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对联论坛

查看: 3076|回复: 7

对联的自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7 05:4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联的自对(转帖)

关于联的自对:

  今天讲讲自对,本来有一定成联基础进行的话题,不妨先说说,有利于大家欣赏对联,并对构思成联有所帮助

  先说概念:

  联中自对,或称同边自对,即对联的上联或下联的同一边包含对仗关系,形式上形成前后对仗,而非联中同位部的上下对仗。无论在长联或短联中,均可有自对,由于短联字数少,故只能有句中词语自对,而长联则既可以有句中词语自对,也可以有句子自对。

  1、词语自对

  (1)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天和地是名词,有和无是动词,句内工对,上下联宽对。

  花在春秋风里笑

  人于青白眼中行[云卷]

  春、秋是天文类,青、百是颜色类,句内工对,上下联宽对

  (2)双字自对

  上海市豫园一笠亭联:

  游目骋怀,此地有崇山峻岭;

  仰观俯察,是日也天朗气清。

  上联游目、骋怀自对,崇山、峻岭自对;下联仰观与俯察自对,天朗与气清自对,上下联不相对。

  偶感

  相逢即有缘,最好是解语会心,由他恣意

  风月本无主,放眼皆青山绿水,任我骋怀[云卷]

  解语与会心、青山与绿水自对,上下联不相对。

  (3)多字自对

  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 (清·李啸村赠郑板桥)

  “诗书画”三字互对,“归去来”三字互对,上下联不相对。

  甘肃敦煌阳关长亭联:

  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

  悲、欢、聚、散和南、北、东、西分别都是句内自对。

  云卷(275169264) 20:35:41

  (4)隔字对

  项羽

  千古而传,非功非罪;平生所爱,一马一人。[金锐]

  非功、非罪自对,一马一人自对

  赠画家刘金河

  入佛入诗,与一枝一叶一花相得也;如人如画,从无笔无心无我而求之。 [金锐]

  一枝一叶一花自对、无笔无心无我自对。

  题“我来花已落”

  是缘非缘,人来人去皆为客;有约无约,花落花开又一春[云卷]

  是缘、非缘自对,有约、无约自对;人来、人去自对,花落、花开自对。

  (5)不等量自对

  此种自对中,自对词语的数量不同。王力先生《汉语诗律学》中说这种对仗形式,“如系五言,往往是上两字与下三字相对,如系七言,往往是上四字与下三字相对,这样,虽然在字数上不相等,在意义上是颇工整的对仗”。

  四面荷花 三面柳;一城山色 半城湖。 (济南大明湖铁公祠联)

  二分诗景 八分画;

  楼外江声 天外峰。 (吴恭亨自题居处)

  以上为句内词语自对的形式,比较容易理解,大家没什么疑问吧

  先说句内字词自对的问题,下面要详细讲句子自对

  就是句间自对

  句子自对是今晚的重点



邀请你加入群聊【每日一对】(277人)
欢迎大家加入微信交流群,添加我的微信:muhappylife 或 扫码加我,我将大家拉入到群里。添加时请注明:中国对联
 楼主| 发表于 2019-8-7 05:47:29 | 显示全部楼层
2、句子自对

  句子自对,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如根据自对句子的多少,可以分为两句自对、三句自对、以及更多句自对;根据自对句子的字数是否相等,可以分为等字数句子自对和不等字数句子自对;根据自对句子是否上下相对,可以分为上下也相对的自对和上下不相对的自对;根据自对句子是否重字,可以分为有重字的自对和无重字的自对,其中有重字的自对又可以分为规则重字的自对和不规则重字的自对。

  各种分类之间存在交叉关系,本篇以上下联是否相对作大的分类,尽量对各种形式的自对句子都举例说明。因自对句的重字是比较难以把握的,对有重字的自对单独提出加以分析。

  (1)上下联互对:

  贺石印文36岁生日

  才占古今先,文襄筋骨、刚直精神,看斯人上继名贤,是何手段?

