厚,好文笔,赞了

点评

只会弹琴,嗓子不好。中学兼音乐多年,可能埋没好几个歌唱家,闲时散文闹闹,小说几乎没有,何时跟月下听雨学习写小说,计划中。文章一般,朋友高夸了。谢谢你的关心。  发表于 2013-7-2 05:18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 10:31:44 | 显示全部楼层
赏习兄之佳构

点评

对联、散文皆我文趣。联友能写一定很多,香帅号召一下,大家对联之余也写写诗词随笔,乐乎乐乎!  发表于 2013-7-2 14:11
发表于 2013-7-4 13: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仿佛闻到桃花淡淡的清香,让人如痴如醉。
心种一片乐土,便是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

点评

心种一片乐土,便是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一语道破天机。谢版主抽暇阅读。愿淡淡的花香永远伴随倩妹!  发表于 2013-7-5 03:4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天天对联论坛 ( 粤ICP备2021074624号 )

GMT+8, 2024-11-22 01:13 , Processed in 0.08049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关注中国对联网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