  心同天地广,岳麓山岚、潇湘水气,与此地平分秋色,乃大襟怀。[金锐]

  小注:文襄(左宗棠)、刚直(彭玉麟)为清末中兴名臣,亦皆楹联大家。当代楹联名家石印文先生与左、彭同为湖南人,此联据此以才华作比,拉人作衬,亦好手段。

  此联第2、3分句构成自对,上下联相对。

  彭玉麟

  江横铁索,山驻雄兵,血战有余哀,只手未能撑大局;

  文配子瞻,武同鹏举,危楼倾巨栋,何人复起筑长城?[金锐]

  此联前两分句构成自对,上下联相对。

  赠饭量憨大

  肚皮何其大也,直欲将百座山、千叠水、万卷书,皆揽为茶饭

  性情是谓憨乎?偏定要一点悟、几分痴、些许痛,全发作奇声[云卷]

  此联第3、4、5分句自对,自对字数相等,上下联相对较宽。

  自由的想象

  休管他人青白眼,酒一袋,书一囊,由得如醉如痴,恣意长歌恣意哭

  莫耽斯世利名场,水相邀,山相约,大笑无今无古,不妨高卧不妨游 [云卷]

  此联中,在第1、4、5分句运用了句内字词自对,第2、3分句句子自对,上下联相同部位部分相对。

  这几个例子同边句间自对后,上下联也基本相对,大家注意两句自对句平仄也相对的

  酒一袋,书一囊

  水相邀,山相约

  这是2个自对句,你注意看,句间自对平仄相对了

  上下平仄也相对了,主要看句脚

  约字为古仄

  长联中比比皆是

  有时用的时候几乎都不自觉的就用了

  法在心中,而真正运笔时就随意所趋了

  下面说上下联不互对的

  (2)上下联不互对:

  题河南江浙会馆

  胜地景犹存,待重游百里清江,千年古刹

  故乡人又到,与我话西湖晴好,东海潮平[林南]

  后两分句自对工整,上下联不相对。

  题岳阳楼

  飞仙而过,且任由子美题诗、希文作记,三去三来轻百废;

  放酒即歌,浑不与功名相近、忧乐相关,一楼一水各千秋。[金锐]

  第2、3分句构成自对,上下联不相对

  生挽昆仑

  任狷狂斯世不容,竟磊落片言即死,君委地如知,黑白且供嗤笑矣;

  方立于高山其上,又歌乎沧海之涯,我同天一哭,风霜直作大悲哉。[金锐]

  第1、2分句构成自对,上下联不相对。

  根据自对句子是否重字,可以分为有重字的自对和无重字的自对,其中有重字的自对又可以分为规则重字的自对和不规则重字的自对。

  各种分类之间存在交叉关系,本篇以上下联是否相对作大的分类,尽量对各种形式的自对句子都举例说明。因自对句的重字是比较难以把握的,对有重字的自对单独提出加以分析。

  酒一袋,书一囊

  山相邀,水相邀,这个还是规则重字,比较好理解

  先看不互对的

  我想在自对以外,大家还可以欣赏下这几个句子

  这几个句子章法严谨,而又文采风流


 楼主| 发表于 2019-8-7 05:50:01 | 显示全部楼层
(3)一种比较特殊的自对:不等字数句子自对

  不等字数句子自对是自对的一种比较特殊的形式,它的使用往往是用在三句及以上的自对当中起到一个排比或者层进的作用。

  雅丽书院联:

  雅言诗,雅言书,雅言执礼;

  丽乎天,丽乎地,丽乎人文。

  此联的三个分句构成自对,但是第三个分句的字数和前两个不一样,上下联不相对。

  章炳麟曾为慈禧太后戏作一寿联:

  今日幸颐和,明日幸海子,几忘曾幸古长安,亿兆民膏血轻抛,只顾一人歌庆有;

  五旬割云南,六旬割台湾,此时又割东三省,数千里版图尽弃,每逢万寿祝疆无.

  此联的前三个分句的自对形式比较特殊,字数并不相等,也是起到一个递进或转折的作用。

  处世岂未受恩?曰友、曰师、曰亲、曰天地;

  扪心以何为报?与诚、与敬、与爱、与宽仁。(云卷)

  后4分句构成自对,自对字数不同,上下联宽对。

  这种不等字数句子自对,在意义上是工整的对仗,因为内容需要造成字数不同,也是允许的

  下面说说自对句的重字问题

  赠饭量憨大

  肚皮何其大也,直欲将百座山、千叠水、万卷书,皆揽为茶饭

  性情是谓憨乎?偏定要一点悟、几分痴、些许痛,全发作奇声[云卷]

  此联第2、3、4分句自对,自对字数相等,上下联相对较宽。

  下面说说重字


 楼主| 发表于 2019-8-7 05:52:56 | 显示全部楼层
(4)自对句的重字

  a、有规则重字的自对:

  辽宁省海城县茅儿寺延爽亭联:

  佳气郁东西,山不必深,林不必密;

  游人恣来往,休者于树,歌者于途。

  后两个分句构成自对,规则重字,上下联重字位置一样。

  湖北汉阳伯牙琴台联:

  志在高山,志在流水;

  一客荷樵,一客听琴。

  上下联两个分句构成自对,规则重字,上下联重字位置一样

  无题

  纵一世得逢七八十个人,何幸相知、何能相负?

  算百年上演三万六千场,谁于戏外、谁在戏中?[云卷]

  后两个分句构成自对,规则重字,上下联重字位置一样。

  有时在格律对仗立意之间不能求全时,自己有个权衡与取舍

  志在高山,志在流水;

  一客荷樵,一客听琴。 在=客 不是没律了吗?

  重字无律

  志在高山,志在流水; 自对,只看句脚就是

  上下联不对仗

  重字只能看句脚了,有时连句脚都无法看:)

  以上是规则重字,就是上下联重字字数相同,重字位置相同

  大家已经难以接受,下面无规则重字恐怕大家更加难以接受了:)

  有的没标明作者的联皆是名胜地联

  已经挂在楹柱上了的

  b、有不规则重字的自对:

  自对的分句包含重字,但是上下联的重字是不规则重复,这种自对相对少见。作为对联初学者,目前大家还难能把握此种形式,作为欣赏并拓开眼界便可。

  王澄川题岳武穆联:

  为臣死忠,为子死孝,大丈大当如此矣;

  南人归南,北人归北,小朝廷岂求活耶。

  此联中,前2分句自对,上联重复“为、死”,下联重复“人归”,从上下联看重字并不规则。

  陈宝余德庆题武昌黄鹤楼联:

  一枝笔挺起江汉间,到最上层,放开肚皮,直吞将八百里洞庭,九百里云梦;

  千年事幻在沧桑里,是真才子,自有眼界,那管他去早了黄鹤,来迟了青莲。

  后2分句自对,上联重复“百里”,下联重复“了”,从上下联看重字并不规则左宗棠挽林则徐联:

  附公者不皆君子,间公者必是小人,忧国如家,二百余年遗直在;

  庙堂倚之为长城,草野望之若时雨,出师未捷,八千里路大星沉。

  此联前2分句自对,上联重“公者”,下联重“之”,上下联重字无规则。

  题清莲论坛

  水不能覆我体,风不能折我骨,花不能染我幽香之气,问何人弦上音知,一字曰清如是也;

  懵懂时寄以痴,狂狷时寄以才,漂泊时寄以行旅其情,任万里天涯蓬转,吾心未倦即归哉。[金锐]

  此联前三个分句构成自对,上联重“不能、我”、下联重“以”字,上下联重字不规则,第3分句的字数和前两个不等。

  此联前三个分句构成自对,上联重“不能、我”、下联重“时、以”,上下联重字不规则,第3分句的字数和前两个不等。

  自对手法太重要了,现在讲也很有必要。至少可以让大家懂得鉴赏这样的手法。

  关于自对的句脚的落韵问题:

  酒一袋,书一囊

  水相邀,山相约

  这是2个自对句,你注意看,句间自对平仄相对了

  时习之先生曾言: 自对句自身应该力求工整,而且最好在字面相对的同时,平仄也能相对。自对之后,上下联的对仗可以放宽。从前人的联来看,这个宽的程度是宽到没有底线的,上下联之间既可以工对,也可以宽对,还可以部分或完全失对,包括字的门类不同,词性不同,结构不同,节奏不同以及重字的多少和位置不同等等都是可以的。

  古人的联大多如此,对了,我们再看看前面几个句子

  题河南江浙会馆

  胜地景犹存,待重游百里清江,千年古刹

  故乡人又到,与我话西湖晴好,东海潮平[林南]

  看上联句脚:平平仄

  生挽昆仑

  任狷狂斯世不容,竟磊落片言即死,君委地如知,黑白且供嗤笑矣;

  方立于高山其上,又歌乎沧海之涯,我同天一哭,风霜直作大悲哉。

  上联句脚;平仄平仄

  关于句脚平仄,时习之先生作过统计

  我引用一段

  时先生:

  我统计了梁章钜《楹联丛话》、《楹联续话》、《楹联三话》、《楹联剩话》,梁恭辰《楹联四话》和吴恭亨《对联话》所收录的6300多副对联(已经剔除各书间互相重复的对联,没有统计二字、三字的巧对),这些对联上起五代末,下至民国初,有名有姓的对联作者近一千人,几乎包括了民国初期以前的所有对联名家,应该说具有充分的代表性。

  每边四句联共有468副,扣除上联平收或句脚(含联末)同平/同仄的53副后为415副。其中句脚平仄为平平仄仄即符合“马蹄韵”变格的只有11副,仅占2.65%,远少于句脚平仄为平平平仄的181副和平仄平仄的53副,也没有句脚(含联末)同平同仄的联多。在这11副中还有7副是因为后两句句脚重言而导致句脚平仄成为平平仄仄的,如果扣除这7副,则仅与句脚平仄为仄仄仄仄(7副)、仄仄平仄(6副)、平仄仄仄(5副)、仄平仄仄(3副)大致相当。

  平平仄仄 11

  平平平仄181

  平仄平仄53

  这么说是什么意思呢?

  意思是四分句联: 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 平仄平仄都是常用的

  现在没说自对了,说句脚平仄安排呢:

  马蹄韵是今人余德泉教授提出的,已经受到普遍的质疑

  不说这个了,大家多看清联 写着写着自己就会明白的

  你在写作时对各种理论必须要有选择,不是我的看法是专家级水平

  如果没有自对存在,仄平平仄是大家的首选方式,也是我的:)

  平仄 一定要:)

  你看我所举的联中谁没遵守规则呢,除了重字的

  时习之先生曾言: 自对句自身应该力求工整,而且最好在字面相对的同时,平仄也能相对。自对之后,上下联的对仗可以放宽。从前人的联来看,这个宽的程度是宽到没有底线的,上下联之间既可以工对,也可以宽对,还可以部分或完全失对,包括字的门类不同,词性不同,结构不同,节奏不同以及重字的多少和位置不同等等都是可以的。

  请问:一个很工整的当句对,也需要基本的对联知识啊

  要不你们做几个工整的句子自对来看呢

  一个 工整的句子自对 拆开相当于上下联了

  时先生:

  我统计了梁章钜《楹联丛话》、《楹联续话》、《楹联三话》、《楹联剩话》,梁恭辰《楹联四话》和吴恭亨《对联话》所收录的6300多副对联(已经剔除各书间互相重复的对联,没有统计二字、三字的巧对),这些对联上起五代末,下至民国初,有名有姓的对联作者近一千人,几乎包括了民国初期以前的所有对联名家,应该说具有充分的代表性。


 楼主| 发表于 2019-8-7 05:5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联的自对

    联中自对,或称同边自对,即对联的上联或下联的同一边包含对仗关系,形式上形成前后对仗,而非联中同位部的上下对仗。无论在长联或短联中,均可有自对,由于短联字数少,故只能有句中词语自对,而长联则既可以有句中词语自对,也可以有句子自对。

    1、词语自对

  (1)单字自对

  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

  天和地是名词,有和无是动词,句内工对,上下联宽对。

  花在春秋风里笑

  人于青白眼中行[云卷]

  春、秋是天文类,青、百是颜色类,句内工对,上下联宽对

  (2)双字自对

  上海市豫园一笠亭联:

  游目骋怀,此地有崇山峻岭;

  仰观俯察,是日也天朗气清。

  上联游目、骋怀自对,崇山、峻岭自对;下联仰观与俯察自对,天朗与气清自对,上下联不相对。

  偶感

  相逢即有缘,最好是解语会心,由他恣意

  风月本无主,放眼皆青山绿水,任我骋怀[云卷]

  解语与会心、青山与绿水自对,上下联不相对。

  (3)多字自对

  三绝诗书画;

  一官归去来。 (清·李啸村赠郑板桥)

  “诗书画”三字互对,“归去来”三字互对,上下联不相对。

  甘肃敦煌阳关长亭联:

  悲欢聚散一杯酒;|

  南北东西万里程。

  悲、欢、聚、散和南、北、东、西分别都是句内自对。

  (4)隔字对

  项羽

  千古而传,非功非罪;

  平生所爱,一马一人。[金锐]

  非功、非罪自对,一马一人自对

  赠画家刘金河

  入佛入诗,与一枝一叶一花相得也;

  如人如画,从无笔无心无我而求之。 [金锐]

  一枝一叶一花自对、无笔无心无我自对。

  题“我来花已落”

  是缘非缘,人来人去皆为客

  有约无约,花落花开又一春[云卷]

  是缘、非缘自对,有约、无约自对;人来、人去自对,花落、花开自对。

  (5)不等量自对

    此种自对中,自对词语的数量不同。王力先生《汉语诗律学》中说这种对仗形式,“如系五言,往往是上两字与下三字相对,如系七言,往往是上四字与下三字相对,这样,虽然在字数上不相等,在意义上是颇工整的对仗”。

  四面荷花 三面柳;

  一城山色 半城湖。 (济南大明湖铁公祠联)

  二分诗景 八分画;

  楼外江声 天外峰。 (吴恭亨自题居处)


 楼主| 发表于 2019-8-7 06: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2、句子自对

  句子自对,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如根据自对句子的多少,可以分为两句自对、三句自对、以及更多句自对;根据自对句子的字数是否相等,可以分为等字数句子自对和不等字数句子自对;根据自对句子是否上下相对,可以分为上下也相对的自对和上下不相对的自对;根据自对句子是否重字,可以分为有重字的自对和无重字的自对,其中有重字的自对又可以分为规则重字的自对和不规则重字的自对。

  各种分类之间存在交叉关系,本篇以上下联是否相对作大的分类,尽量对各种形式的自对句子都举例说明。因自对句的重字是比较难以把握的,对有重字的自对单独提出加以分析。

  (1)上下联互对: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平湖秋月联:

  凭栏看云影波光,最好是红蓼花疏,白苹秋老;

  把酒对琼楼玉宇,莫辜负天心月到,水面风来。

  后两分句自对工整,上下联对仗较宽

  贺石印文36岁生日

  才占古今先,文襄筋骨、刚直精神,看斯人上继名贤,是何手段?

  心同天地广,岳麓山岚、潇湘水气,与此地平分秋色,乃大襟怀。[金锐]

  小注:文襄(左宗棠)、刚直(彭玉麟)为清末中兴名臣,亦皆楹联大家。当代楹联名家石印文先生与左、彭同为湖南人,此联据此以才华作比,拉人作衬,亦好手段。

  此联第2、3分句构成自对,上下联相对。

  彭玉麟

  江横铁索,山驻雄兵,血战有余哀,只手未能撑大局;

  文配子瞻,武同鹏举,危楼倾巨栋,何人复起筑长城?[金锐]

  此联前两分句构成自对,上下联相对。

  赠饭量憨大

  肚皮何其大也,直欲将百座山、千叠水、万卷书,皆揽为茶饭

  性情是谓憨乎?偏定要一点悟、几分痴、些许痛,全发作奇声[云卷]

  此联第2、3、4分句自对,自对字数相等,上下联相对较宽。

  自由的想象

  休管他人青白眼,酒一袋,书一囊,由得如醉如痴,恣意长歌恣意哭

  莫耽斯世利名场,水相邀,山相约,大笑无今无古,不妨高卧不妨游 [云卷]

  此联中,在第1、4、5分句运用了句内字词自对,第2、3分句句子自对,上下联相同部位部分相对。

  (2)上下联不互对:

  题河南江浙会馆

  胜地景犹存,待重游百里清江,千年古刹

  故乡人又到,与我话西湖晴好,东海潮平[林南]

  后两分句自对工整,上下联不相对。

  题岳阳楼

  飞仙而过,且任由子美题诗、希文作记,三去三来轻百废;

  放酒即歌,浑不与功名相近、忧乐相关,一楼一水各千秋。[金锐]

  第2、3分句构成自对,上下联不相对

  生挽昆仑

  任狷狂斯世不容,竟磊落片言即死,君委地如知,黑白且供嗤笑矣;

  方立于高山其上,又歌乎沧海之涯,我同天一哭,风霜直作大悲哉。[金锐]

  第1、2分句构成自对,上下联不相对。

  (3)一种比较特殊的自对:不等字数句子自对

  不等字数句子自对是自对的一种比较特殊的形式,它的使用往往是用在三句及以上的自对当中起到一个排比或者层进的作用。

  雅丽书院联:

  雅言诗,雅言书,雅言执礼;

  丽乎天,丽乎地,丽乎人文。

  此联的三个分句构成自对,但是第三个分句的字数和前两个不一样,上下联不相对。

  章炳麟曾为慈禧太后戏作一寿联:

  今日幸颐和,明日幸海子,几忘曾幸古长安,亿兆民膏血轻抛,只顾一人歌庆有;

  五旬割云南,六旬割台湾,此时又割东三省,数千里版图尽弃,每逢万寿祝疆无.

  此联的前三个分句的自对形式比较特殊,字数并不相等,也是起到一个递进或转折的作用。

  处世岂未受恩?曰友、曰师、曰亲、曰天地;

  扪心以何为报?与诚、与敬、与爱、与宽仁。(云卷)

  后4分句构成自对,自对字数不同,上下联宽对。

  (4)自对句的重字

  a、有规则重字的自对:

  辽宁省海城县茅儿寺延爽亭联:

  佳气郁东西,山不必深,林不必密;

  游人恣来往,休者于树,歌者于途。

  后两个分句构成自对,规则重字,上下联重字位置一样。

  湖北汉阳伯牙琴台联:

  志在高山,志在流水;

  一客荷樵,一客听琴。

  上下联两个分句构成自对,规则重字,上下联重字位置一样

  无题

  纵一世得逢七八十个人,何幸相知、何能相负?

  算百年上演三万六千场,谁于戏外、谁在戏中?[云卷]

  后两个分句构成自对,规则重字,上下联重字位置一样。

  b、有不规则重字的自对:

  自对的分句包含重字,但是上下联的重字是不规则重复,这种自对相对少见。作为对联初学者,目前大家还难能把握此种形式,作为欣赏并拓开眼界便可。

  王澄川题岳武穆联:

  为臣死忠,为子死孝,大丈大当如此矣;

  南人归南,北人归北,小朝廷岂求活耶。

  此联中,前2分句自对,上联重复“为、死”,下联重复“人归”,从上下联看重字并不规则。

  陈宝余德庆题武昌黄鹤楼联:

  一枝笔挺起江汉间,到最上层,放开肚皮,直吞将八百里洞庭,九百里云梦;

  千年事幻在沧桑里,是真才子,自有眼界,那管他去早了黄鹤,来迟了青莲。

  后2分句自对,上联重复“百里”,下联重复“了”,从上下联看重字并不规则。

  左宗棠挽林则徐联:

  附公者不皆君子,间公者必是小人,忧国如家,二百余年遗直在;

  庙堂倚之为长城,草野望之若时雨,出师未捷,八千里路大星沉。

  此联前2分句自对,上联重“公者”,下联重“之”,上下联重字无规则。

  题清莲论坛

  水不能覆我体,风不能折我骨,花不能染我幽香之气,问何人弦上音知,一字曰清如是也;

  懵懂时寄以痴,狂狷时寄以才,漂泊时寄以行旅其情,任万里天涯蓬转,吾心未倦即归哉。[金锐]

  此联前三个分句构成自对,上联重“不能、我”、下联重“时、以”字,上下联重字不规则,第3分句的字数和前两个不等。

  综上所述:

  1、自对要求句内对仗工整,但是并不要求上下联也相对。

  2、自对如果有重字,尽量做到句内规则重字,上下联的重字可以不在同一位置。

  3、如果为了表意的需要,可以尝试使用字数不等的自对。

  4、自对的句子之间最好平仄也能相对,对于有重字的自对平仄可以放宽。

  又时习之先生曾言: 自对句自身应该力求工整,而且最好在字面相对的同时,平仄也能相对。自对之后,上下联的对仗可以放宽。从前人的联来看,这个宽的程度是宽到没有底线的,上下联之间既可以工对,也可以宽对,还可以部分或完全失对,包括字的门类不同,词性不同,结构不同,节奏不同以及重字的多少和位置不同等等都是可以的。

  运用自对的优势: 

  由于自对本身的灵活性,极大地丰富了对联创作的方法和手段。联友们在写作对联中根据内容需要,选择采用不同形式的自对,可以起到使整副联句式变化、笔法灵活、表意清晰、结构不呆板、语言更富可诵性等效果。当然,这一切,都是基于内容、气势等需要,且不可一味堆砌,滥用自对而无助于主题的表达。  

  后注:前日受论坛所邀讲有关对联自对的专题,于是参考了网上有关自对的资料,并结合自己在写作实践中的体会和思考,草以成文。时间仓促更兼水平有限,文章疏漏错失处定然不少,但期能帮助初学者加深对自对的理解。所举例子中既有古今名家作品,也有本人拙作。以本人联作为例是因为更能表现个人对自对的理解与运用,无关该联在其他方面的优劣。又金锐先生是大量使用自对并且技法成熟的一位网络联家,故文中多引其作品,特此致谢。


发表于 2019-8-7 08:5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好文!谢谢文武老师!
发表于 2019-8-7 11:27: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还不错的帖子,学习领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天天对联论坛 ( 粤ICP备2021074624号 )

GMT+8, 2024-4-19 09:40 , Processed in 0.17041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关注中国对联网微信号